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劉慶邦>拉網

拉網

劉慶邦作品

  在我們那裏,捕魚的網有好多種,撒網、擡網、攔網、粘網、罩網、提網、扒網,還有一種袖兜。袖兜是我們家鄉獨有的,若不簡單說明一下,外地的朋友很難搞明白。所謂袖兜,是在一張攔河網的網面上留出一些洞,在洞後結下條條像空袖筒一樣的網兜。這ti現出人類比魚類的高明之chu,利用的是魚類愛鑽空子的心理。魚們在湯湯流動的shui中,用嘴在網面上觸來觸去,以爲有空子可鑽,結果一鑽進去就上當了,就被柔軟的東西束縛住了。

  我今天所說的拉網,不是魚網的名字,拉是一個動詞,拉網是捕魚的一種方式。少年時候,我曾兩次參與拉網捕魚,對這種集tixing的捕魚活動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有人看見一條魚在新河的shui邊曬鱗,說那條魚大得很,灰黑se的脊背像二檩子一樣長。又聽說那條魚叼住鴨子的一只腳,生生地把一只大白鴨子拽進shui底去了。鴨子的翅膀掙紮著,慘叫得完全變了腔。然而大魚尾巴一擰,攪起一個頗具吸力的漩渦,輕而易舉地就把鴨子吞沒了。一開始,我們村的人沒把這些傳言當回事,魚嘛,頂多翻翻lang,翻不了天。後來隨著傳言不斷升級,我們村的人就有些坐不住。據說一天傍晚,一個新媳婦在灑滿晚霞的新河邊漂洗被單,那條魚悄悄潛過去,張嘴咬住被單的一頭,差點把新媳婦扯到河裏去了。大魚這麼幹就有點不像話了,你吃了鴨子還不夠,難道要吃人不成!大魚的越軌行爲使我們村的人心有些不平,或者說它惹起了我們村的人愛打抱不平的那gu勁頭。方圓幾十裏地面,我們村的人愛打抱不平是出了名的。那一年,一幹子土匪攻打離我們村好幾裏遠的陳莊,這本來不關我們村什麼事,可我們村的人認爲,那不行,不能眼看著鄰莊的人遭難袖手不管。加上我們村辦有演武堂,青壯男人個個武藝在身,正愁沒用武之地。于是我們村的人就呐喊著沖出村子,幫陳莊的人打土匪去了。那次我們村付出的代價比較慘重,有四個人被土匪打死了。其中有一個是我祖父的qin大哥。我們村一下子犧牲了四條人命,沒得到任何補償,當時也沒有見義勇爲這一說。可我們村的人不但沒有後悔過,還把愛打抱不平的光榮傳統繼承下來了。在如何對待大魚的問題上,村裏人很快形成一致意見:把它個丈人逮上來!

  如果外村有人說這個話,大家一定認爲是吹牛皮、誇海口。逮大魚?憑什麼?憑你的撒網嗎?你的撒網撈些細白躥條還湊合,大魚不會吃那一套。比方說吧,你投出撒網籠罩那些夜晚在墳地裏歇息的大雁還可以,要是把網撒在一頭野牛身上,效果會怎樣呢?恐怕連狗屁都不頂。而我們村的人說下把大魚逮上來的話,四鄉八鄰的人仿佛期待已久似的,沒有任何懷疑,只有點頭認可的份兒。他們都知道,我們村確有與大魚匹敵的實力。實力的一個主要方面,是我們村有一張大網。大網沒有別的命名,因其大,就叫大網。大網究竟有多大呢?對不起,我也說不清楚。我只記得,大網攏起來一大堆,一個人打不動。大網鋪開,面積比一個打麥場的場面子還大。整張網都是用十二gu合繩的棉線結成的,結網的線繩比納鞋底用的線繩還要粗。網眼當然很大,能捅得過人的拳頭。寫到這裏誰都清楚了,這種網是放小魚過去的,是專跟大魚過不去的。有大網的存在,大魚的存在和好日子就不會太長。

  提到大網,就牽涉到我了。五十年代初期,我們家鄉發了一次大shui,淮河的大魚成群結隊地流竄到我們村東的河裏去了。我們村有十戶人家,遵照先人“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古訓,自願組合在一起,湊錢結成了這張前所未有的大網。我們家是十戶人家其中的一家。大網結成後,十戶人家有個不成文的約定,每次用大網捕魚時,各家至少出一名男子參與捕魚活動。隨網出工,帶有網一份人一份的意思,分魚時一並作爲依據。但給我的感覺,爲取得分配份額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參與捕魚勞動好像是一種義務,一種驗證結盟的儀式,誰家若不派人出工,近乎對“盟約”的無理背棄。當然了,這樣的感覺我是後來通過回憶才逐漸認識到的。當時我年齡還小,大人讓我去逮魚,我就跟著去了,不可能懂得事情的意義。這樣重大的捕魚活動,以前都是我父qin去。父qin死後,由我年邁的祖父去(我可憐的祖父死在他兒子後邊)。祖父死後呢,就輪上我去了。是呀,捕魚等于shui中狩獵,曆來不許婦女參加,我母qinjiejie都不能去。我的兩個弟弟比我更小,他們的小手只適合在瓦盆裏抓一抓泥鳅,也不能去。那麼,代表我們家的男子外出捕魚的只能是我了。

  暑期的一天午後,我們的捕魚隊伍出征似的出發了。那段有大魚出沒的新河離我們村約有七八裏路,我們目標明確,直奔大魚而去。大網搭在一根硬木杠子上,由兩個叔輩的人擡著前行。堂叔背著好幾節shui車鏈子,准備用作大網的墜腳。堂叔家的黑狗也跟來了,在堂叔前面跑著,一副孫行者的輕快模樣。我們去捕魚,不是去摸兔子,黑狗派不上什麼用場,它參加進來純屬多余。但黑狗是個愛湊熱鬧的家夥,且消息靈通,對任何有可能發生熱鬧事的苗頭都不肯放過。-路兩邊都是濃綠的莊稼,午後的田野靜悄悄的。我們的捕魚隊伍不算小了,可跟一望無際的莊稼的隊伍比起來,我們的隊伍就不顯眼了。莊稼的隊伍是整肅的,立正就是立正,日夜都不走樣,讓人起敬。我們這支臨時召集起來的捕魚隊,年齡參差不齊。有爺輩的人,有叔輩的人,也有我這麼個小字輩兒。別管如何,他們都是青壯年,只有我自己是個未成年人。我覺出自己與這支捕魚隊不太協調,落落寡合地走在一邊。我心裏一直沒有底,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在局外人看來,我也許跟那只黑拘一樣,頂多只能充當一個看熱鬧的角se。想到這裏,我想把黑狗喚過來,跟我一起走。黑狗沒有名字,我喚它跟喚狗的通稱一樣,把它喚成“咬兒”。我說“咬兒咬兒咬兒,過來。”黑狗年齡比我小,四條tui著地時個子也比我矮,我在黑狗面前總算有一點優勢。然而黑狗像是看透了我的心思,聽見我喚它,它只是回過頭看了我一眼,不願與我爲伍似的,並沒有跑到我身邊來。這個小狗東西!

  隨隊參加捕魚的事,是堂叔通知我母qin,讓母qin轉告我的。母qin對這件事很重視,她沒有征求我的意見,就決定讓我去。以前母qin讓我幹什麼事不是這樣,比如到我姑姑家走qin戚,母qin都是把主動權交給我,我願意就去,不願去就不去。這次母qin直截了當地對我說:“明天十家大網戶去逮魚,你跟他們去吧。”我不是不想去逮魚,逮魚曆來是讓……

《拉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拉網》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