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杆,俗稱鞭杆兒或鞭杆子,但此鞭杆絕非彼鞭杆,在這裏和車老板的鞭杆子毫無一點關系。似一種隱語,又似某種詭稱。誰讓七十二行中自古就有這行呢?您就且聽我來破題。
說白了看,在這座塞外古城,“鞭杆子”乃是對從事某種隱密職業者的特有稱呼。帶幾分晦氣,帶幾分不祥,甚至還帶幾
分神神道道的鬼氣兒。一句話:慘人的行當!不信您就聽聽這兩位的賭咒發誓——
“得了吧!你那話得七折八扣被二除。小六子!這還算哥哥我給你留了面子。”
“五哥!您、您這是逼我的命!這、這麼說吧!這回我小六子要再敢冤您,得!趕明兒一大早就讓鞭杆子來拾掇我。”
“幹嘛?幹嘛?偏給哥哥許這個?”
“嘿嘿!不許這鞭杆子,您能饒得了我小六子嗎?”
夠了!這個誓就算起出點兒份量來了,比把老婆搭進去還起作用。
鞭杆子的威力何在?
再往深來說,這就和我們老祖宗的厚生重死有關。悠悠數千年,竟傳下來一份兒喪莽文化。生老病死,哪一
地兒沒有紙紮、棺材、杠房組成的“獨聯
”?但既稱文化,就必然包涵很深的審美意識。對正常死亡者上述人等尚可應付,對某些橫死暴卒者卻需另請高明了。自殺他殺,千姿百態。意外死亡,慘不忍睹。雖純屬化腐朽爲神奇,但幹久了也難免鬼氣纏身。加之禁忌,自然也就頗具威力了。
這些靠殓屍混飯吃的主兒大多隱匿于市井之中,常面對面難識其廬山真面目。但到用得著之時,似有特異功能,便會飄然閃現在死主身旁。憑得半瓶烈酒,一手絕活兒,專爲束手無策者排憂解難。比如說,溺死者屍膨脹腐敗,一動就是一堆肉沫子,如何裝裹成形入殓,其中就非有鞭杆子的學問不可。再比如,吊死者僵直頑固,不但
頭不肯縮回,而且拒不穿
套褲,如何使其服服貼貼躺進棺材裏,那就更非得借助于鞭杆子的大家手法。尤其是對女
橫死者的屍
,那其中的文章就更大了。更何況,不論男女橫死者均各有隱衷,而我們的老祖宗
又最講究禮義。暫不說如何向老天爺交待,起碼也得讓街坊鄰居看到死者順順溜溜地躺著像個人兒似的。
因而,雖然現代化的殡儀事業早已伴著火葬場的出現而出現,但鞭杆子這一行卻仍不失其存在的價值。推到殡儀館再收拾?得了吧!幹嘛當衆丟人現眼?還是請鞭杆子動了手兒再進火葬場,瞧著也面!爲此,七十二行滅了好多行,而鞭杆子這一行竟得以晃晃悠悠延續到今日。
但至今仍是個神秘而封閉的小圈子。神龍見首不見尾,具有著逆反式的強烈自尊心。外頭人瞧著他們晦氣、穢氣、鬼氣,他們瞧著外頭人媚氣、俗氣、賤氣。誰求誰呀?鞭杆子從不自報家門,還巴不得總罩上這麼層幽深莫測的恐怖氣氛。即使在幹“活兒”之時,也面目冷峻、從不多語。只要冷不丁來上兩句,就足能使活人嚇暈過去。但既能自成一行,就必有高手揚名于外。在這塞外古城也不例外。君不聞,老少爺們兒自幼即在接受這種教導:
“再哭!小心鬼金四抱了你去!”
“你打我!”這是稍長後的詛咒,“你爸准不得好死,鬼金四早就在你們家等著殓屍呢!”
金四?好一個令人安份的名字。
這就是古城鞭杆子的代表,這就是塞外鞭杆子的拔尖人物。但令人驚訝的是,他竟有一個頗帶宮庭氣息的綽號:大內高手。據說,他專來往于陽兩界,尤善引渡人間冤魂。手下的工夫更是令人叫絕,竟能把僵死的老妪化爲醉臥的美女。爲此,聞之者
變,見之者驚避,唯恐將自己的魂兒也被他引去。但至今古城大多數人卻無緣一見這位“大內高手”的尊容,只留下個
風慘慘包裹著的謎。
鬼使神差。差陽錯,所幸我曾結識過這不同凡響的老爺
子。純屬偶然,卻從始至終。天網恢恢,住事曆曆在目。好在前些日子他已經身穿黃馬褂兒改成的西服,懷揣英影壇巨星勞倫斯·奧列佛的大幅照片,直挺挺地被送進了火葬場的火化爐,我們也可就此一窺“鞭杆子”的內幕。
說到這兒,故事也就算備齊了。
您跟我來……
那還是在三十年前,而且純屬偶然。當時,我剛由北京考入這塞外古城的一座新建不久的大學。正多愁善感、度日如年。眼前沒了北京的五壇八廟頤和園,便常在暗中詛咒這古城的孤寂和老氣橫秋。要多單調有多單調,天哪!活得真讓人膩味。
得!刺激來了。
事情的起因似應歸咎于校園初創,各方面配備尚不完善。有些男女宿舍並不分樓,甚至就在一層樓裏打隔壁。應該說,雖然如此,但還是絕對令人放心的。經過反右鬥爭的大學生真可謂純而又純。不但沒有什麼黃、粉
、黑
、桃
事件等等,就連毫無汙染的白
也絕不沾邊兒。一個個簡直純得有如透明的
晶人兒似的,都恨不得抽盡七情六慾把自己變成工蜂工蟻,只記著埋頭釀蜜搬食兒。
可漏子還是闖下了……
一天夜裏,系裏有一位叫範甯的小子出事了。這家夥本來是全系純了又純,正了又正,最拔尖兒的學生,要不然,班主任也絕不會安排他住在女生宿舍隔壁的男生宿舍把門邊兒。大
概是受命運捉弄,這位平時睡覺總睜著一只眼睛的主兒,這天晚上起夜偏發起了呓症。從廁所回來大概是推錯了門兒,竟懵懵懂懂地走進了女生宿舍。而且還非把靠著門邊兒那張當成了自己的鋪,一掀被子愣鑽進去准備繼續作那倒頭夢。等他剛“
”會到不對勁兒時,但已爲時晚矣!隨著女生宿舍電燈猛地拉亮,一片惶恐的驚叫聲陡然乍起。尤其是那位無端受害的女同學,頓時間號啕得幾乎痛不慾生。
隨之,全校驟然也變得燈火通明。
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這只不過是次頗帶喜劇彩的小誤會。如能順
推舟,而且說不定還會有個頗爲溫馨的美滿結局。但在當時卻不得了!要知道,那位女同學也是位純而又純、正而又正的拔尖兒人物,要不然班主任也不會安排她在分界線上爲女同學把門邊兒。清白已被玷汙,純潔終被亵渎。于是,種種猜測四起,人人擦亮了眼睛,頓時間範甯由純而又純、正而又正,變成了最不純而又最不正、最不正而又最不純。
僞裝積極,居心叵測。
但範甯卻意外地失蹤了。等大夥兒罵著“狗的”尋找了老半天,才發現這小子竟挺立于雲端高
,須仰視才見。天哪!原來這家夥趁人不注意,愣爬上了大
場旁幾十米高的大煙囪。一副悲劇英雄的形象,雖然在下面看著小了點兒,但在藍天白雲襯托間,乃可見其正在悲悲戚戚冷冷清清淒淒……
《與死共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