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海明威作品集>一篇有關死者的博物學論著

一篇有關死者的博物學論著

海明威作品集作品

  我總覺得戰爭一直未被當作博物學家觀察的一個領域。我們有了已故的威·亨·哈得孫①對巴塔哥尼亞②的植物群和動物群的生動而翔實的敘述,吉爾伯特·懷特大師③引人入勝地寫下了戴勝鳥對塞爾伯恩村④不定期而決非尋常的光顧,斯坦利主教⑤給我們寫下了一部雖然通俗卻很寶貴的《鳥類馴服史》。難道我們不能期望給讀者提供一些有關死者的合情合理,生動有趣的事實嗎?但願能吧。①威廉·亨利·哈得孫(1841-1922):英guo博物學家,散文家及小說家。②巴塔哥尼亞:南美洲地區,在阿根廷和智利南部。③吉爾伯特·懷特(1740-1793):英guo博物學家,牧師,所著《塞爾伯恩博物志及古迹》爲英guo第一部有關博物學的著作。④塞爾伯恩村:英guo罕布什爾一個村子,是吉爾伯特·懷特的故鄉,該地不時有顔se鮮豔,長喙尖銳,冠呈扇形的戴勝鳥棲息。⑤阿瑟·斯坦利(1815-1881):英guo教士,作家,1864年爲西敏寺大教堂主教,著有多部博物學論著。

  當年那個百折不撓的旅行家芒戈·派克①途中一度昏倒在廣袤無垠的非洲沙漠裏,精光赤條,單身一人,想想來日屈指可數,看來沒什麼事好做,只好躺下等死,一種有特異美的小青苔花映入他眼簾。他說,"雖然整棵花還沒我一個手指那麼大,我端詳著花根、花葉和花莢就不得不驚歎氣微妙之證明。難道上帝在這部分荒貧的世界裏種植,灌溉,培育成熟一種似乎微不足道的東西,對根據他自己形象創造出來的生靈的chu境和苦難竟會熟視無睹嗎?當然不會。一想到這些,就不容自己灰心絕望了;我跳起身,不顧饑餓和疲勞,勇往直前,深信解tuo在望;我沒有失望。"

  誠如斯坦利主教所說,有意同樣以驚歎和崇敬的態度研究任何學科的博物學,必能增強那種信心、愛心和希望,這些信心、愛心和希望也正是我們每一個人在穿越人生的荒野途中所需要的呢。因此,讓我們看看我們從死者上面可以得到什麼靈感吧。

  在戰爭中死者往往是人類中的男xing,雖然這說法就畜類而論並不正確,我就經常在馬屍堆中看見母馬。戰爭令人感興趣的一面就是只有在戰爭中博物學家才有觀察死騾子的機會。在二十年平民生涯的觀察中,我從沒看見過一頭死騾子,不免開始對這些牲口是否真正會死抱著懷疑態度了,我偶爾也看見過自己當做死騾的牲口,可是湊近一看,結果總看到原來是活騾,因爲完全睡著了才看上去象死的。可是在戰爭①芒戈·派克(1771-1806):蘇格蘭著名非洲探險家。下文一段話引自他的著作《非洲腹地旅行記》。中,這些牲口幾乎同更普通而不耐勞的馬一樣送命。

  我看到的那些騾子多半死在山路一帶,或者躺在陡峭的斜坡腳下,那是人們爲了不讓道堵塞,把它們從坡上推下來的。在死騾屢見不鮮的山裏這種景象似乎倒也相稱,比後來在士麥那①看到它們的遭遇更協調些,在士麥那,希臘人把全部辎重牲口的tui都打斷,再把它們從碼頭上推下淺shui去淹死。大批淹死在淺shui裏的斷tui騾馬需要一個戈雅②來描繪它們。雖然,真正說起來,也說不上需要一個戈雅,因爲只有一個戈雅,早已死了,而且即使這些牲口能開口的話,它們會不會要求人家用繪畫來表現它們的苦難還大大值得懷疑呢。不過,如果它們會說話,十之八九會要求人家減輕它們的痛苦吧。

  關于死者的xing別問題,事實上是你見慣了死者都是男人,所以見到死了一個女人就萬分震驚。我第一次看見死者xing別顛倒是座落在意大利米蘭近郊的一家軍火廠爆炸之後。我們乘坐卡車沿著白楊樹蔭遮蓋的公路,趕到出事現場,公路兩邊的壕溝裏有不少細小的動物生態,可我無法觀察清楚,因爲卡車揚起漫天塵土。一趕到原來的軍火廠,我們有幾個人就奉命在那些不知什麼原因並沒爆炸的大堆軍火四下巡邏,其他人就奉命去撲滅已經蔓延到鄰近田野草地的大火;滅火任務完成後,我們就受命在附近和周圍田野裏搜尋屍ti。我①參見《在士麥那碼頭上》一文。②戈雅(1746-1828):西班牙畫家,作品大多控訴侵略者的凶殘,對歐洲19世紀繪畫有很大影響,以版畫集《戰爭的災難》聞名于世。們找到了大批屍ti,擡到臨時停屍所,必須承認,老實說,看到這些死者男的少,女的多,我還真大爲震驚呢。在當時,女人還沒開始剪短發,如歐美近來幾年時興的那樣,而最令人不安的事是看到死者留這種長發,也許因爲這事最令人不習慣吧,然而更令人不安的是,死者中難得有不留長發的。我記得我們徹徹底底搜尋全屍之後又搜集殘骸。這些殘骸有許多都是從軍火廠四周重重圍著的鐵絲籬上取下來的,還有一些是從軍火廠的殘存部分上取下來的,我們撿到許多這種斷肢殘ti,無非充分證明烈xing炸葯無比強大的威力。不少殘骸還是在老遠的田野裏找到的呢,都是被自身ti重抛得這麼老遠。

  記得我們重返米蘭的途中,我們有一兩個人在討論這場事故,一致同意事故xing質不現實,而且事實上竟沒有人受傷,的確大大減少了這場災難的恐怖xing,要不這種恐怖可能會大得多呢。再說事實上事故來得如此直接,因此死者搬運和chu理起來還絲毫不感到不舒服,使之與其時戰場上的經曆大相徑庭。車子開過風景優美的倫巴第①郊區,雖然一路塵土飛揚,倒也賞心悅目,這也是對我們執行這項煞風景的任務的一個補償吧。在歸途中,我們交換看法時,一致認爲這場突然發生的大火正好在我們趕到前迅速得到控製,沒有波及看上去堆積如山的未爆炸的軍火,確實是一大幸事。我們還一致認爲四chu收集殘骸是件奇特的差使,按說人ti理該順著解剖學的原理炸得一塊一塊,誰知在一顆烈xing炸葯炮彈的爆炸①倫巴第,意大利北部區名,近瑞士邊境,首府米蘭。下,反而隨著彈片任意四分五裂。

  爲了達到觀察的精確xing,一個博物學家不妨把觀察局限于一段有限的階段,我將首先把1918年6月,奧地利進攻意大利以後作爲一個階段。在此階段,死亡人數極大,意方被迫撤退,後來又大舉進攻以收複失地,這一來戰後局面仍如戰前,只是死者變了樣而已。死者沒埋葬前,每天都多少有些變樣。白種人膚se的變化是從白變成黃,再變成黃綠,最後變成黑se。如果在暑熱下擱置過久,屍ti就會變得類似煤焦油se,尤其是皮開肉綻的部分,而且真有明顯的煤焦油似的虹彩。屍ti一天比一天脹大,有時脹得太大了,軍服也包不住,脹鼓鼓的象是要繃裂開似的。個別人的腰圍會脹到難以置信的程度,臉部脹得皮……

《一篇有關死者的博物學論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一篇有關死者的博物學論著》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