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郁達夫>離散之前

離散之前

郁達夫作品

  

  戶外的蕭索的秋雨,愈下愈大了。檐漏的滴聲,好像送葬者的眼淚,盡在嗒啦嗒啦的滴。壁上的挂鍾在一刻前,雖已經敲了九下,但這間一樓一底的屋內的空氣,還同黎明一樣,黝黑得悶人。時有一陣涼風吹來;後面窗外的一株梧桐樹,被風搖撼,就漸漸瀝瀝的振下一陣枝上積雨的shui滴聲來。

  本來是不大的樓下的前室裏,因爲中間亂堆了幾只木箱子,愈加覺得狹小了。正當中的一張圓桌上也縱橫排列了許多書籍,破新聞紙之類,在那裏等待主人的整理。丁零零,後面的門鈴一響,一個二十七八歲的非常消瘦的青年,走到這亂堆著行裝的前室裏來了。跟在他後面的一個三十內外的娘姨(女傭),一面倒茶,一面對他說:

  “他們在樓上整理行李。”

  那青年對她含了悲寂的微笑,點了一點頭,就把一件雨yituo下來,挂在壁上,且從木箱堆裏,拿了一張可以折疊的椅子出來,放開坐了。娘姨回到後面廚房去之後,他呆呆的對那些木箱書籍看了一看,眼睛忽而紅潤了起來。輕輕的喀了一陣,他額上漲出了一條青筋,頰上湧現了兩chu紅暈。從袋裏拿出一塊白手帕子來向嘴上揩了一揩,他又默默的坐了三五分鍾。最後他拿出一枝紙煙來吸的時候,同時便面朝著二樓上叫了兩聲:

  “海如!海如!邝!邝!”

  銅銅銅銅的中間扶梯上響了一下,兩個穿日本yi服的小孩,跑下來了,他們還沒有走下扶梯,口中就用日本話高聲叫著說:

  “于伯伯!于伯伯!”

  海如穿了一件玄se的作業服,慢慢跟在他的兩個小孩的後面。兩個小孩走近了姓于的青年坐著的地方,就各跳上他的tui上去坐,一個小一點的弟弟,用了不完全的日本話對姓于的說:

  “爸爸和mama要回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

  海如也在木箱堆裏拿出一張椅子來,坐定之後,就問姓于的說:

  “質夫,你究竟上北京去呢,還是回浙江?”

  于質夫兩手抱著兩個小孩舉起頭來回答說:

  “北京糟得這個樣子,便去也沒有什麼法子好想,我仍複決定了回浙江去。”

  說著,他又咳了幾聲。

  “季生上你那裏去了麼?”

  海如又問他說。質夫搖了一搖頭,回答說:

  “沒有,他說上什麼地方去的?”

  “他出去的時候,我托他去找你同到此地來吃中飯的。”

  “我的同病者上哪裏去了?”

  “斯敬是和季生一塊兒出去的。季生若不上你那裏去,大約是替斯敬去尋房子去了罷!”

  海如說到這裏,他的從日本帶來的夫人,手裏抱了一個未滿周歲的小孩。也走下了樓,參加人他們的談話的團ti之中。她看見兩個大小孩都擠在質夫身上,便厲聲的向大一點的叱著說:“倍媲,還不走開!”

  把手裏抱著的小孩交給了海如,她又對質夫說:

  “剩下的日子,沒有幾日了,你也決定了麼?”

  “暧暧,我已經決定了回浙江去。”

  “起行的日子已經決定之後,反而是想大家更在一塊多住幾日的呐!”

  “可不是麼,我們此後,總是會少離多。你們到了四川,大概是不會再出來了。我的病,經過冬天,又不知要起如何的變化。”

  “你倒還好,霍君的病,比你更厲害哩,曾君爲他去尋房子去了,不曉得尋得著尋不著?”

  質夫和海如的夫人用了日本話在談這些話的時候,海如抱了小孩,盡瞪著兩眼,在向戶外的雨絲呆看。

  “啓行的時候,要天晴才好哩!你們比不得我,這條路長得很呀!”

  質夫又對邝夫人說。夫人眼看著yi外的雨腳,也拖了長聲說:

  “啊啊!這個雨真使人不耐煩!”

  後門的門鈴又響了,大家的視線,注視到從後面走到他們坐著的前室裏來的戶口去。走進來的是一個穿洋服的面se黝黑的紳士和一個背脊略駝的近視眼的穿羅須軋的青年。後者的面se消瘦青黃,一望而知爲病人。見他們兩個進來了,海如就問說:

  “你們尋著了房子沒有?”

  他們同時回答說:

  “尋著了!”

  “尋著了!”

  原來穿洋服的是曾季生,穿羅罷須軋的是霍斯敬。霍斯敬是從家裏出來,想到日本去的,但在上海染了病,把路費用完,寄住在曾季生、邝海如的這間一樓一底的房子裏。現在曾、邝兩人受了壓迫,不得不走了,所以寄住的霍斯敬,也就不得不另尋房子搬家。于質夫雖在另外的一個地方住,但他的住chu,比曾、邝兩人的還要可憐,並且他和曾、邝chu于同一境遇之下,這一次的被迫,他雖說病重,要回家去養病,實際上他和曾、邝都有說不出的悲憤在內的。

  曾、邝、于,都是在日本留學時候的先後的同學。三人的特xing家境,雖則各不相同,然而他們的好義輕財,傾心文藝的xing質,卻彼此都是一樣,因爲他們所受的教育,比別人深了一點,所以他們對于世故人情,全不通曉。用了虛僞卑劣的手段,在社會上占得優勝的同時代者,他們都痛疾如仇。因此,他們所發的言論,就不得不動辄受人的攻擊。一、二年來,他們用了死力,振臂狂呼,想挽回頹風于萬一,然而社會上的勢利,真如草上之風,他們的拼命的奮鬥的結果,不值得有錢有勢的人一拳打。他們的雜志著作的發行者,起初是因他們有些可取的地方,所以請他們來,但看到了他們的去路已經塞盡,別無方法好想了,就也待他們苛刻起來。起先是供他們以零用,供他們以yi食住的,後來用了釜底抽薪的法子,把零用去了,yi食去了,現在連住的地方也生問題了。原來這一位發行業者的故鄉,大旱大shui的荒了兩年,所以有一大批他的同鄉來靠他爲活。他平生是以孟嘗君自命的人,自然要把曾、邝,于的三人和他的同鄉的許多農工小吏,同排在食客之列,一視同仁的待遇他們。然而一個書籍發行業的收入,究竟有限,而荒年鄉民的來投者漫無涯際。所以曾、邝、于三人的供給,就不得不一日一日的減縮下去。他們三人受了yi食住的節縮,身ti都漸漸的衰弱起來了。到了無可奈何的現在,他們只好各往各的故鄉奔。曾是湖南,邝是四川,于是浙江。

  正當他們被逼得無可奈何想奔回故鄉去的這時候,卻來了一個他們的後輩霍斯敬。斯敬的家裏,一貧如洗。這一回,他自東京回guo來過暑假。半月前暑假期滿出來再赴日本的時候,他把家裏所有的財産全部賣了,只得了六十塊錢作東渡的旅費。一個賣不了的年老的寡母,他把她寄在qin戚家裏。偏是窮苦的人運氣不好,斯敬到上海——他是于質夫的同鄉——染了感……

《離散之前》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離散之前》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