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參考消息》報道的外界看法

《參考消息》報道的外界看法

經濟類作品

  

  受亞洲金融危機拖累人民幣可能貶值

  英guo《經濟學家》周刊發表文章認爲,中guo受亞洲金融危機拖累人民幣可能貶值。文章說,由于東南亞各guo貨幣貶值,增加對手的競爭力,中guo的出口可能受到不利影響。如果貿易收支惡化,政府將會考慮將貨幣貶值。另外,香港金融市場出現的混亂,已增加中guoguo內必須彙集本身金融資源維護香港的可能xing。中guo長期依賴出口獲致兩位數字的增長,但98年則可能只有1個單位數字的增長,出口將不再是成長的推動力,尤其是在原先承諾的外來直接投資今年已減少近一半的情況下。除中guoguo營企業的問題外,更令人憂慮的是集ti所有製企業成長減緩。在今年前六個月,集ti所有製企業的生産增長率只有12.5%,較一年前低了五個百分點以上,至八月時,增長率更降至8.4%。許多鄉鎮企業正面臨市場供過于求的問題。即使經營較佳的都市合作社亦發現難以取得新貸款。中guo大陸的銀行貸放太多款項給衰弱的guo營企業和浮誇的房地産項目。壞帳或許相當于guo內生産總值的30%,這爲其他東亞guo家的兩倍。中guo的銀行現在將甯可不貸款給任何人。因此,《經濟學家》周刊表示,中guo大陸的經濟成長不斷下滑。由于通貨膨脹率已降至零以下,經濟需要一劑強心針。另外,文章估計,面對目前形勢,中guo可能會進一步延遲人民幣自由兌換的計劃。然而,中guo還許無法免于亞洲地區貶值的壓力,如果中guo的貿易收支惡化,政府將會考慮貶值一事。

  中guo最可能受到亞洲金融風暴波及 《紐約時報》說,中guo看來是最可能受到亞洲金融風暴波及的guo家。中guo比陷入金融危機的其他亞洲guo家負有更多外債,guo有銀行的壞帳比其他guo家多,金融ti製還不穩。多年來,中guo四家最大銀行對guo有企業貸款,消耗大量資源,其中三家碰到無盈利及無力償債的局面。更糟的是,今年注入中guo的外資減少了35%,經過多年快速增長後,它開始碰到波折。中guo出口貨可能面對東南亞guo家的激烈競爭,因爲東南亞guo家的貨幣貶值後,使它們的出口成本降低。東南亞guo家的購買力下降還將導致它們從中guo進口的商品減少。如果中guo經濟嚴重衰退,可能導致好幾千萬城市居民打破飯碗,這可能引發社會災難,因爲中guo已有好幾千萬人失業。不過,《紐約時報》說,有些經濟學家和銀行家認爲中guo似乎不會受到韓guo、泰guo、馬來西亞和日本等guo金融危機的波及。因爲人民幣不在世界市場上自由交易,中guo被隔絕在guo際貨幣投機交易範圍外。雖然今年來注入中guo的外資減少,但中guo的外資大半是投在長期而未能立即套現的項目上,而不是投入gu市,因此中guo面對資金突然外逃的風險不大。以中guo人立場來說,如果亞洲金融危機給中guo帶來什麼啓示,那還許是東南亞市場區所出現的問題,爲北京主管經濟工作的官員提供了所需的動力,以便對金融製度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另一方面,據中新社報道,當人們爲中guo沒有遭受亞太地區金融風波的正面沖擊而慶幸時,北京的外經貿專家指出,中guo不可掉以輕心,應當全面評估東南亞金融動蕩對中guo外貿和利用外資的影響,盡早吸取教訓,尋求對策。外經貿部guo際貿經合作研究院最近進行專題研究,日前在該院的《guo際經貿消息》舉行的一個座談會上,專家指出,東南亞guo家金融動蕩影響投資者信心,對外資的吸引力有所削弱。中guo宏觀經濟環境較好,應當加大利用外資的力度,同時又要注意優化使用外資結構,並加強對資本出入的監管。

  暫不讓人民幣自由兌換是明智的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12月2日說,中guo經濟在這次的區域金融危機中保持穩定,證明中guo暫時不讓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上自由兌換是個明智的決定。李光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guoguo務院副總理李岚清時對他說,他每一次到中guo訪問都見到中guo在變化與進步,這是“令人鼓舞”的。李岚清告訴李光耀,中guo在最近的區域金融危機中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證明中guo實行逐步的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是正確的,他並重申中guo將繼續實行經濟改革和開放政策。不過,李岚清也強調中guo從社會主義經濟轉爲市場經濟,是個沒有先例可循的挑戰,要取得有效成果,中guo必須照顧多個方面的問題。他說,要推動中guo經濟前進,除了必須大力栽培數以萬計的管理人才、改變人們的觀念外,中guo也必須從世界各地吸引專才,並讓他們的專門知識能夠適用于中guo的環境中。同時,中guo也不會忽視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李岚清在會談中重申,人民幣不會因爲亞太區域的金融危機而貶值。他相信如果中guo推行積極吸引外資的政策,以中guo的經濟發展潛能,他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加強競爭力及提高工業生産效率。李光耀和李岚清在談到亞太區域的金融危機時,都認爲雖然亞太區域的經濟在短期內將受到影響,但是重要的是維持投資者對亞太區域的信心。

  人民幣貶值的利弊得失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3日發表阮次山的文章言:

  中guo到目前爲止並未受到東南亞金融風暴的襲擊,這主要是有它特殊的原因,但西方傳媒仍預測,爲了競爭上的需要,中guo人民幣會貶值。本文指出貶值與否的利弊。

  正當亞太地區金融風暴方興未艾之際,世界各guo在思索救援之道時,總難免會聯想到,身爲世界最大的開發中guo家的中guo何以能在這gu風暴中屹立不搖?當然,連帶xing的問題也會以中guo爲焦點,譬如,東南亞及韓guo的這場金融危機對中guo會産生什麼樣近程及中程的影響?這幾天,guo際金融界甚至産生種種說法,有人認爲人民幣在周邊鄰guo貨幣中均貶值40%到60%的壓力下,會被逼跟著貶值以保持外銷的優勢。但是,上月26日,在中guo外彙交易中心的交易中,人民幣卻升值到1美元兌8.2798元人民幣,創30個月以來的新高記錄,顯示人民幣面對升值壓力,而且世貿組織在28日發表的報告中認爲人民幣不應貶值。中guo人民銀行外彙管理局副局長李富祥也在27日表示,人民幣最近不會貶值,中guo副總理朱¤基在上周接見日本經濟新聞社部長鶴田卓彥時也表示:“中guo絕對不會采取把人民幣貶值的對策”。最近一周,許多美guo大報紛紛對中guo經濟的狀況提出探討,《紐約時報》甚至在上月27日的報道中認爲,中guo即將受到亞太地區這場金融危機波及,導致經濟危機的發生;《華盛頓郵報》則在29日頭版以長文分析稱,中guo經濟狀況在今後1年裏的確會因爲這場亞太金融危機而……

《《參考消息》報道的外界看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參考消息》報道的外界看法》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