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馮骥才>真善誠的日子>

真善誠的日子>

馮骥才作品

  馮骥才(作家):《日子》是以樸素的近乎說話的方式述說了她不輕松的生活內容。倪萍是一個活得十分認真又十分使勁的人。

  名人通常給人的只是一個平面,後面的東西不爲人知。所以別人當然不如名人自己站出來寫好。這種寫作是爲了與人溝通,尋求理解。寫作的標准便是自然和真實。《日子》樸素地表現了這一點。倪萍表現了自己在生活中被感動的種種細節,對于祖母、家庭、母qin、愛情各個方面,還有對于生活的觀念、是非的思辯,不造作,不製造,不雕琢,使我們相信這就是真正的倪萍。

  這本書更像一本自傳ti的散文或是散文ti的自傳。通篇都用散文方式來寫,既有童年回憶,又有人物素描,也有遊記或者心理ti驗的表述。語言很流暢,文字近乎于白描,又有張力和可塑xing。倪萍已經形成了自己散文寫作的初步特征。寫作對于倪萍來說,是一種不該放棄的人生方式。

  對于倪萍主持風格中的所謂“煽情”一說,我不執貶義。我認爲“煽情”是一種方式。當主持人感情分外濃烈時,她要調動觀衆情感,和她分享同樣的感受。所以不必忌諱煽情。這是一種主動xing的情感魅力,也是大衆的需要。我們在讀作品時,常常會有一種需要被“煽情”欣賞的心理期待,倪萍具有這方面的素質,或者說才能。

  文化進入市場是被選擇的,被各種各樣的觀念主宰。而現時,低層次的庸俗社會觀在市場上稱雄。我們作家看《日子》中的《不堪回首》一節與社會上某些人是不同的。某些人爲了滿足好奇,去尋找別人的隱私,如果隱私越“私”,他們越滿足。這不單是怎麼寫的問題,還有個怎麼看的問題,如果在創作的時候按自己的標准寫了,那麼就不必在乎別人閱讀的角度與興趣點。

  總之,這是一個成功主持人寫的一本成功的書。熒屏上的倪萍加上《日子》裏的倪萍才是一個完整的倪萍。

  余秋雨(戲劇理論家):我知道這本書,但一直都沒來得及讀。馬蘭已讀過,她給我介紹過一些內容。不過,對作者倪萍,我倒想說幾句。我認爲,倪萍是目前活躍在電視屏幕上的最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之一,是中guo的節目主持人。爲什麼這樣講呢?因爲倪萍在節目的主持過程中所洋溢著的濃濃的民族情感完完全全代表的是我們中guo老百姓的情感。她不做作,不浮躁、不虛華。可以這樣說,倪萍是以自己真誠的情感和無與倫比的主持風格征服了千千萬萬的觀衆。

  徐俊西(上海作協dang組書記):以前,我們常說不懂得過去,就不懂得現在。在讀了倪萍的《日子》後,你會覺得這話不完善,還應該這樣補充:不懂得現在就不能描述過去。一位女xing在她所寫的一部書裏,以現代人的視角,揀拾起遺落在過去歲月裏的每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很感人,很溫馨。

  喬榛(電影配音演員):前段時間,我在北京剛買到這本書,在回上海的飛機上,我選著讀了一些。總的感覺是,在濃郁的懷舊情緒中,我們ti會到了一種久違的情感,很真實。

  趙麗宏(詩人、散文作家):倪萍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留下了清晰的腳印,這腳印在歲月的長廊裏折射出人xing的光芒,這腳印印在了每一位心中有渴求的讀者的心裏。《日子》一書,讓人聯想到故鄉、qin情、小橋、士路,讓人聯想到送我們走出村口的母qin和母qin凝望的目光。

  王昆(歌唱家):我家裏有三本倪萍的《日子》。一本是孩子給我買的,一本是朋友送的,還有一本是作家出版社的編輯送來的。我還沒有讀完,已讀了大部分。我感覺倪萍這人特真、對工作,對事業、對朋友。這一切從她的書裏都能讀到。

  馮小甯(電影導演):倪萍做人很真,《日子》一書很感人。

  陳道明(電影演員):因爲演出,我和倪萍有過幾次合作,那本書我斷斷續續地讀過。這是一本能勾起人懷舊的好書。

  董秀玉(《讀書》雜志總編輯):曾經曆過情感浩劫的倪萍,終于走出來了。她奉獻給廣大讀者一顆滾燙的心。讀了她的《日子》,誰能說在她今後漫長而燦爛的日子裏,她那與衆不同的專注的目光不會使她再一次讓我們感動?《日子》一書洋溢出倪萍的魅力。

  劉心武(作家):倪萍的《日子》向我們展示了過去生活的溫暖和魅力。

  蔡師勇(《大衆電影》主編):《日子》一書,是對倪萍人生道路上的一個很高度的肯定,是對一個踏踏實實的新聞工作者很適時的回報。這麼多年來,她的腳步邁得相當紮實、相當認真,她始終不喧嘩、不浮躁。

  葉文玲(作家):我是在《作家文摘》上一口氣讀完了《日子》的片斷而後得閱全書的。選載的那章《這不能算是初戀》,以純樸的摯誠感染了我,這種打從心底流出來的純樸和摯誠,即便在當今某些“走紅”的作家作品中也難得見到了,非常可貴。得到書後,我就不是一口氣地讀了,而是慢慢地品味,我在作者熱誠而纏綿的低語中與她共歡共憂,贊歎她的令人豔羨的青春和機遇,分享她成功的喜悅和超越的艱難。

  《日子》最可貴的真誠,還ti現在《不堪回首》一章中。在這裏,作者所流露的,就不是文學功底好壞或善不善于表達之類的技巧問題,而是一種人品人格的昭然揭示。盡管作者自認這一章寫得至爲艱難,但我認爲仍然成功,因爲它再次展現了作者倪萍的人格力量。它是和當今某些以兜售自己的隱私以招徕讀者的功利俗念,品位絕然不同的一章美文。對于名人來說,坦誠地道出人生曆程中的某種忏悔絕非易事,一句“我真是把腸子都悔青了”尤其令人震顫而心疼。而有了最後那句“我已經啓程”,便令我們破涕爲笑生出更多的溫馨和qin呢。在這時,我們更ti會到,當人的極度痛苦和巨大歡樂終于都能化作微笑一縷時,才是一種精神的真正升華,唯有心靈達到一種純美境界時才能擁有。

  季紅真(文學評論家):我看了《日子》,覺得寫出一個職業女xing的真實ti驗,而且很深刻。她的痛苦和歡樂都代表著所有職業婦女的普通感受,文字中的眼淚是辛酸而美麗的。尤其是童年和婚戀的部分,感人至深。祝她在未來的日子裏,生活得更加充實。

  王幹(文學評論家):倪萍的《日子》是蘇童推薦給我看的,蘇童說倪萍的那本書寫得不錯。我當時做一個《明星出書價值幾何》的“作家沙龍”,聽了蘇童這句話就找了一本看了,並沒有失望。不少明星的書讓人看了失望,什麼原因呢?就是這些明星們出書的時候依然忘不了他們的架子,而倪萍不,她在寫這本書的時候,雖然敘述的是明星的事,但寫作者的身份卻是非常文學化的,是以一個“作……

《真善誠的日子>》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真善誠的日子>》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