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鋼
摘要:腐敗癌症將摧毀發展的一切努力(世界銀行行長沃爾森,1996),反腐敗又是一個全世界的難題。最近中央提出治
先治
。從嚴治
的核心是在經濟轉型、社會轉型中有效地防治腐敗。本文圍繞涉及中
重大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問題之——腐敗進行詳細討論。這包括:介紹腐敗的各種定義和含義,對腐敗類型的不同歸納和劃分;分析腐敗所産生的經濟後果、社會後果、政治後果,說明爲什麼腐敗會損害經濟增長;探討形成腐敗的各種原因;著重介紹
際上防治腐敗的主要經驗和做法;評價目前中
反腐敗采取的主要措施;就如何進一步加強防治腐敗的製度建設提出了具
建議。
90年代以來,腐敗成爲全世界最爲關注的焦點問題,無論是在發達家還是在發展中
家,無論是在大
還是在小
,無論是在市場經濟
家還是在市場經濟轉型
家或是仍保持獨裁專製的
家,腐敗已經成爲各
政府最大的敵人。腐敗無所不有、無所不在。腐敗並非什麼新的現象,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外學者就一直在討論腐敗這一永恒的題目,直到最近對腐敗的關注程度無論是在
外還是在
內都是空前的。正如人們普遍認爲的,世界
的反腐敗
僅僅是一個開始,已采取的措施也是初步的,全面而嚴格地製定和實施有關反腐敗的政策措施還任重而道遠。(elliott,1997)
腐敗問題無論在哪個家都是十分複雜和極其敏感的政治問題和社會現象。它揮霍政府的財政收入,破壞政府的合法
,阻礙私人投資和外
直接投資,最終影響經濟增長。腐敗根深蒂固、難以治愈,具有汙染
。(gerald e. caiden,引自王滬甯編,1990)在經濟轉型
家,腐敗的危害最大,被視爲最大的社會汙染,也被視爲最大的社會挑戰。“腐敗”一詞在英語中的基本含義在字面上是“分裂成許多碎片”。這就是一個腐敗
家的命運。我們一直認爲,腐敗最有可能葬送迄今爲止中
改革開放所取得的一切成果,中斷中
經濟起飛,延誤中
現代化進程。(胡鞍鋼、康曉光,1994)
一、腐敗的定義和類型
1.腐敗的定義和含義
際貨幣基金組織將腐敗定義爲:“腐敗是濫用公共權力以謀取私人的利益。”一個更爲廣義的定義是:“腐敗乃是通過關系而有意識地不遵從,以圖從該行爲中爲個人或相關的個
謀取利益。”(tanzi,1995)
從這一定義出發,私人部門的活動中也會存在腐敗的現象,特別是在一些大型私營企業裏。有時候,公共權力濫用所産生的收益也不一定歸于個人,而流向個所屬的政
、階級、部落、集團、朋友和家庭。這裏有兩類腐敗效應:一類是直接效應,官員濫用公共權力謀取了個人權利;另一類是間接效應,其相關利益者謀取了私利,而損害了公共利益,即至少部分地降低或損害了對所有公民有利的共同利益。
際透明組織對腐敗含義的解釋是:“公共部門中官員的行爲,不論是從事政治事務的官員,還是行政管理的公務員,他們通過錯誤地使用公衆委托給他們的權力,使他們自己或
近于他們的人不正當地和非法地富裕起來。”(
際透明組織,1995)這一定義更接近于行政管理的腐敗,集中于個人行爲活動,與廣義的政治腐敗還有所不同。一個受賄的官員是一個腐化的人,但腐化的人未必一定接受了賄賂。腐敗還包括任人惟
、濫用職權等等。
邁克爾·約翰遜采用廣義的腐敗定義,認爲腐敗是指對公共角或資源的濫用,或公私部門對政治影響力量的不合法的使用形式。(引自elliott,1997)這一定義更接近于政治腐敗的含義。
大多數社會科學學者遵循《牛津英語詞典》的腐敗定義,從本質上與公共職位的責任聯系起來。戴維·h.白利認爲,腐敗一詞意味著不正當地使用權威以得到個人利惠,這種利惠不一定是金錢。但很多學者傾向于堅持認爲“公共利益”的概念對闡述腐敗這樣的概念不僅是有用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爲個別利益侵犯共同利益的行爲是腐敗。(引自王滬甯編,1990)
從經濟學看,腐敗是一種尋租活動,它是指少數人利用合法或非法手段謀取經濟租金的政治活動和經濟活動。不過賀衛(1999)認爲,腐敗不完全等價于尋租。兩者之間有一個交集。腐敗和尋租的行爲主都是握有公共權力者,但腐敗者皆爲當權者,而尋租者中有權者、有錢者、有關系者兼而有之;所有無權者的尋租不在腐敗之列;所有合法的尋租(如遊說話動等)也都不在腐敗之列。
2.腐敗的類型
腐敗以不可勝數的形態、方法和規模出現。人們不僅對腐敗的定義各不相同,而且對腐敗類型的歸納和劃分也不盡相同。這裏簡要介紹幾位際腐敗問題專家對腐敗的分類。
vito ted(1999)將腐敗歸納爲6種:
——官僚主義的或政府腐敗。
——降低成本或增進收益的腐敗。
——脅迫或串謀
腐敗。
——集中型或分散型腐敗。
——可預見或隨機腐敗。
——涉及現金或不涉及現金的腐敗。
美耶魯大學的susan rose-acherman(1998)將腐敗分爲4類:
——偷竊式統治,指政府領導人使其政治系統組織化,以便使尋租可能最大化,並能依據個人利益重新分配這些租金。
——雙邊壟斷,指統治者同黑手(或黑社會)形成一種聯盟,由後者爲其提供保護
服務。在這種情況下,政治同黑手
共同分享保護商業,甚至還共同分享同樣的“客戶”。
——黑手統治,這類
家實質上已喪失實際統治權,官員主要致力于受賄,以受賄爲生。
——競爭受賄,這意味著在普通公民和企業內部存在大量腐敗官員,一些官員的腐敗在鼓勵另一些官員去收受賄賂,導致腐敗呈螺旋形上升趨勢。
際透明組織(1995)從行賄的角度歸納了4種類型:
——行賄是爲了獲得緊缺的利益或避免付出代價。
——行賄並非是爲了緊缺的利益(或避免付出代價),而是要在那些可由政府官員酌情決定的事情上撈到好。
——行賄不是爲了獲得某個具的公共利益本身,而是爲了得到服務,借助這種服務就可以獲得那種利益,如加快速度或得到內部消費。
——行賄是爲了不讓別人分享利益或是爲了給別人造成損失。
世界銀行的cheryl w.gra和daniel kaufman……
《腐敗與發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