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大酋長阿裏·巴奴是個奇特的人。每天清晨,他總是走在城內的大街上。巴奴頭上紮著貴重的山羊毛頭巾,身上穿著節日的禮服,束一根華美的腰帶,這根腰帶至少價值五十頭駱駝。他神態威嚴,雙眉緊鎖,兩眼低垂,額上布滿了憂郁的皺紋,慢慢地踱著方步,而每走五步又總是停下來摸一模又長又密的大胡須,好像在沈思什麼。他朝清真寺一路走去。按照他的職務要求,他要在寺內給教徒們講解《古蘭經》。這時,人們都在街上停下腳步,望著他的背影,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他真是一個英俊魁梧的男子漢!”
“他也是一個非常富有的人,”有人補充說,“他在伊斯坦布爾港不是有幢大宅子嗎?他不是廣有財富和田地,還有幾千頭牲口和許多奴隸嗎?”
“對,”第三個人接下去說,“先知保佑,不久前,伊斯坦布爾的大蘇丹自派來了一個鞑靼人,他告訴我們說,我們的酋長是個很有威望的人,酋長不僅受到上流社會和軍人的敬重,而且受到全
人民以及蘇丹本人的敬重。”
“是的,”第四個人大聲說,“他的一生都很幸運。他是一個富有而又高尚的貴人。不過,不過——你們已經知道我想說什麼了!”
“對,對!”其余的人一起嘟哝著說,“的確,他也有自己的煩惱,我們可不願意在他的位置上。他又有錢又高尚,可是,可是——”
阿裏·巴奴在最漂亮的亞曆山大廣場上有一幢華麗的住房。住房前有一方寬敞的平臺,四周是大理石的圍牆,全都掩映在棕榈樹的樹中。傍晚時分,他常常坐在那裏,抽著
煙。在一旁站著十二名
著鮮豔的奴隸,他們畢恭畢敬地站著,等候他的吩咐。其中一人捧著槟榔,另一人替他撐著遮陽傘,第三個人捧著金酒杯,杯內斟滿了名貴的酒,第四個人執著一把孔雀羽毛扇,不時替酋長驅趕飛來飛去的蒼蠅;還有一些歌手,他們帶著琵琶和吹奏樂器,只要主人吩咐,他們就彈琴奏樂,讓他盡情享受;他們中間最有學問的那個奴隸,手頭上有不少書卷,隨時准備爲他朗讀。
可是,這些奴隸都白白地侍候在一旁。他不想聽樂曲,不想聽唱歌,不想聽前人的格言和詩歌,也不想喝杯酒,更不想嘗一口槟榔。是啊,甚至連手執孔雀羽毛扇的奴隸也白白地爲他忙碌,因爲他根本不在意在一旁嗡嗡飛舞的蒼蠅。
這時過路的行人總愛停下腳步,驚訝地望著這座豪華的府第,驚歎奴隸的著鮮豔,以及這一切陳設的舒適。可是,當他們看到酋長這樣嚴肅而又神態黯然地坐在棕榈樹下,目光專注地看著
煙筒裏冒出的縷縷青煙時,他們只得搖搖頭,說:“天曉得,這個富翁真可憐。他擁有一切財富,卻比一文不名的人還要可憐,因爲先知並沒有賦予他及時享樂的智慧。”
過路人說著,嘲笑他一番,然後走了。
一天傍晚,酋長又坐在門前的棕榈樹下,雖說他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是他卻悲傷而又寂寞地抽著煙筒。站在不遠
的幾個年輕人,打量著他,哧哧發笑。
“的確,”有人開口說,“酋長阿裏·巴奴是個笨蛋。我要是有這麼多財産,那就采用另外一種享受方式了。我將天天過紙醉金迷的快活日子,讓朋友們在這些大客廳裏大吃大喝,讓淒涼的廳堂裏充滿歡聲笑語。”
“是啊,”另一個人接著說,“如果真是這樣,情況倒也不壞。不過,如果朋友來得太多的話,即使像受到先知賜福的大蘇丹,擁有巨大的財産,也會坐吃山空的。如果我來到這美麗的廣場上,坐在棕榈樹下,那麼那裏的奴隸必須爲我唱歌助樂,而且還要有人翩翩起舞,表演各種各樣的精彩節目。我在一旁高貴地吸著煙筒,讓人遞上名貴的飲料。這一切都使我賞心悅目,我俨然是巴格達的
王。”
“這位酋長,”第三個能寫會算的書生說,“聽說是個聰明而又博學的人。他對《古蘭經》的講解,足以證明他曾經閱讀過名家的詩文和智者的論著。可是,他對生活的種種安排,能夠說明他是一個理智的人嗎?那裏站著一個奴隸,手裏捧著一大堆書卷。我真願意下節日的盛裝,跟他換一本書來閱讀。這些書肯定都是稀世珍寶。可是他呀!他坐在那裏,吸著煙,而讓書束之高閣。我如果是酋長阿裏·巴奴,我就讓奴隸給我讀書,直讀得他上氣不接下氣,或者讀到夜幕降臨。依著我的
子,即使我睡著了,他也應該繼續給我讀下去。”
“哈哈!你們都對我很了解,我喜歡過一種美好的生活,”第四個人笑著說,“難道我光知道吃吃喝喝,唱歌跳舞,念念格言,聽聽那些可憐文人的詩文嗎?不,我另有打算。他的駿馬駱駝成群,金銀財寶成堆。我如果是他,就要去旅遊,一直走到世界的盡頭,甚至走到莫斯科,走到法蘭克。爲了看看繁華的世界,不管哪條路,我都願意去走。我要是他,我就這樣去生活。”
“青春是美好的,人在青年時代是很愉快的。”一位相貌平常的老人就站在他們身旁,這時聽到他們的議論,湊趣著說,“可是請允許我多說一句:人在青年時代也是愚蠢的,喜歡海闊天空地瞎扯,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什麼。”
“老人家,你這是什麼意思?”年輕人詫異地問道,“你是指我們而言嗎?我們批評酋長的生活方式,這跟你有什麼關系呢?”
“如果一個人比別人聰明,他就會修正對方的錯誤,先知是這樣教誨我們的。”老人回答說,“是啊,酋長有的是珠寶,他想要的一切都能弄到手。可是他還是有理由顯得悲傷和嚴肅。你們以爲他一直都是這副樣子嗎?不,十五年前我看到他時,他精力充沛,歡樂得像頭羚羊,生活過得很愉快。那時他有一個兒子,兒子是他生活的樂趣,長得很漂亮,又有教養。看到他、聽到他講話的人都會妒嫉酋長能有這麼好的一個兒子。孩子當時只有十歲,可是學問比十八歲的男子還要多。”
“難道他的兒子死了嗎?這個可憐的酋長!”年輕的書生喊著說。
“如果他事先能知道自己回到先知居住的老家比待在這兒亞曆山大要愉快得多,那對他來說倒是一個很大的安慰。可是,他所經曆的一切卻要糟得多。當時,法蘭克人像一群餓狼侵入我們的家,要跟我們打仗。他們占領了亞曆山大,然後從那裏繼續往前,一直往前,打敗了麥默洛克雇傭軍。酋長是個聰明人,知道怎樣跟他們周旋。可是,到底是他們貪圖酋長的財寶,還是他窩藏了自己的教友,我知道得不太確切,總之,有一天,他們闖進了他的家,指責他暗中用武器、馬匹和糧食支持麥默洛克雇傭軍。他竭力辯解,說自己無罪,可是這一切都無濟于事,因爲法蘭克人又……
《亞曆山大酋長和他的奴隸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