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治理與反腐敗

治理與反腐敗

經濟類作品

  ①立法能夠做到,保證反腐敗機構的負責人要麼被政府或主要的反對dang的領袖任命,要麼以高級法官的任命方式任命。

  丹尼爾·考夫曼

  一、治理影響著增長的質量

  世界範圍內的研究表明:一個有能力的,並有著良好的。透明的政治製度的guo家,通常與較高的收入增長率、guo家福利和社會成就相聯系。在一些guo家,我們發現,較高的收入、投資、增長率與較長的壽命和有效、誠實、精幹的政治製度,簡化並更有效率的和清晰的規章,法製公正執行,政策和法律框架沒有被精英分子的既得利益所支配,以及公民社會和大衆媒ti有獨立的聲音是有密切聯系的。guo際和曆史經驗也告訴我們,有能力的和廉潔的政府並不首先要求一個guo家變得完全現代化和富裕。正chu于工業化階段的guo家,例如博茨瓦納、智利、哥斯達黎加、愛沙尼亞、波蘭和斯洛文尼亞的經驗,以及過去20年中新加坡和西班牙的經驗也說明了這一點。

  本文強調了需要一些政策、規章製度和公共資源來促進市場導向的發展和減輕外部xing與市場失靈的消極影響。隨著對貧困和收入分配不均的強調,我們考察了反過來影響人力資本和環境的一些因素。guo家的關鍵作用涉及對獲得持續增長並減少貧困至關重要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物品的提供。同時,政府應該建立有效的政策製定框架、市場友好的政策和有效、簡潔的製度框架,並消除對企業的不必要的規定,例如價格控製、貿易限製、企業許可證和官僚機構的幹預等。

  然而,通常政府沒有對管理童工、工人安全、基礎設施壟斷、財政部門監控和環境的規章製度給予足夠的重視。此外,在許多情況下,在規模、構成和公共支出的提供和投資方面都有一種偏好,只使精英分子受益,並導致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很低,結果傷害了貧困人口。

  政治程序決定了公共政策、公共利益和財政支出的分配。它的成功取決于有責任的政府、社會的參與,以及人民和有競爭力的企業有更強大的發言權。政策的有效采用與政府支出要求良好的治理。企業需要在一個法律和契約xing的框架中運行,這個框架要能夠保護財産所有權,促進交易,阻止精英企業支配這個guo家的企圖,允許由競爭xing的市場力量來決定價格和工資,並使得公司能夠很容易地進入和退出市場。公共部門可以采取許多措施來降低農場和公司的交易成本,如通過信息和製度的支持,以根除劣政和腐敗。

  1.腐敗和治理的定義與分類

  治理(governance)的定義:爲了公共福利,通過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傳統與製度而行使權力。它比反腐敗的概念更加廣泛。治理包括挑選(selecting)、監控(monitoring)和取代(replacing)政府的過程。它也包括設計和實施健全的政策的能力,以及因爲管理經濟和社會的需要,而對公民和guo家的尊重。

  從這個概念出發,我們可以將治理分爲六個組成部分,又可以分爲三大類:

  (1)發言權和責任(voice and accountability)。包括保障公民自由和新聞自由,維護政治穩定(political stabilyty)。

  (2)政府的效率(government effectiveness)。包括製定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務的質量,提高有關規章製度執行力度。

  (3)法製(rule of law)。包括保護財産所有權和司法獨立,對腐敗進行控製(control of cormption)。

  因此,在對治理的分類中,我們假設腐敗是治理這六個緊密聯系的組成部分中的一個。治理通過複雜的、直接的或間接的,可能我們至今仍然沒有完全理解的渠道,影響著福利和生活質量。在所有其他社會經濟學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治理的一個方面,例如公民自由的改善也間接地提高了這個guo家人民的生活質量。因此,治理可能是人民福利的一個直接變量。

  然而,重要的間接的影響也發揮著作用。例如,劣政會破壞收入和人力資本的增長速度,並增加了自然資源的消耗速度——這常常是政治家和精英階層既得利益的結果。此外,治理不良的guo家趨向于顯示出一系列扭曲的經濟和製度政策,這些政策限製了要素生産率、增長率,並阻礙了貧困的緩解。因此,通過直接的和間接的機製,有效的、廉潔的政府對于執行和維持健全的經濟和製度政策,並促進人力資本的發展和貧困的緩解,是至關重要的。

  2.對治理的實證衡量

  最近的研究指出了製度和治理對于發展結果的重要xing。knack和keefer發現,經濟活動的製度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貧困guo家達到工業化guo家標准的能力。接著,la porta和其他人(1999)研究了政府質量的決定因素,其中發現了合法政權的類型,以及其他曆史因素。

  對關于治理的大量數據的懷疑主要表現在:這些數據是否能夠提供一些信息(informative),是否是一致的,是否可比較,是否可用于對腐敗的分析和政策建議?

  從對超過160個guo家的分析來看,對治理的6個衡量指標差異都很大。

  3.治理的影響

  guo際研究數據表明,在治理和社會經濟學的結果之間有著重要的相關關系。爲了探究治理對社會經濟學變量的影響,我們對一個連續的和對政府部門的社會經濟學變量估計了一個二階的最小平方回歸,使用曆史指標作爲手段(采取hall和lones的做法,1999)。在這樣一種chu理過程中,應該指出對衡量失誤和被忽略變量的影響(kaufmann,kraay and zoide-lebaton,1999b)。這一證據挑戰了只有富裕guo家才能夠提供良政這一“奢侈品”的說法。

  實證分析表明,更好的治理對更好的發展成果有著顯著的直接影響。如果將法製shui平從俄羅斯聯邦的shui平提高到捷克的shui平,或將印度尼西亞的腐敗shui平降低到韓guoshui平,單位資本的收入會增加2—4倍,會大量減少嬰兒死亡率,並最終使文化程度提高15—25個百分點。如果塔吉克斯坦的政府效率提高到智利的shui平,上面提到的發展影響將會翻一番。

  二、腐敗破壞了增長和發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了腐敗對發展的有害影響。mauro(1997)提出,腐敗會減慢一個guo家的發展速度。如果假定孟加拉guo將腐敗shui平降低到新加坡的shui平,並且年增長速度爲4%,孟加拉guo的1960-1985……

《治理與反腐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治理與反腐敗》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