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金融經濟>經濟類>競爭是進步的源泉

競爭是進步的源泉

經濟類作品

  對話人:

  日本小松集團總裁安崎曉

  中央電視臺 上海電視臺

  ′99財富全球論壇特別報道

  財富對話

  主持人:中央電視臺 陳曉楠

  主持人:

  “指點全球經濟,暢談中guo未來”。歡迎來到《財富對話》。

  我是陳曉楠。

  那麼今天我們請到的對話的主角是小松集團的總裁安崎曉先生,讓我們通過大屏幕先來認識一下。

  大屏幕解說:

  他對中guo的了解,遠多于我們對他的了解,我們掌握的所有資料強烈地顯示出,他是500強首腦中一位少有的中guo通。安崎曉先生1937年生于日本,大學時主修中guo經濟史,第二外語又是中文。1995年,他因爲負責小松在華業務工作出se,而被任命爲小松集團的總經理,成爲全球第二大工程機械公司的掌門人。他曾說,將來我們在中guo的合資企業,一定會成爲小松事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持人:

  好了,讓我們掌聲有請安崎曉先生。您好,請。

  其實我覺得,在所有的外方嘉賓當中和您交流是最方便的,我們其實都不用帶這個耳機,因爲剛才大屏幕當中也介紹了,您在大學的時候主修中guo經濟史,而且第二外語就是中文。剛才我看大屏幕介紹您是中guo通,現場的很多觀衆都非常感興趣。我想能不能在節目開始之前,先請您用中文給我們在場的所有觀衆打個招呼。

  安崎曉:

  你們好。我是小松的學生,叫安崎曉。

  主持人:

  雖然安崎曉先生剛才中文說得很簡單,但是我知道他其實對中文的理解很深,因爲剛才我們兩個在初次見面的時候,我說我叫陳曉楠,他立刻就說,我是安崎曉,咱們倆個都是“拂曉”的曉字。那我想知道安崎曉先生,您當初爲什麼選擇學習中文呢?

  安崎曉:

  我小的時候,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我特別喜歡讀書,我讀過中guo的《三guo志》等等,隨之對中guo文化的興趣就越來越濃了,後來進到大學以後,我受到我的前輩們的影響長達三四十年。當時日本和中guo的交流還很少,但是他們都認爲,將來中日之間的關系必將會發展爲非常重要的關系,應該學習中文。當然第一外語英語是可以的,但是第二外語應該選擇中文。學生們當時都對中guo不太關心,1000個學生當中,學習中文的,把中文作爲第二外語的只有6個人。

  主持人:

  您剛才說您非常喜歡《三guo志》,我不知道這個對您後來從商是不是也有一些幫助,因爲《三guo志》當中激戰的場面、策略非常多。

  安崎曉:

  這個好像沒有,談起《三guo志》,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中guo人都是戰略家,我覺得思謀戰略恐怕對商務是有一定用chu的,僅此而已。

  主持人:

  聽說您最後選擇小松集團來工作,好像也是出于中guo的原因,是嗎?

  安崎曉:

  以某種方式從事與中guo相關的貿易,這是我一直的夙願。比如說鐵礦、化學、文學、建材等等,進入小松是一個偶然,我相信,小松必將成爲對中guo很重要的一個公司,我一直抱有這個期待。

  主持人:

  我不知道您對中guo這種特殊的情感或者是一種情結,會不會在您和中guo投資交往的過程當中影響到您的判斷或者選擇?

  安崎曉:

  進入公司之後,前10年可以說跟中guo完全沒有關系,10年之後才開始從事跟中guo有關的工作。到了總經理之後,了解中guo是我的長chu,但是不能僅僅依靠自己的知識,這樣就容易出錯誤,所以我也經常聽從中guo專家的一些意見來作出判斷。

  主持人:

  剛才我問您這樣的問題是因爲我聽說小松集團進入中guo已經有40多年了,但是到現在爲止還沒有掙過一分錢,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不是正確?

  安崎曉:

  在50年代,我們一直從日本向中guo出口設備,進入70年代以後,技術交流開始,從80年代後半期開始到90年代以後,我們與中guo進行合作,現在在中guoguo內有三個合資公司。在各個階段,我有以下的觀察,在中guo搞生意的時候,想賺錢肯定是要失敗的,必須要有長遠的觀點,長遠來看肯定不會損失的,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是不可能一次掙到很多錢的,應該有這種觀點。

  主持人:

  您覺得這個長遠的觀點究竟有多長?大概需要多少年?

  安崎曉:

  我從95年開始就做總經理,還不很長。我是這樣考慮的,日本當中有許多像小松一樣,與中guo有很深關系的公司,所以必須要有長久的眼光來考慮,也就是該樹立“百年之計”。不能以一年兩年的成功和失敗來判斷,要是這樣判斷肯定會失敗,所以我們必須有一個長遠的構想,我覺得這恐怕是必須的。

  主持人:

  我想知道這種信心是建立在中guo的市場上呢,還是建立在小松自身的實力之上?

  安崎曉:

  當然我覺得回答yes可能更好一些,我堅信中guo今後尤其是在內陸地區,尤其是公共建設,需要大量的建材、建築機械,中guo與日本在互補的基礎上取得發展。如果這樣考慮的話,我覺得我們還是有很大的商機,盡管進行起來或許有些困難。小松的很多社員、職員對中guo也有著特殊的關心,不僅僅是我一個人。所以我們打算把小松的事業做成日本和中guo都有利的事業,不只是一方利用另一方,用世界現在通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雙贏,所以必須要取得小松跟中guo的共同發展。當然,到目前爲止,我沒有賺到多少錢,但是今後的幾年之中,我想要多少掙一些錢了。

  主持人:

  看來現場的觀衆對您說的這句話也是很有信心,所以他們報以掌聲。我們都知道,機械製造行業是一個傳統行業,不是太可能出現迅速致富的奇迹。那麼小松集團通過70多年的努力,現在成爲世界第二大機械製造公司,從您38年的職業生涯當中來看,是不是一步一步,走得也非常艱難?

  安崎曉:

  正如你所說,至今的機遇都是些零散xing的。比如說工廠、機械工廠等等,到目前爲止我們還沒有很好的機會,但是我們就像爬臺階一樣,一步一步地培養人才,開發技術,然後再開拓市場,逐步取得發展。所以盡管發展的速度或許慢一些,但是它的內容卻非常充實。所以我們對機械工廠的建設方面,我們有著自己的自信。

  主持人:

  剛才我也是經常說到小松集團是世界上第二大機械製造公司,世界上第一大是卡特比勒,可能從事這個行業的人都比較熟悉。一直小松集團chu于第二位,您覺得小松集團什麼時候能翻身成爲第一位呢?

  安崎曉:

  我從進公司之時,卡特比勒就已經是一個很優秀的公司,日本6……

《競爭是進步的源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競爭是進步的源泉》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