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現代人物傳記>起而周旋第2小節

起而周旋

第2小節
中國現代人物傳記作品

  [續起而周旋上一小節]擋駕後于還在氣頭上,不會接見我。楊說:‘我們在南京除了于右任再沒有熟知的人,現在情況變了,蔣答應抗日,釋放政治犯,組織聯合政府……周先生(周恩來)也說,前些日子擋于也好,不擋也好,于是搞新聞工作的,會做宣傳。’我心中仍有顧慮,恐到南京後被于拒絕接見。其實于先生上次被擋潼關後,並未立即返回南京,而是在西安廣播電臺向全guo廣播了蔣介石于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離開陝西飛往南京的消息後,他才于二十六日清晨七時許,偕同原班人馬頹然離開潼關,二十七日上午回到南京的。我還在猶豫,楊將軍又說:‘還是你去一趟好,有關方面也希望你去。你到南京見到于先生後先不要說別的事情,先拿出這個東西叫他看看。’說著,他從口袋裏拿出一個鉛印文件,我接過一看,原來是共産dang的‘四項聲明’。楊將軍很有把握地說:‘他看了這些東西,一定要說話的。’說罷,請李壽亭拿來一個鐵筒香煙,qin自旋開煙盒的鐵皮蓋子,仔細地把香煙取出,又把煙盒內一層厚紙取下來,輕輕地把文件疊好,緊貼香煙盒的周圍,再把原來煙盒內的那張厚紙裝進貼實,然後將取出的香煙重新裝進盒內,蓋好鐵蓋,才把它交給我,並讓我乘當天的火車出發。

  “我到南京後,直抵于右任家,適逢他外出未歸,我便在客廳裏等候。一會兒,于先生回來了,果然上次擋駕的氣尚未消除,見到我後他狠狠地問:‘你來這裏幹啥?’我說:‘楊先生派我給你送個東西,請你看看。’我從鐵煙盒裏取出那份文件交給他。起初他漫不經心地浏覽著,越往後看,態度越嚴肅起來。他走到寫字臺前,打開臺燈仔細地反複觀看著,激動地說:‘我明白了,共産dang是真正要抗日哩!“西安事變”的真正內容我才知道!’這時,他後悔當初爲什麼不以個人名義進西安看看呢!我趁此機會對他說:‘共産dang要求抗日是真的,楊要求抗日也是真的。楊將軍要求抗日,你在上海原是贊成的。’他說:‘我贊成楊虎城抗日,並沒有同意他扣留蔣介石!’于先生沒有剛才那麼大的氣了,我們便談到蔣回來後的情況。他向我介紹,蔣介石回到南京後只停了一天,就坐飛機到浙江去了,說是跌傷了腰骨需要休息,其它啥話都沒說。至于蔣在西安同三方面達成的協議,答應抗日,釋放全guo的政治犯,組織聯合政府等事情,于先生一點都不知道。于先生說,新聞界也封鎖得很緊,連張學良送蔣回京後,現在在什麼地方等均不知道。要不是楊先生派你送來這個文件,我們還都蒙在鼓裏。’

  “第二天中午,于先生從外歸來後興沖沖地對我說:‘你帶來的那份文件,今天早上在孫總理紀念周上宣讀了!’我萬萬沒有想到會在這樣的場合全文宣讀,而且只有十幾個小時,共産dang的‘四項聲明’就在南京宣傳出去了。于先生說:‘我昨夜看過這份文件,心裏很受感動,深夜也不能入睡。我便想了一個辦法,qin自用漿糊把那份文件貼在土地上,讓它粘些土,再輕輕地揭下晾幹。今天早晨,我請幾位老人來看這個文件,並告訴他們,這是一個熟悉的商人,路過陝西農村時揭下來,帶到南京送給我的。于是,我就請張繼委員在今天的紀念周上把它全文宣讀了。’于先生還告訴我,張繼是guodang西山會議派,一向是堅決反共的,同時又是西京籌備委員會委員長。由他宣讀,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我問于先生張繼讀後有何反映?他說:‘張繼認爲“四項聲明”講得很沈重,很感人,看來,“起義在東南,成功在西北”。’其他人聽後也都認爲共産dang是真正要抗日。

  “我速趕回西安,將南京一行向楊將軍彙報,他聽後大喜過望,非常高興地說:‘辦得好!辦得好!’”⑤

  談起于右任先生了解了西安事變的真相之後,對此一義舉立即表現十分關注,他甚至使一向反共的張繼也在大庭廣衆中宣讀了西安方面的傳單,終于打破了當時南京對事變真相的嚴密封鎖,這確是難能可貴的。于先生爲人耿直,廉潔奉公,熱愛祖guo和家鄉,以後也一直深切關心張、楊兩將軍的命運,並爲使他們獲釋而奔走呼號,作了很多努力,甚至1949年在guodang在大陸的統治搖搖慾墜、蔣介石宣布引退的前夕,還不顧一切地再次向蔣介石提出了這個問題:

  1949年1月21日上午,蔣介石正式宣布引退。當日下午2時,蔣在黃埔路總統官邸召集guodang中常委臨時會議,宣讀他和副總統李宗仁的聯合宣言,會場至爲淒惋,c·c少壯分子谷正綱失聲痛哭,立起大聲疾呼:“總統不應引退,應該繼續領導我們和共産dang作戰到底!”

  蔣以低沈聲調說:事實已不可能,我已作出決定,馬上離開南京。說完起身宣布散會,走出會場。這時,老態龍鍾的監察院長于右任忽然拄著手杖離座追上前去,喊道:“請總統留步!請總統留步!”蔣稍停,身也未轉地問道:“院長有何見教?”于右任說:“爲了和談方便起見,請總統在離開南京前,開恩下手令把張學良、楊虎城釋放了吧。”蔣介石一聽,板起面孔,向于右任瞥了一眼,將右手一甩,提高嗓門說:“你去找德鄰(李宗仁)去!”

  便加快腳步走出了會場。拖著一大把胡子的于右任,在衆目睽睽之下尴尬地站在那裏。大家只好面面相觑,相繼散去。⑥

  由這段往事,也不難看到,于先生對真正對guo家民族有貢獻的人,以及對朋友,非常真誠、忠厚,而蔣氏對張、楊二將軍則一直是懷恨在心的。所以當初對蔣介石扣留張學良,不但不撤軍,反繼續向西推進,以重兵威脅西安這些嚴重的事態,西安軍民是強烈不滿的,認爲蔣氏背約,因而曾多次派代表與南京政府進行交涉,發表了不少嚴正的談話和電文,如1月5日楊虎城會同東北軍、十七路軍衆高級將領在聯名向全guo發出的通電中就再次血淚陳辭,正氣凜然,要求蔣氏恪守諾言。電雲:

  (銜略)客歲雙十二之舉,純出于愛guo赤誠,毫無私意,疊經電達,計邀洞察。當蔣委員長在陝時,虎城等追隨張副司令之後,以《文電》所舉八項抗日救guo主張,反複陳情,深荷虛懷采聽,允于返京後分別實行。張副司令暨虎城等,以爲非全guo一致抗日,決不足以救亡,而具備領導全guo抗日之才德威望者,實唯我蔣委員長。何幸我蔣委員長熟審guo勢,詳察輿情,對于張副司令暨虎城等所陳,不惟恕其冒渎,且更采其萏荛,此誠蔣委員長人格空前偉大的具ti表征,亦即我guo民族複興之最大關鍵。凡我guo人,均應公認張副司令只知愛guo,純潔無他,苟可救亡,粉身何惜,爰于蔣委員長面允所請之後,qin送入都,束身待罪,此種前史所……

《起而周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起而周旋》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