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人物紀實>追隨共産黨之謎第2小節

追隨共産黨之謎

第2小節
中國人物紀實作品

  [續追隨共産黨之謎上一小節]的三大政策。共産dang人林祖涵(林伯渠)、譚平山、毛澤東等參加了guodang並成爲中央一些部的領導人。孫中山在中guo共産dang和蘇聯的援助下,創辦了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共産dang人周恩來擔任了政治部主任,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

  guo共合作後,以周恩來爲代表的共産dang人在黃埔軍校的活動,對賀龍産生了很大影響。這年秋天,黃埔軍校一些賀龍的同鄉和銅仁籍的周逸群給賀龍寄來了許多書刊和關于廣東時局以及黃埔軍校開辦情況的材料,還寄來了《黃埔軍校青年軍人聯合會簡章》和《宣言》。

  賀龍讀後十分欣喜,他高興地說:“如果在政治上確實按照《簡章》和《宣言》中所說的去做,那在政治上就確實找到了出路。”

  “只有找到共産dang,革命才有辦法,部隊在共産dang領導下才能發揮作用。”賀龍決定立即動身去廣東找共産dang

  賀龍把自己的旅長一職交給一團團長谷青雲擔任,將自己的想法報告給了總司令熊克武。熊克武以部隊有任務爲由,沒有同意賀龍的請求。賀龍從這件事上開始對熊克武的革命誠意和領導能力産生了懷疑。

  盡管廣東之行未能如願,但他還是派了劉達五去廣東谒見孫中山(劉達五去廣東後,孫中山不久即逝世,因此,劉達五並未見到孫中山)。隨後,賀龍與湖南共産dang有了初步接觸。

  

2.3 對賀龍影響最大的人

  1926年7月,在中guo共産dang的影響和推動下,廣東guo民政府發出《北伐宣言》,號召推翻帝guo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guo的統治,爭取革命在全guo範圍的勝利。賀龍組織響應,率部由黔入湘,任guo民革命軍第八軍第六師師長兼湘西鎮守使。

  八月,部隊改編,賀龍在常德就任guo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師長。旅長、團長沒有變動。師參謀長仍然是陳圖南,秘書長也仍然是原來的向勁秋。新的變化是成立了兩個過去沒有的機構:一個是訓練chu,由劉達五任chu長,另一個則是師政治部,主任是周逸群。

  周逸群,貴州銅仁人氏。受中華革命dang委托,帶二十余人的宣傳隊來到賀龍的部隊,賀龍與其一見如故。

  周逸群真實身份是共産dang員。對于賀龍當時的部隊,“共産dang”是很新鮮的,他的到來,自然就引起全師官兵分外的注意,互相在打聽他的各種情況。由于他出身于高門大戶,到過日本留學,又是黃埔學校學生,這一切使得部隊中那些行伍出身的軍官在思想上自然地與他有一些距離。

  賀龍、向勁秋與周逸群接觸較多。當有人向賀龍問起對周逸群的看法時,賀龍出乎意料地回答:“是個很有頭腦的人!”

  秘書長向勁秋的評價是:“博才多學,不愧爲書香門第!”

  賀龍在全師具有很高的威信,向秘書長又是全師的頭號筆杆子,經他們兩人這一品評,年輕的周逸群在官兵心目中的分量一下子加重了,也由于他本人各方面的出類拔萃,很快就成了全師官兵歡迎的人物。

  但是,也有對他始終持有偏見的,和人們談起時,總說周逸群是“賣狗皮膏葯的”。此人就是參謀長陳圖南。

  當賀龍弄清了共産dang就是他尋找多年的“guodang”時,在周逸群來後的第三天,開門見山地提出要參加共産dang。周逸群聽後自然很高興,但顯然時機不成熟,于是對賀龍說:“共産dang是不關門的,只要夠條件,一定會有人主動來找你。”

  賀龍從周逸群的話中受到很大鼓舞,對周逸群更加信任了。他向周逸群提出:一要幫助改造部隊;二要建立政治部。

  周逸群直言不諱地指出:“部隊是得改造,但不要指望廣東派人來。應該立足自身,招一部隊學生來,也可選拔部分青年軍官,開辦一個青年軍官政治講習所”。

  賀龍非常同意周逸群的主張,決定在原隨營軍官學校的基礎上,開辦“guo民革命軍九軍一師政治講習所”,由周逸群帶來的大部分宣傳隊員擔任教官,周逸群本人則擔任講習所第一任所長。

  開辦講習所,是賀龍方面歡迎左翼宣傳隊來幫助改造部隊的重大決定,也是賀龍和他的部隊接受中guo共産dang領導的開端。

  政治講習所公開招生。不久,報名應試的青年就超過了八百人。

  賀龍又輾轉找到中共湖南省委,請求援助。1926年9月8日中共《湖南軍事報告》中記有:“賀龍近又要我替他在常德辦政治講習所,我們以政治關系想阻其實現未果。現已派(陳昌甫)去主持其事。”還說賀龍派了與省方有舊交的獨立旅長唐秉淵專程到湖南省dang部“找軍事、政治人才替他訓練軍隊,態度頗爲誠懇。”

  由此可見,當時賀龍不僅熱情地留下了周逸群和大部分宣傳隊員,還早與湖南的中央dang組織有重要的聯系。

  隨著賀龍傾向共産dang的態度日益明顯,特別是他堅持開辦政治講習所的決然行動,使中共湘西省委對賀龍日益重視。

  當年九月二十日中共《湘西政治報告》中有這樣的記載:

  “川黔軍在湘西……其首領袁(祖銘)、王(天培)、彭(漢章)、賀(龍)各不相下,入湘部隊實力以王、賀較大……

  我們的政策:一、促其出湘入鄂;二、在軍事上扶賀製王。第一點有三個理由:1.軍事上有必要;2.湘政局上有必要;3.離湘是他們的去路。第二點有兩個理由:1.我們對他們不能消極,必須拉一個有力者,于袁、王、賀中擇一;2.袁在曆史上絕無希望,王爲保定系,賀比較與我們有聯系,且對民衆亦較好。”

  從這個報告可以看出,中共湘西省委對賀龍與他的部隊的看法還chu于初期,態度比較謹慎。這個政治報告當時雖未引起上面的充分重視,但中共湘西省委對賀龍的基本看法是正確的。後來的事實也證明,當時的賀龍不僅“比王天培較左”,而且賀龍從思想到行動上是越來越傾向于共産dang的,並由傾向逐漸靠攏,由靠攏轉而擁護,直至最終加入共産dang

  自賀龍與周逸群結識以來,他們朝夕相chu,結下了很深的情誼。周逸群能從政治上影響賀龍,甚至在關鍵chu展開批評,賀龍也能欣然接受,不存芥蒂。賀龍從軍事上鼓勵周逸群,有時訓斥幾句,周逸群也並不介意。一軍一政,兩人相得益彰,互爲诤友。

  然而,隨著賀龍對共産dang的日益信賴,部隊內部新與老、左與右的矛盾,逐漸顯露出來,政治情況越來越不平靜。這主要反映在周逸群和陳圖南兩人之間。

  論出身,論門弟,論才學,陳圖南與周逸群可以說是旗鼓相當。但是,在賀龍部隊裏,兩人的作派截然不同。陳圖南自視甚高,喜歡空談理論,敏感,且氣量狹窄。由于他是賀龍的同鄉,且資深位高,在第一師中下級軍官中擁有一批qin信,因而……

《追隨共産黨之謎》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追隨共産黨之謎》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