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霍桑作品集>大紅寶石

大紅寶石

霍桑作品集作品

  ——白山的秘密

  ①此篇頗爲誇張的故事,根據印第安傳說寫成。它太荒唐又太動人,實在無法用散文來恰到好chu地表現。沙利文在其獨立戰爭以後所寫的《緬因州曆史》一書中指出,就連那時候,大紅寶石的存在也並非完全不可信。——作者注

  很久以前的一天,夜幕降臨,shui晶山坎坷的山坡上,一群尋找大紅寶石的探險者白白奔波一天,筋疲力盡之後坐下休息。他們來此地冒險,既非朋友又非夥伴,除一對年輕夫妻外,各自都對這塊神奇的寶石懷有自私而孤寂的向往。不過,同舟共濟的情誼倒還挺濃厚,大家一齊動手,用樹枝搭起一座簡陋的小棚子,還用順阿莫諾沙克河急流中漂流而下的松枝燃起一大堆篝火。他們就是在這條河下遊的岸邊過夜。他們當中大概只有一個人被尋找紅寶石迷了心竅,與大家自然産生的共鳴格格不入,連攀登到這麼個遠離人煙的荒涼地方有衆人作伴還不知足。大片荒野橫在他們與最近的村落之間,頭頂不足一哩就是黑黝黝的森林邊緣。那兒,山巒tuo去它濃郁的林木鬥篷,把自己裹進雲海,或赤躶躶直指藍天。阿莫諾克沙的咆哮會令孤獨者心驚膽戰,不堪承受,而淙淙的山溪卻在與風兒交談。

  于是,探險者們相互致意,相互邀請到小棚內做客。人人都是主人,又都是全ti夥伴的客人。在石板上鋪開各自帶來的幹糧,大家共享一頓美餐。吃完飯,人人臉上都洋溢出友好情誼。然而還有所克製,因爲知道明天早晨再度出發尋找大紅寶石,大家又會形同陌路。就這樣,七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圍著篝火取暖。火光騰騰,照亮小棚屋的正面。他們相互打量各自對比鮮明的外表,以及映在搖曳火光中的滑稽模樣,不約而同地得出結論,不論在城市還是荒野,高山還是平原,再沒比他們更奇怪的一群人了。

  衆人當中最年長的是位又高又瘦、滿面風霜的漢子,約六十歲光景,穿一身獸皮。這yi裳的式樣模仿野獸真是唯妙唯肖,因爲鹿、狼、熊們長期以來是他最qin密的伴侶。他正是那種印第安人所謂的倒黴蛋,年紀輕輕就被大紅寶石迷得癡癡癫癫,尋找紅寶石成了他一生熱烈追求的美夢。到過這一帶的人都知道他叫“尋寶者”,而不知他還有別的名字。誰也記不清他何時起就開始了尋寶生涯。薩柯山谷裏人人都說他對紅寶石貪慾過度,命中注定要一輩子在山野間流lang,直到末日,老是在太陽升起時滿懷希望,太陽落下時痛失信心。這位淒慘的尋寶者身旁坐著位個頭小小年紀一把的要人,戴一頂狀如坩鍋的高帽子。這是來自海外的卡卡福代爾博士,從事化學與煉金術的研究。他總是彎腰面對炭火爐,吸入有害健康的煙氣,結果把自己弄得幹癟萎縮,活像一具木乃伊。不知是真是假,據說他開始從事研究時,就抽幹了自己身上全部健康的血液,把它與其它一些貴重配料混在一起,在一次失敗的實驗中消耗殆盡——從此身ti就沒恢複元氣。另一位冒險者是伊卡博德·皮戈斯諾特老板,一位頗有影響的商人兼波士頓市政委員,也是著名的諾頓先生教堂的一位長老。他的冤家中間流傳著一個荒唐說法,皮戈斯諾特老爺每天早晚禱告之後都要tuoyi服,精赤條條地在一大堆松樹先令①——馬薩諸塞州最早期的一種銀幣——中打滾,長達一小時之久。咱們要看的第四個人,同伴們誰也不知他姓甚名誰,只要瞧瞧他那張瘦臉和那副大眼鏡,就能認出來。這張瘦臉總是被挂在上面的一絲冷笑扭歪,而那副大眼鏡則使他看到的大自然整個變了形失了se。第五位冒險者同樣無名無姓,這著實遺憾,因爲他看起來像位詩人。此君目光明亮,但可悲地形容枯槁。假使照有些人斷言的那樣,平日裏只食晨光暮霭,外加伸手可得的一片最厚的雲彩,蘸上不論何時能搞到的月光調味,弄成這形銷骨立的尊容也就自然不過。當然,從他song中湧出的詩句也就頗具這一切佳肴的風味兒。這群人中的第六位是個神情高傲的青年,與衆人坐得遠些,在長者面前也神氣地戴一頂羽毛帽。火光映照著他華貴的繡花yi裳,在他鑲著寶石的劍柄上閃閃發光,原來是維爾勳爵。據說此君在家時,要花不少時間到自家祖先的墓窖去,在發了黴的棺材裏翻來翻去,從屍灰中尋找先人生前的榮耀與驕傲,結果呢,除了他自己那份自負外,還一脈承繼了列祖列宗的傲慢。

  ①松樹先令:1621年——1684年間,北美殖民地馬薩諸塞州違反英guo法律自行鑄造發行的一種錢幣,幣面鑄有松樹,故名。

  最後,還有一位鄉下打扮的英俊後生,身旁坐著位如花似玉jiao小玲珑的姑娘,她那chu女含情脈脈的jiao羞正在化爲年輕妻子愛意濃濃的紅暈。她芳名漢娜,丈夫叫馬修。名字雖質樸無華,對一雙單純的小夫小妻倒十分合適。在這群被大紅寶石弄得神魂顛倒的人們中間,他倆似乎很不相稱。

  同一座陋棚之中,同一堆火光映照之下,坐著這些形形sese的冒險者,全都專注于一個目標。不管誰先開口,最後總會說到大紅寶石上來。有幾位談到把他們帶到這兒來的詳情。一位在自己遙遠的guo家聽一個旅人談到這顆神奇的寶石,立刻産生了qin眼一睹的渴望,非紅寶石耀眼的光芒才能解除心頭之癢。另一位則早在聲名赫赫的史密斯船長①航行到達這一帶海域時,就在迢迢的海上領略過它的輝煌。結果這麼多年都心神不安,幹脆投入找它的冒險。第三位說道,有一回他出門打獵,在距白山以南四十哩的地方宿營,夜半醒來,只見大紅寶石光芒四射,宛若流星,連樹影都直往後退。大家談到爲尋找紅寶石藏身chu的無數次嘗試,還有迄今爲止使所有冒險者敗下陣來的厄運,雖說追蹤比月亮更亮,簡直亮似太陽的寶石光輝似乎易如反掌。看得出來,每個人都在嘲笑別人自以爲會比前人運道好的狂妄,卻又同時遮掩不住以爲自己一定走運的想法。爲了減少大家過分樂觀的希望,衆人又重提那個印第安傳說。說是有位神明在護著寶石,專門跟找寶者搗亂。不是把寶石從這座高山之巅移到那座高山之巅,就是在懸著紅寶石的富于魔法的湖上喚起一層迷霧。不過這類說法均不足信。大家都認爲,前人之所以失敗,是由于不夠精明或缺乏毅力,抑或迷宮般的森林、峽谷、崇山峻嶺之中,有其它原因自然而然地阻擋了他們奔向某chu的去路。

  ①約翰·史密斯(johnsmith,1580—1637):英guo航海家。1607年到達北美洲大陸的詹姆斯敦(美guo弗吉尼亞州東部曆史遺迹,英格蘭人在北美最早的殖民地),並成爲這塊殖民地的首腦。

  談話中斷時,戴大眼鏡的家夥環顧衆人,以他永不消……

《大紅寶石》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大紅寶石》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