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日本軟件巨子新傳奇——日本軟件銀行總裁孫正義上一小節]元的債務是其資産淨值的兩倍。公司的利息開支在1995財政年度爲340萬美元,而在于1997年3月結束的1996財政年度內,這一開支估計將猛增至8200萬美元。迄今爲止,增長使軟件銀行公司並未感到手頭拮據。1995財政年度,公司的稅前收入增長3倍,達到1.32億美元。分析家們預計,本財政年度的稅前收入將再增66%而達2.2億美元,財政年度總收入將爲26億美元。
保持高位價是孫正義采購計劃的又一關鍵,而這也許會變得更爲靠不住。一部分分析者已對軟件銀行公司的
票感到失望,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爲該公司淡化接收入進行狂熱購入影響的那種咄咄逼人的借債經營做法。在購入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和comdex展覽會的全部産權時,軟件銀行公司出于商譽考慮決定將在今後30年內注銷27億美元,而不是在更爲常見的10~15年內。賈丁·弗萊明投資管理公司(jardinefleming in vestment management)場外交易基金經理喬納斯·多布森認爲:“假如其商譽
注銷是在10年內,那他們這期間幾乎無利可圖。”上個月多布森就抛售了軟件銀行公司3000萬美元的
票,約占其持有的日本企業
份總額的5%。而軟件銀行公司則堅持說,鑒于公司的商標價值及資産的市場先導地位,其借債運作是小心慎重的。
多布森稱,對軟件銀行公司的份收益可能會減損的擔心也嚇跑了外
投資者。他指出,外
人只控製該公司4%的
份,而他們在其他發展迅速的日本公司中的
份則達到20%。其原因是:該公司6.4億美元可轉換債券將在未來5年內變成新的
票。
另外的問題是,軟件銀行公司交叉銷售在美的效果將會怎樣。盡管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的雇員強調不存在有損于編輯公允
的壓力——如對軟件銀行公司有自身利益在內的公司或産品進行突出宣傳,但競爭對手們卻表示軟件銀行公司濫用權力將是不可避免的事。有人擔心該公司會用人人渴望的comdex展覽會上的展位從計算機製造商那兒換取更多的廣告。
際數據集團(interational data group)的董事長帕特裏克·麥戈文說:“他們正在把業務擺放到更接近于一個銷售系統的位置上,而遠離了原先獨立的新聞企業或展示會領域。”孫正義則反駁道:“我們對編輯出版物內容的態度完全是不偏不倚的。”

孫正義是一個韓移民的孫子,一生都在製訂自己的准則來回避隔閡。他獲得了成功,但作爲一個被人看不起的少數民族中的一員,其成長過程中的痛苦永遠也不會消失。從外表看興高采烈的孫正義將這種痛苦稱之爲“
郁的內心世界”。
孫正義生于九州島的鳥棲。由于日本有項旨在強化同化的法律,家人給他起了一個叫安本的姓氏。然而這並沒阻止住種族歧視。孫正義回憶說:“在我上幼兒園時,有小孩用石頭打我腦袋,這傷害了我的感情,于是我決定設法隱瞞我的身份。”
16歲時,孫正義跑到舊金山與家族的友人同住。他采用了他的韓姓名孫中煜。上完高中,他又進了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作爲經濟學專業的學生,他借著從日本進口名爲“太空人侵者”的電子遊戲小發了一筆。他還與人一道開發出一種電子詞典,後來又把它賣給了夏普公司。
在伯克利完成學業後,孫正義回到日本,並于1981年創辦了軟件銀行公司。他看到有兩個機會:向日本的家電和計算機商店銷售軟件,以及滿足人們對易讀的高技術雜志的需求。
于是他就用他的韓姓氏去尋找銀行貸款。在美
生活了這麼多年後,他爲隨之而來的拒絕感到驚愕。但這一回他非但沒有退縮,反而堅持不懈。他回憶道,每當神
狐疑的信貸員表示孫是一個陌生的名字時,他馬上就會接口說:“不錯,我是韓
人,那又怎麼樣呢?”最後,第一勸業銀行一位有同情心的高級職員發了慈悲,貸給他100萬美元。孫正義開玩笑地說:“我告訴他可以拿我的命作擔保。”
創業之初,困難重重。孫正義總要出租計算機展示會展位並打電話給軟件公司,提出免費爲其提供産品展示。可製造商們對他卻置之不理,而且直接去找零售商。當大阪的上新公司(joshin denki co.)要孫正義爲其准備開辦的一計算機大型商場供應大量軟件時,好運降臨了。孫正義通過提供各種主要軟件而在日本取得獨家經營的地位。說服軟件製作者合作是要靠能振奮人心的兜售本領的,他這次成功了。
然而,他的經營在80年代中期卻差一點垮掉。當時,發生在第一勸業銀行的一樁醜聞迫使該行職員要收回像給孫正義那樣的風險貸款。絕望之中,他得到了日本興業銀行的緊急融資。接著就是另一挫折。1984年他因患肝炎住進了醫院,並被迫放棄了日常的管理工作。諾韋爾日本公司(novell japan)的總裁渡邊和義是孫正義10年的老朋友。他回憶說:“公司雖想要嚴守秘密,可大家都知道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到了1987年,情況有了好轉,孫正義恢複了對公司的管理,軟件銀行公司開始獲得軟件銷售市場首位的份額。微軟公司原先的批發商ascll公司險些倒閉,這幫了他們的忙。
如今,軟件銀行公司已和日本個人計算機市場一道騰飛了起來,1995年這一市場的發貨量猛增了70%。軟件銀行公司目前在日本經銷微軟公司30%的windows 95和word程序以及諾韋爾公司15%的軟件,它還分銷6萬個其他軟件及各類個人計算機裝置。
孫正義現已加入富豪的行列。可他幾乎從不掩飾對老同學關系網的鄙視,這種關系網是不會讓一個韓人打入其中的。他說:“我大概是日本第四巨富——但其他三位都很可能從前輩那裏繼承了房地産業。”
孫正義在談到在軟件銀行內部實行10個人的項目小組製度時說:“每天我們都檢查每個小組的損益表。我們把每個小組當作一個創收中心,分析它們的現金流量和收支平衡情況。因爲軟件銀行曾經患過‘大企業病’。”爲什麼公司的規模一旦擴大就開始出現更多的問題?孫正義認爲有兩個原因。一是公司喪失了對生死存亡問題的敏感,公司壯大以後,每個人都感到自己是安全的。因此,人們變得過于放松,或是過于麻木。第二個原因在于,人們不再享有成功的喜悅。過度膨脹……
《日本軟件巨子新傳奇——日本軟件銀行總裁孫正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