英德士古油行派到天津來開發市場的商人——格經理,原名叫格賽。天津人咬不准洋腔,就把格賽先生的大名改成了“格澀”。
“格澀”,天津方言,天津人說一個人行爲古怪,就說這個人“格澀”。譬如說待人接物吧,別人看見烏紗帽都鞠躬,他看見烏紗帽充大尾巴鷹;別人看見饅頭炖肉笑,他啃著饅頭吃著肉罵娘。對于這種人,天津人就說他“格澀”。
德士古油行的格經理怎麼就“格澀”了?他不懂情理。
中人煙酒不分家,可是格經理無論和誰在一起,吸煙的時候,他只往外掏一支。明明知道對方也會吸煙,可是他點著了自己的一支煙,立即就把煙盒放回口袋裏去了,一點也不懂得讓一讓。一次,在天津,格經理和一位中
人一起去起士林餐廳吃飯,一人一盤大牛排,吃完之後,格經理搶著付賬,急得那位爺還和他爭了半天。只是待格經理付賬之後,兩個人一起往外走,突然“博依”攔住了那位和格經理一起吃飯來的中
人,萬分禮貌地向這位中
人鞠了一個躬,“博依”這才說道:“先生,請給賬。”喲,這個格經理,他只付了自己吃的那份牛排錢,合算中
爺吃的那份,他沒管。
“什麼人?”天津人都說這位格賽先生“格澀”。
格經理到天津來的時候,身負德士古油行的重托,一定要打開局面,不能眼看著美人獨霸天津石油市場,一定要平分天下。只是要想和美
人爭市場,談何容易,人家美孚油行早
十年前就把市場壟斷過去了。人家美孚油行開發中市場也不那麼容易,美孚油行初到中
的時候,挨家挨戶送煤油燈,白送,分文不收,煤油燈裏還有二兩煤油。中
人白得了一盞煤油燈,一分錢沒花,白點了半個月,真亮。比中
的老油燈亮多了,還不挨油煙熏。這一下,中
人高興了。見了面,大家就相互問:“點煤油燈了嗎?真亮呀。”只是,半個月之後,油燈裏的煤油用完了。這一下,就要自己買煤油去了,煤油也不貴,一兩煤油才幾分錢,用得起,于是家家戶戶都把老油燈砸了,換上了煤油燈。好了,美孚油行的市場打通了,美孚油行在天津一年賣的煤油,比在整個美洲大陸賣的煤油還多,你說說英
人看著能不眼紅嗎?
如今德士古石油公司要擠進中來和美孚油行平分秋
,沒那麼容易了,你再家家戶戶送煤油燈,中
人也就不用煤油燈了,法
電燈房早把電線拉進家家戶戶,家家戶戶也早就點上電燈了,比煤油燈還要亮多少倍。按理說,法
電燈房一開張,美孚油行就要關門,只是人家美孚油行早有准備,平民百姓用上了電燈,對于美孚油行沒有多大的影響,人家把煤油市場向農村開發,再做起了石油生意。這一下,人家的生意更火了,錢也就賺得更多了。
德士古想開發中市場,他們只能靠信譽取勝,也就是一定要找到可靠的代理商,讓中
人出面從美孚油行手裏搶市場。找誰出來代理德士古利益呢?中
人想和洋人做生意的多著呢,格經理才一到中
,還沒下船,送禮的就排上了隊。好在格經理有個准主意,凡是送禮來的,禮品收下,人,一個不見。格經理當然明白,凡是送禮來的,必是自知沒有競爭能力,自己覺得爭不過別人,就做手腳求個關照。我關照了你,德士古的生意誰來關照呀?生意做不成,他格賽先生只在中
交下了一大群無能的朋友,那有什麼用呀?總行又不是派你和中
人套近乎來的,結識哥們兒沒有用,要賣石油。
英人格賽先生來到中
,第一站是廣州,幾經物
,他和一位綽號叫“皺巴”的廣東佬簽訂了合作意向書,由此德士古油行廣州分行就開張做生意了。格經理爲什麼在廣州和“皺巴”合作,沒有什麼太深的原因,就是這位“皺巴”先生在英
彙豐銀行裏有存款,而且數字不小,足可以做保證金,萬一生意上出了什麼差錯,跑了“皺巴”跑不了彙豐銀行裏的存款。英
人就是這樣小心眼,不見兔子不撒鷹,人雖然“皺巴”點,不好合作,但足以依賴。格經理說生意上雙方利潤平分,“皺巴”不幹,堅持中
方面一定要百分之五十一。原因也很簡單,你格經理在中
辦事,身邊離不開翻譯,我“皺巴”在廣東做生意,說話人人能懂,比你少一筆花銷,應該不應該比你多拿一個百分點?格經理沒有辦法,只得乖乖地點頭答應。
格經理在上海找到的合作夥伴,綽號叫“遮理”。談判到了中午,兩個人一起出去吃飯,格經理進了上海紅房子去吃西餐,“遮理”不去,跑到外灘去吃“玻璃”。格經理一聽嚇一跳,你們中人怎麼什麼東西都吃,聽說過吃蛇的,離開英
的時候,格太太還囑咐她先生到了中
萬萬不能吃老鼠,怎麼如今中
人竟然吃起工業産品來了?“遮理”告訴他說,他不是去吃那種窗戶上鑲著的透明玻璃,他是去吃清湯面,因爲清湯面裏面什麼也沒有,所以上海人說那是“玻璃”,一角錢可以吃飽。而且還和格經理約好,午飯之後,兩個人還回到原地方,接著談判。臨出門,格經理用打火機給“遮理”點著了一支香煙,“遮理”沒占格經理的便宜,給了他一根火柴,留著剔牙。
在上海,格經理和“遮理”先生一起爲德士古公司上海分公司選址開張,用了整整半個月的時間,“遮理”險些沒把格經理的鼻子“遮理”歪了,這兒也不好,那兒也不行,無論格經理看中什麼地方,“遮理”也是和他遮理。到最後還是“遮理”選定的地址,就在哈同公園正門對面,一間普普通通的小門面,比人家美孚油行的氣派差多了。可是開張之後,沒有多少時間,全上海買石油的都往德士古跑,眼看著美孚油行的生意一落千丈。美孚油行經理也不是光吃幹飯的吃飯蟲,立即派下人做社會調查,這一查,查明白了,論石油質量,美孚和德士古的石油都是一個成,原來人們買美孚油行的石油,是因爲德士古還沒在上海設分號,如今有了德士古上海分號,人們就再不到美孚油行買油去了。美孚油行設在什麼什麼路的多少多少號,人家德士古就在哈同公園對面。哈同公園誰不認識呀?坐上黃包車,只說一聲哈同公園,一溜煙,車夫就把你拉到地方了,去美孚油行還得繞彎兒,沒去過的還得問路。而且,德士古分號因爲設在哈同公園對面,電話號碼也比哈同住宅差一個號。哈同是上海的首富,他家的電話號碼是1111111,德士古分號挨著哈同公園,電話號碼是1111112。你說電話買油的人,還會再查美孚油行的電話號碼,一定得買美孚油行的石油嗎?
所以,雖然人遮理,可是英的……
《格澀——府佑大街紀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