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找到了另一個自己上一小節]時候,他索“罷”吃一頓。他被書中人物的事迹深深地吸引住了。那段時間,彭德懷說得最多的,恐怕要算“這本書真好”這句話了,他逢人便說,見人就講,即使晚上一個人靜悄悄地躺在
上,有時也會忘乎所以地喊出聲來:
“這本書真好!”彭德懷著迷了,如同饑餓的人見到了面包,窮困已極的人見到了金子。
這本書彭德懷詳細地閱讀了三遍,也許是他一生中看得最認真的一本書了。全書共444頁,劃有杠線的共計有148頁,作有眉批的共有76頁,眉批累計有1819字,有些地方還有明顯的被浸
的痕迹,從已有的眉批看,這些痕迹並不是
痕,而是淚痕,可見彭德懷讀此書時是何等激動,以至老淚縱橫。
1966年晚秋的一個晚上,彭德懷把這本書交給了他的炊事員劉雲,一再囑咐他說:這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一定要認真讀一讀,爭取做一名歐陽海那樣的革命戰士。
此後不久,彭德懷便遭到“四人幫”一夥的殘酷迫害,以至含冤而死。但劉雲一直精心地保存著這本《歐陽海之歌》,雖然書皮已經破爛,但書頁卻非常完整,裏面彭德懷所作的眉批字迹依然清晰可見。這真是一部難得的革命史料,也是彭德懷留給後世的一份珍貴的遺産。
夜深了,四周是那樣安詳,那樣甯靜。彭德懷依然端坐在桌上的臺燈下,孜孜不倦地閱讀著他非常喜愛的《歐陽海之歌》。他的心情卻不像夜晚這樣甯靜,看著書上的文字,童年時的往事和以後的經曆,像過電影似的一幕又一幕地出現在他的腦海之中。他吃驚地發現,歐陽海的故事和自己的經曆竟是如此相似,從書中,他仿佛又找到了另一個自己。
相似鏡頭一 “你我同根生”
翻開《歐陽海之歌》,首先看到的是歐陽海在風雪中降生,在舊社會這個人吃人的苦海中所受到的苦難遭遇。歐陽海七歲時跟隨母去討飯,受盡了地主老財的欺侮和淩辱,倔強的歐陽海不願再受地主老財的欺淩,對
發下了決心:“我再也不討米,我要砍柴去。”
“再也不討米,我要砍柴去。”讀到這裏,彭德懷同志用筆劃上了一道杠線。歐陽海那倔強的格和不甘忍受辱的志向多麼像自己童年的鍾伢子呀。(鍾伢子是彭德懷的
名)讀著歐陽海悲慘的故事,彭德懷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苦難的童年。
(彭德懷的童年生活在他的《彭德懷自述》中所有交代)。
回首往事,彭德懷感慨地在19頁上寫下這樣一些話:
“小海,你七歲隨母討米,我八歲帶弟也討米,受富人欺侮,只討一天,再不討米、決心砍柴賣。你鮮血印白雪,我嚴冬裏捉魚賣!你我同根生,走上一條路。”
相似鏡頭二 爲了真理
在這本《歐陽海之歌》第194頁上,一排鉛字被下邊的紅線襯托得更加醒目,書頁左側三十幾個剛勁有力的紅字在黑墨字的襯托下也越發清晰。那一排鉛字是“因爲這是爲了堅持真理……”;那三十幾個紅字是“堅持真理,爲了真理而鬥爭,哪怕是流盡自己的最後一滴血,是不吝惜的。”
這是彭德懷讀書時作的杠線和眉批。
短短的一道杠線、三十幾個字的眉批,卻蘊藏著震憾人心的巨大力量。在紅與黑的字裏行間,凝聚著彭德懷爲了堅持真理而奮不顧身,義無反顧的徹底精神,現著彭德懷一生追求真理,堅持真理的光輝事迹。
1934年,彭德懷面對“左”傾教條主義者煊赫的權勢,冒著殺頭查辦的危險,挺身而出,痛斥“左”傾教條主義者“禦敵于門之外”的錯誤作戰方針,他憤怒地說:“中央蘇區從開創到現在也四年了,可見創建根據地是多麼困難,現在卻要被你們給葬送掉,你們是‘崽賣爺田不心痛’!”
1959年廬山會議上,在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一片歡歌頌語聲中,彭德懷根據自己的實地調查,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雖然因此而遭到非議和批評,但他仍不改初衷。會後,有人逼他交出所謂的“軍事俱樂部”的名單時,彭德懷氣憤地說:“我不能亂供什麼軍事俱樂部的名單、組織、綱領、目的等,那樣做會産生嚴重的後果,我只能毀滅自己,決不能損害所領導的人民軍隊。”
1962年,彭德懷被“罷官”三年後,看到林彪、“四人幫”隨意踐踏和纂改的曆史,倒行逆施以及誣陷诋毀
的幹部,拍案而起,起草了八萬言書。當身邊的同志勸阻他時,他說:“我個人是渺小的,爲了我自己,寫不寫沒有什麼,可是中
共産
是偉大的,它有自己的光榮曆史,曆史應該是真實的,它不能有假。一個共産
員,不應該給
抹黑。……
這封信上去以後可能要傷害到某些人,但是這些都是事實,爲了真理,爲了的利益我不能不這樣做。”
“一個共産員,特別是
的高級幹部不應該隱瞞自己的政治觀點。爲了堅持真理,應該抛棄一切私心雜念,真正具有不怕殺頭,不後坐牢,不怕撤職,不怕開除
籍,不怕老婆離婚的‘五不怕’精神,只有這樣,才是忠于
,忠于人民的態度,才有益于革命,有益于人民。”
……
不必再舉例證了,這一句句出自肺腑的真摯話語,一件件平凡卻又倍見精神的感人事迹,卻已緊緊地濃縮在三十幾個字的眉批之中。一部《歐陽海之歌》,不僅使他對自己以往的做法進行了反思從而堅定不移,而且激發了他矢志不渝地堅持真理、捍衛真理的信心和決心。也正是因此,在讀到400頁小字號鉛印的毛澤東的“以中最廣大人民的利益爲出發點的中
共産
人,相信自己的事業是完全合乎正義的,不惜犧牲自己個人的一切,隨時准備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們的事業,難道還有什麼不適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觀點、意見、方法,舍不得丟掉的嗎?”一段話時,彭德懷同志用紅筆給劃了道線,並寫了如下眉批:
“這話說得多好!照這樣行動才對。”
提起彭德懷,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毛澤東的那首詩: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的確,在人們的心目中,彭德懷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大將軍,流血不流淚的硬漢子。然而,又有誰能知道,就是這位建立了無數赫赫戰功的彭大將軍,在讀《歐陽海之歌》時卻幾度流下了傷心的淚。
第一次讀《歐陽海之歌》,看到201頁時,彭德懷哭了,他摘下老花鏡,用手抹掉臉上的淚,然後提筆寫下“我看到這裏哭了,不知爲什麼?”第二次讀《歐陽海之歌》,還是看到那個地方……
《找到了另一個自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