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現代人物傳記>皇姑屯風雲第3小節

皇姑屯風雲

第3小節
中國現代人物傳記作品

  [續皇姑屯風雲上一小節]東北也是如此,找來在府右街的他所信任的蔔卦之士張半仙搖卦,以選擇出行的良辰吉日。張豐仙說當日下午七時動身爲吉時,張作霖毫不思索就決定當晚即1928年6月3日下午7時離京返奉。②張作霖是六月三日離開北京的,這無分歧,但他究竟是幾點動身的,卻說法不一此爲一說;另外也有不少人說是半夜或“六月三日淩晨1時15分”③等),怎麼會不出問題呢!

  在離京前的一天晚上,張作霖與兒子曾有一番不無隱憂的不同尋常的談話,把張氏父子,特別是張作霖的心態,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了:

  ……張學良先把關內各派勢力說了一遍,擺出不退出關外的利害關系,並分析了美guo、日本在明爭暗鬥,他們都有鹬蚌相爭、漁翁得利之勢。

  張作霖聽著,捋捋胡子說:“難道說他們尖,我們傻,我們肚裏比他們腸子彎彎少,我們在軍事上有足夠的力量。”

  張學良這才湊近說:“知彼,還要知己。大帥,我們的軍心不穩,有動搖。”

  張作霖再也坐不穩太師椅子了,雙tui一彈跳下地說:

  “咱爺們這棵大樹還撮著,猴孫就要散嗎?!”

  張學良把兩手一掐攏說:“眼下guo民軍、北伐軍牌子挺亮,對我們沖擊太大,如果我們退回關外,東北這塊地盤就是一個圈。”

  “我懂!小六,咱們爺們有不得不出關的苦衷。我不離京,一切妥協和其他事件均無從說起,對頭吧?”張作霖說完直歎氣。

  張學良連連點頭……

  張作霖又歎口氣說:“這走要有個走法。”

  張學良說:“齊恩銘曾有密電,稱‘老道口日方近日來不許行人通過,請防備!”

  “這裏離總站很近,是南滿路與京奉路交叉點,我看日本人不敢在這裏胡鬧。”張作霖又吸口氣說:“最近收到密探的情報,日本人可能要對我采取行動。”張學良表情嚴肅地說:“日本人狡詐多端,不能不防。”張作霖沈思片刻,說:“日本人慣于詭詐,真的加害,諒其也不敢。”

  說著,他撸起袖子來。

  爺倆研究了回奉天的路線。張作霖隨手拿起一張紙,一扯兩半,用紅筆分別在上面寫了“汽”和“火”,然後揉成兩個紙球,在手心裏搖搖,扔在桌子上,笑著說:

  “討個吉利!”可他並沒有立刻揀起紙團。原來他打算乘汽車取道古北口出關,可公路坎坷不平,一路上要吃很多苦,怕受不了;乘火車又怕發生意外……他用手指把兩個紙團扒拉得直打轉轉,抓起一個紙團,慢慢地展開一看,字在背面。他沒有立刻翻過來看,而是輕輕地把紙往桌上一拍。

  張學良伸手把紙翻過來,一看是“火”。老子伸手拍拍兒子的肩膀說:“就這麼定了,火車走!”④

  照說,卦蔔了,字也測了,張作霖可以放心回家了,怎麼心中還有些不安呢?是不是他有了什麼不祥的預感?這他沒有同任何人談過,而且不久就遇難了,所以這恐怕是很難說清的。不過,有一點則是清楚的,即盡管有風險,而他卻無意改變初衷。可張學良就不同了,對父qin的決定他雖然沒有再多勸阻,但卻仍然很不放心,他始終認爲,父qin是不應該坐火車回去的,而應改乘汽車,並且輕車簡從,由不大爲人注意的古北口出關,取道熱河,秘密返奉。這條路線是在奉軍控製之下,這樣人雖辛苦點,安全是有保障的。可張作霖卻覺得這樣未免太小家子氣,他不想給人造成他是被人家趕走的所謂敗軍之將的印象,所以不管誰勸,他都聽不進去。當然,他也作了防備的,如多帶衛士,增崗加哨,嚴加戒備等。另外,行期保密,如對外說是6月1日動身,實際是6月3日才啓程,並不斷變更車次,究竟什麼時候到達沈陽,並沒有個確切的時間。

  然而,很遺憾,這種種防備都已經過遲了,因爲日本關東軍早派特務潛入北京對張作霖進行嚴密監視了,他的一舉一動日本人都了如指掌。

  但張作霖卻還蒙在鼓裏。戰爭的失利,形勢的逆轉,使他的撤離籠罩著一種冷清和不祥的氣氛。但愛講排場的張作霖還是不忘前呼後擁,還總想即使是引退,也總要走得氣派一些,所以他的專車浩浩蕩蕩,共挂有二十多節車廂,他本人攜眷乘坐的是前清老佛爺——慈禧太後的豪華花車。據張懷英老人談,那花車車箱內,“裝潢極講究。一間大客廳,一間大臥房,車內全用金黃se絲絨裝飾、窗簾、座椅皆爲黃se。當時馬夫人隨行,在臥房內爲父qin燒煙泡”。爲安全計,花車特意編排在整個列車的中部,前後方的車廂,坐滿了隨行人員和全付武裝的衛隊。爲防不測,在火車前面,還特設置了壓道車,誰想在路軌上做手腳,也是很容易發現的,真可謂嚴加防範,周密布署,想得夠周到了。但也正象俗話所說的: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或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如果有人chu心積慮要對某個人進行暗算,有時確實是防不勝防的。

  原來,就在張作霖准備退回東北時,以村岡長太郎爲首的日本關東軍司令部謀殺張作霖的“皇姑屯行動”絕密計劃也正在加緊策劃中。最初,他們是准備派一個叫竹下義晴的參謀去北京刺殺張作霖。也就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了關東軍司令部高級參謀河本大作,獲悉這一特殊使命後,河本似乎表現了異乎尋常的關注,對竹下說:“最好不要幹沒有用的事情,萬一失敗了怎麼辦?在華北方面,果真有能夠完成那樣大膽謀略的可以信賴的人嗎?很不放心。萬一(搞糟)的時候,如果不讓guo家和軍方承擔責任,而只以個人的責任來結束的打算辦不到的話,那麼虎視眈眈的列guo一定認爲好極了,不知會怎樣乘機指責呢。讓我幹吧,別無他途。你若是去華北,要一直徑去北京,詳細偵察張作霖的行動……通知我就行。”

  河本大作謀刺張作霖的絕招是炸車。

  竹下義晴到了北京後,很快便將張作霖將乘火車返奉的計劃電告河本,河本立即行動起來,炸車地點他最初選在京奉線的巨流河鐵橋,因此chu有中guo軍警監視,怕露馬腳,所以改在皇姑屯車站。這裏是南滿鐵路與京奉鐵路的交叉點,在離車站不遠chu,有一個三洞橋,由日本人控製的南滿鐵路在上面,京奉路在下面,因爲橋上是由日軍警戒的,便于他們作炸車的各種准備,所以就把這裏作爲炸車的地點。

  在這之後,河本在三洞橋附近設了崗哨,實行戒嚴,任何人不得靠近。然後調來工兵,放置炸葯,安裝電動引爆裝置,並在一僻靜chu設立了瞭望臺。河本爲保萬無一失,還計劃若爆破失敗,便設法使列車tuo軌顛覆,並立即讓一隊伏兵沖過去將張殺死。而在這一切准備就緒後,還特地將兩名中guo乞丐(原爲三人,其中一人逃跑了)先行殺死于橋……

《皇姑屯風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皇姑屯風雲》第4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