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佛教>看淡世俗的纏縛--出汙泥而不染

看淡世俗的纏縛--出汙泥而不染

佛教作品

  ----送信佛青年赴日進修博士學位

  1987年于北京蓮舍首先應該是慶祝:第一是求學,大學畢業以後,求深造,在學術上要鑽研,要取得更多的知識,在青年的時候這樣利用青春,很正確。這是令人歡欣的事。第二,還有更重要的,就是有真實信仰,這就更難得了。人生難得,佛法難聞,這已經兩個難了,聞而能信就更難了。現在有很多人,他真燒香、真磕頭、真祈 禱,但要說他是信佛嘛!他只是迷信,或者邪信,十分可惜。現在你不但能信,而且是正信,並沿著這個道路,繼續前進,這就十分可貴了。這很稀有,不要看得無足輕重,而應該對于自己學科學,學佛學,學佛,種種的前途,將來的種種成就,十分珍重、護持。這就是臨別贈言的總精神。今後,最基本的是什麼呢?就是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和志願,在任何情況下,不能放棄,所謂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婬。不要因爲享受,因爲窮苦,因爲危險,因爲困難,因爲糖yi炮彈,種種的,而放棄自己的信念和志願。應該有一個使自己不斷向前的志願。例如,我現在信了佛,想以此而自覺覺他,這樣的信念和志願,要堅持。(1)基本的信念。這裏就包括:第一、無常、苦、空。世間的所有一切都是無常、都是苦、都是空,沒有一樣事情是常住,是真實,是完全純樂無苦的。所以一切把它看成是如夢、如泡啊!這兩個比喻我們容易ti會。因爲人人都有夢,在夢境中,你不是很真切嗎?高興的時候很高興。有一個人在夢中喝酒,對老婆說:“你給我燙燙”,拿去燙,一下子醒了,他醒後說:“可惜,可惜,早知道不燙就好了”。這雖是笑話,但有深意,夢中喝了酒,是真的嗎?根本是夢。在夢中一切境界,從哪兒來的,不都是自己所造嗎?你夢裏的山河大地,你夢中喝的酒,你夢見的老虎、獅子,都要咬你,哪兒來的?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客觀存在,也不是在你chuang旁邊的人給你製造的,是你自己造的。所以一切都是從你自己心裏出來的。所以,這個比方非常qin切。還有,大家做過夢中夢沒有,夢醒了,跟人說我夢見什麼什麼,結果還在夢裏。再醒了,以爲真是醒了,“真奇怪,做了個夢中夢。”誰知還在夢中。這樣的夢中夢,我曾經做過四層的。小說裏有五六層的,這回是真醒了,其實還沒醒,還是夢。現在我們還是在夢中夢。我們管剛才睡覺的叫做夢,應知我們現在睜著大眼說話的還是在夢中啊!這一切夢中的境界,就是大家自心所幻化出來的。你們就是我心中所幻化出來的,從你來說,你周圍的人,包括我,又是你心中所幻化出來的,所以一切都是夢。“泡”就是肥皂泡,五顔六se,十分好看,正當出現時,就沒有實質,當下破滅,全ti皆空。我記得你念中學時候的情景,現在一轉眼,就出guo,就成大人了。所以就是一轉眼的功夫。我的外孫,念大學了,他的mama快要退休了。我這個做外公的人就更老了。就是這樣,一切就一轉眼都變了。我有幾個相片本,沒給你們看過,以後遇緣給你們看看,當年的我就沒有了,年青時的我就不存在了。當年不是這個樣子,哪兒去了,還不都是肥皂泡,都不真實。所以要堅信這一切啊!因此要有這樣一個信念,對于世間這一切,不是我們要追求的對象,只是隨緣而已。無常,苦空這是很基本的一個信念。有個日本故事很深刻,一休小和尚九歲的時候,師父出去了,吩咐大家好好在廟裏看廟,用功。他是小孩嗎,大殿裏呆不住了,找他師兄去,在方丈室找到師兄,師兄比他大兩歲,在方丈室哭呢。“你哭什麼?”“不得了了,我惹大禍了” 一休說:“我們是學禅的人,不能哭啊!”“你不知道,這櫃子裏有師父最喜歡的東西,他平時背著我拿出來看,自己欣賞,就是不讓我看,今天師父走了,我實在忍不住了,看看到底是什麼?我就打開了,看見是個瓷器,我也拿在手裏玩一玩,一看,一下子給摔了,這回不得了了,師父回來我沒法過日子了,我真的要死了。”“唉!你別哭了,你把這個東西交給我,算是我摔的。”師兄說:“算是你摔的,我怎麼報答你呢?這樣吧,師父本來讓我看方丈,給我帶饅頭,我給你吃。”好,饅頭歸一休吃,瓶子算一休摔的。就把它包在一塊兒擱在囗袋裏了。師父回來就問:“一休呀!你在用功嗎?”“啊,我一整天都在大殿參禅,參一個問題,我參的非常專心。”師父說:“你參什麼問題呀?”他說:“我就是要參,到底有沒有一個人是不死的?有沒有?”“唉呀!我的傻徒弟啊,哪有一個人是不死的,一切都無常啊,焉有一個人能不死哪!”“啊!這樣啊,師父,人都是要死的,通通是無常的,沒有人不死。那麼東西呢?有沒有一樣東西能夠常存啊?”“一樣啊,無情之物也是無常啊!總是要壞的,因緣聚了就有,因緣散了就壞。”“噢,是這樣,這樣的話,如果我們心愛的東西要是壞了的話,我們也不應該傷悲啊?!”“對呀!緣散就壞了,自己心愛的東西緣散了,就沒有了。”“師父,這兒有一個緣散就壞了的東西。”一休把囗袋裏一包碎瓷交給師父,師父接到就沒有發脾氣。這就是一個很深刻的故事。若不是在這樣問答的情況下師父定要大發脾氣。所以遇到煩惱,你正念當頭,思想明確,就可不動無明,沒有脾氣可發。一個人不是非發脾氣不可,就看你有沒有正念。這使我們ti會好多東西。爲什麼說大變活人,說佛法是安樂法門,通過這個故事,可以ti會很多。你馬上就到日本去學習,這些guo家好壞什麼都有,所以人們都說: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在紐約,最壞的東西也在紐約。東京、紐約都差不多。我們就是要有個正念,看這些都是肥皂泡。破了也沒有什麼傷心,得了也沒什麼可喜。更不值得我們去追求。一切,一切都是如此,這是我們第一個信念。第二、就是要相信因果,一切事情都是什麼因,就得什麼果。這次去美guo,我一個師兄,修持得很好,他就創建了一個臺灣的蓮華精舍。現在又分出了一個美guo的蓮華精舍,培養了許多真心的弟子。但有些人就是修得翻車,神經病啊,發瘋發死了,種種的。所以我常說,所見種種修行的人,有的大成就,有的小成就,有的無成就,有的得法益,有的翻車,有的翻車直翻到地獄,個個有其因果。他是什麼信念,如何修持,如何對待師父,如何對待法,種種,就決定他修持的下場,都是因果不虛。我們要信這個因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切不虛啊!我們辛勤去學習,將來可成爲學者。辛勤去用功,可以出生死。這就是因果,決定不虛,這是我們第二個要信的……

《看淡世俗的纏縛--出汙泥而不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看淡世俗的纏縛--出汙泥而不染》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