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人物紀實>一位隱居鄉間的世界名人第2小節

一位隱居鄉間的世界名人

第2小節
中國人物紀實作品

  [續一位隱居鄉間的世界名人上一小節]有鐵路通往朝鮮,到了朝鮮再往北不就是咱們的東三省嗎?走,沿著鐵路往前走!于是三人決定,白天躲在山裏,晚上沿著鐵路往北走。

  有一次正走著,突然碰到鐵路上的人,只隔幾步的距離,跑已來不及了。對方問話,多虧劉連仁會幾句日語,含含糊糊地對付了一陣子,算是應付過去了。又有一次,三人在山上一棵樹下休息,一只狗熊迎面漫步走來,嚇得大家直打哆嗦,劉連仁年齡大幾歲,閱曆多一些,他忽然想起在家鄉時老人講故事,說狗熊雖厲害,但不吃死人,急忙小聲道:“快躺下假裝死,狗熊不吃死人。”三人立即躺在草叢中一動不動,連氣也不敢喘,果然,狗熊好像沒發現有人,掉頭走了,他們才幸免葬身熊腹。

  北海道的鬼天氣令人生厭,6月才化完雪,9月又風起雪花來。地上有積雪,落下腳印少不了引人來找,再遭到毒手。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山裏找個洞穴躲起來,過了冬天再想辦法。

  他們踏遍了山山嶺嶺,也沒找到一個理想的山洞,大家失望了。劉連仁說:“沒有山洞我們可以自己動手挖,先避過寒冬再說。”他們從鐵路邊工棚裏找到了一把舊鐵揪,選了一個僻靜的山溝,就開始挖洞,同時夜裏還要下山搜集過冬的食物,海帶、魚幹、土豆,凡能充饑的什麼都要。挖好洞,存下些口糧,大雪隨之就封山了,再出去活動就會被人發現。

  于是三人蜷曲在洞裏開始過冬。天氣大冷了,他們只好用從田野揀來的紙袋子和榆樹皮,纏在身上禦寒,漫長的冬季,存的口糧不夠吃,他們都自覺省吃儉用,餓極了吃口海帶、啃口土豆、舔口雪shui,算是一頓飯。爲了減少饑餓的感覺,縮短冬日之苦,他們學習動物冬眠,多睡覺少活動。後來大雪封住了洞口,透不過氣來,扒了十幾尺深,才露出個口子來,大雪順著洞口刮進來,身上像刀割一樣,簡直要把皮撕裂開似的。封一次扒一次,就這樣提心吊膽地熬過了第一個穴居的冬天。

  盼到第二年天暖雪化,掐指一算,已在洞裏呆了半年多。乍一出來,個個面se發白,雙tui麻木,見光流淚,渾身酸痛,已經不會走動了。他們用手揉搓著雙tui,像小孩學步的樣子,扶著樹木重新學習走路。練習了好久,才慢慢恢複走動。

  能走路還得想辦法回祖guo,三人決定漂海。這年6月的一天月夜,正刮著東南風,落葉向西北飛舞。三人搞到一只小般,揚起帆下了海,可是船往西北漂了一會兒,又往回漂。劉連仁他們急壞了,琢磨半天才明白,原來是東南風刮到山谷上又折回來。三番五次總是漂不出去,眼看天亮只好回來,漂海回guo最終失敗了。

  後來,他們碰到一個漁民,60開外的年紀,看樣子還善良,就央求這個漁民送他們過海。這老漁民擔心落個叛guo罪,搖頭拒絕了。這樣不但沒得到幫助,還引來了日本人搜山。三人在山裏躲了五六天,看看沒有動靜,估計搜山的日本人可能撤退,想下山找點吃的。他們鑽出一片竹林,沿著一條崎岖的羊腸小道而下,誰知在一拐彎chu碰上了20多個日本人,原來日本人並沒有撤走。他們猝不及防,兩個同伴被抓走了。劉連仁力大身壯,他沖開日本人的包圍圈,一口氣跑上山,大哭了一場。

  五位同胞一起逃出虎口,現在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劉連仁絕望了。“該是我命絕的時候了,與其被他們抓去活潔折磨死,還不如自行了斷痛快。”他想。劉連仁抹掉臉上的淚珠,面朝祖guo跪拜了qin人,慢慢地挽起了草繩,搭上了樹枝……

  誰知這條草繩日久腐爛,劉連仁身軀高大,一上吊繩子墜斷了,他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劉連仁掙紮著爬起來,坐在石頭上又想:“我劉連仁自幼沒做過虧心事,被日本人抓了勞工,吃盡了苦頭,活到如今,爲什麼要落個這樣的下場?不能死,要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就有重返祖guo的希望。”這種希望在長期孤獨的非常人所能想像的穴居生活中給了他勇氣。

  冬天來了,還得挖洞過冬。這次挖洞接受了去年的教訓,地點選在兩個山頭之間的平地上,免得被雪埋住。洞口朝上,留三個氣眼透明。誰知因爲地勢低平,到了來年雪化的時候,雪shui從四周灌到洞裏。他只好跑到洞外,凍了很長時間才熬過這個冬天。吃一塹長一智,第三年冬天挖的洞就安全多了。從這以後,每年打洞都能安全過冬。

  雖然是穴居野chu,也在想法弄鍋找火吃熟食。劉連仁每次下山搞食物,都留心找火柴和煮飯用的炊具,費了一年功夫,他弄到了一個新火爐和一把質量不錯的小鐵壺,這就是他的鍋竈了。爐和壺成了劉連仁的夥伴,幫他生活下來。

  從礦裏帶出來的一身yi服,那能穿多久?第三年找到了一把雨傘和雨布,下雨不怕了;第五年上找到了兩根針,yi鞋破了可以縫補縫補:在第六年上,又找到了一件美式軍用大yi,既當yi服又當被子。就這樣一春複一春,一冬複一冬,過著辛酸的生活。

  有一次,一個采栗子的女人在山上遇到了他,嚇得鬼哭狼嚎般的逃下山去。她怎麼嚇成這個樣子!劉連仁邊想邊到小河邊一照,哎呀!自己也嚇了一跳,原來由于長期沒剃頭刮胡,須發蓬松大長,汙垢滿面,yi著褴縷,活像一個野人。

  還有一次,3個日本婦女上山采野果,走到劉連仁居住的地方附近,把連仁當成了深山“仙人”,3人跪在地上朝他虔誠地祈禱。劉連仁好氣又好笑,趕緊連拉帶扯,把3個女人送回原路。

  長年的觀察使劉連仁明白日本勞動人民也是很苦的。有一年天大旱,北海道的地皮都幹裂了,莊稼枯死了。日本農婦背著孩子對著旱田啼哭。

  共同的命運使他很能ti諒日本人民,每次下山弄食物時,總是這裏弄點,那裏弄點,免得影響人家的生活。“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但雪落了又化,樹葉青了又黃,總還分得出季節的。1957年秋天,劉連仁被抓到日本已經13個年頭了。他chu深山野林也12年了。

  劉連仁准備第13次過冬的時候,打好了洞,籌集了一些食物。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一架打稻機旁,找到了半袋大米,一桶火油。真是好運氣,恐怕這是十幾年來最舒服的一個冬天了。他省吃儉用,直到來年一月還有米和油。

  因爲這年燒火較多,洞上很厚的積雪給熱氣化出碗口大的一個空隙,可以窺見青天,並聽到外邊的動靜。一天洞外傳來嚓嚓之音,他預感到被發現了洞口。劉連仁再也不能呆在洞裏了,只好冒著嚴寒逃了出去。

  那是在1958年2月8日,住在北海道石狩郡當別町的一個叫誇田清治的獵戶,在追野兔時發現了劉連仁住的洞口。誇田清治沒有驚動他……

《一位隱居鄉間的世界名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一位隱居鄉間的世界名人》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