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落鳳枝上一小節]湯褪驢!君不聞名諺:天上的鵝肉,地上的驢肉!僅此一斑,就足可知其在中名菜史上的地位了。
湯褪驢的發祥地則是老北京的青龍橋。
據說,鹵製這種驢肉並非是驢即可:老驢肉老,病驢肉邪,死驢肉惡,而殺一般壯驢又違背天理。爲此,青龍橋的湯褪驢是專
門精選那非老、非病、非死、非用之驢。即一生下來就先天帶著殘缺之驢,或出世不久就受傷難愈之驢。您哪!這樣煮了,睡覺才能睡得安穩。還是傳說,湯褪驢還不准一起手就血糊淋拉地動刀子。血放了,神散了,味兒也就跑沒了。祖傳的絕招兒是:先在平地上深挖四個小坑兒,然後再把活驢的四條驢直挺挺
進去。這樣,任是那再頑固不化的驢兒,也陷地爲牢再難掙紮半分。隨之,便是用整鍋滾燙的開
向驢身上澆去,直至驢兒長嚎短叫在全身筋腱肌膚的活蹦亂顫中死去。這樣,既保證了滿腔熱血盡浸在肉絲之中,又保證了肉質的
、鮮、活、嫩。但這仍不是關鍵,關鍵是在驢兒開、剝、宰、割後那一煮。雖然其間仍有種種秘方和絕招兒,但這關鍵之中的關鍵卻又在那鍋曆數百年、煮驢無數頭的珍貴原湯了。
這才是荟萃,這才是精華!
也是傳說。據說到“老佛爺”修萬壽山那陣子,湯褪驢的老主人臨死已爲三個兒子留下了萬貫家産。但兄弟間甯可不要百畝良田、半街鋪面、無數金銀、數座宅院,就是拼死拼活要爭那鍋聞名遐迩的驢肉湯。到後來,哥兒仨竟爭得頭破血流反目成仇,官司直打到慈禧老太後大紅人兒李蓮英的門下。還是據說,這位大太監一輩子就辦了這麼件好事兒,他主張長兄嫡傳,才避免了三兄弟砸鍋漏湯的悲慘結局,使老北京的老主顧們保住了這點兒口福。
從此,青龍橋的驢肉就更引得“京師萬人饞”了。
但說到這湯褪驢又何時香飄塞外的?就又須提提老古話兒了。聽老人講,乾隆爺待此座塞外名城築成後,便欽命一位宗室貝子率領一支八旗子弟屯兵于此。而這位封疆大吏雖也願爲王命肝腦塗地,但就是舍不下青龍橋這一口兒湯褪驢。好您哪!沒了這麼點滋味兒,那肝啊、腦啊的也都跟著沒了,還拿什麼玩藝
兒爲皇上往地下塗呢?奏請聖上把青龍橋搬到口外,不但顯著讓人笑話,就是讓其他王爺大臣知道了也不讓啊!京師裏誰不貪這滿口香?于是便有一位湯褪驢的幫工小夥計,在這位封疆大吏的信策劃下,暗中偷得了主人那份兒泡製湯褪驢的絕技,尤其是還盜得半罐子那秘不外傳的原肉湯,追隨大駕,連夜潛逃至此。據說,自從這塞外名城有了這一宗美味兒,這位封疆大吏便勇武倍增、忠貞複加,致使大清江山數百年來無後顧之憂。雖此僅爲老者傳說,只供姑妄聽之。但那位小夥計確實從此露臉塞北,很快就成了名聞口外的驢肉陳了。
說完這宗事兒,就該說到人了。白三爺只覺得思緒飄飄忽忽,往事卻在眼前越來越清晰了。
驢肉陳代代單傳……
傳到第九代驢肉陳的時候,不但大清早已壽終正寢,就連民
也快玩兒完了。但聞名遐迩的湯褪驢的聲名卻絲毫未減,只不過由將軍府流入到市井之中罷了。
那時候的大褲裆胡同,四周雖少有高樓大廈,卻有自己一種獨特的風情。每當一大早,東西兩條褲兒便灌滿了一
煙熏火燎氣兒。鋪面一開,各類小吃喝店就競相敲響了鍋鏟、鐵勺、擀面杖,刹那間一片各有特
的叫賣聲便隨之而起。有的拖長音兒,有的放短調;有的高亢入雲,有的聲重入地;有的似吟,有的似唱。此起彼伏,交織和鳴,混亂中不失和諧,嘈雜中卻很協調。叮叮當當,吃高喊低,組成了一曲古老的市井交響樂。這其中最富魅力又最感染人的是這一聲:
“哎!……剛出鍋的驢肉啊……油油……驢心、驢肝、驢肺、驢大腸啦……”
只喊一遍,絕無二聲,但這已産生了振聾發聩的作用。只見人群聞聲而動,爭先恐後齊向古泉居茶樓擁去。不過這仍是先
動閃向兩旁,一個個提心吊膽地順聲兒望去:
哦!老驢肉陳殁了……
就看到在那小瘸驢兒拉的木轱辘車旁,只跟著那位畏畏縮縮的小羅鍋兒,正戰戰兢兢地向著大夥兒走來。小瘸驢三步一拐,木軸輾兩轉一吱。莊嚴、肅穆,不象是賣肉,倒像是趕來一輛靈車。當時,上了歲數的主顧們即預感到不祥“莫非衆驢冤魂向老驢肉陳討債了?
果然不出所料……
事後老少爺兒們才知道,頭天晚上有人來報訊:終于給十五歲的小驢肉陳說成一門。老驢肉陳興奮異常,當即灌下一瓶老白幹兒,並且還帶醉湯澆了一頭歪脖子驢。但不該的是,等宰剝了剛一下鍋,他又仰著頭兒幹了一瓶。而且越喝越來勁兒,竟然提著剝驢刀暈暈乎乎地睡了過去。誰料想慘禍就此而生。半夜,老驢肉陳在睡夢中一個打挺,只聽咔嚓一下,身未翻過,剝驢刀就明晃晃地直向自己
脯子砍去。據說,似乎是這老光棍兒夢見了未來的小孫子向囪驢肉的開鍋爬去,急忙搶救,才落得這麼殺身成仁、舍生取義。慘啊!可這位市井好漢即使只剩一口悠悠氣兒,卻仍很關心著湯褪驢這萬年不敗的事業。血糊淋拉的,還不忘諄諄叮囑自己那嚇得半死的羅鍋兒子:
“小子!別、別發悚,一定得把媳婦兒娶回來!咱可不是壽星老兒拉旱船——單憑個腦袋晃。爹從小就給你吃驢鞭和驢腎,你內秀!十代單傳的驢肉陳可不能斷了根兒……”
得!從此小驢車旁就只剩下這位不起眼的主兒了。
但小驢肉陳卻沒有娶到老婆,似乎隨著爹死媳婦兒也就跟著飛了,當然跟著也就把老驢肉陳的孫子給耽誤了。您哪!這小子羅鍋得厲害,仿佛連聲兒也給窩回去了,天生的結巴。沒了那市井好漢給他作主,誰還再願把閨女嫁給這小窩囊廢?好在這小
動閃向兩旁,一個個提心吊膽地順聲兒望人:
哦!老驢肉陳殁了……
就看到在那小瘸驢兒拉的木軸鞭車旁,只跟著那位畏畏縮縮的小羅鍋兒,正戰戰兢兢地向著大夥兒走來。小瘸驢三步一拐,木軸輾兩轉一吱。莊嚴、肅穆,不象是賣肉,倒像是趕來一輛靈車。當時,上了歲數的主顧們即預感到不祥“莫非衆驢冤魂向老驢肉陳討債了?
果然不出所料……
事後老少爺兒們才知道,頭天晚上有人來報訊:終于給十五歲的小驢肉陳說成一門。老驢肉陳興奮異常,當即灌下一瓶老白幹兒,並且還帶醉湯澆了一頭歪脖子驢。但不該的是,等宰剝了剛一下鍋,他又仰著頭兒幹了一瓶。而且越喝越來勁兒,竟然提著剝驢刀暈暈乎乎地睡了過去,誰料想慘禍就此而生,半夜,考驢肉陳在睡夢中一個打挺,……
《落鳳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