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我們不是在預測未來,而是在創造未來上一小節]多這樣的比較雷同的、或者比較類似的網站,每天都在出來。可能在二三年以前,競爭並不是這麼激烈,因爲同類網站很少很少,但是二三年以後面對這麼多同類型的網站出來,大家都有自己的招兒,都有自己的特,你覺得搜狐網站有什麼使你們保持不敗的特
,如果假設說你們搜狐現在剛有這麼一個主意,然後打算把它搞起來,怎麼樣做一個戰略方面的安排,成爲一個勝者,這是我的一個問題。
張朝陽:
兩年前,當我們推出搜狐的時候,網站的數量非常少,也沒有現在這麼多頻道,e-mail也特別慢,但是當時搜狐能夠存在,能夠生存下去,就因爲競爭非常弱,現在如果我們再像那時候我們就沒法活下去。現在我們只有當競爭起來以後我們得做得更好,別人都開始預備跑,大家都開始跑了,我們已經跑得很遠,而且跑得更快,這樣才能使我們保持不敗的地位,我們特別歡迎現在這種的競爭,因爲整個教育中、普及中
互聯網市場是大家共同的義務和責任,如果把這個全放在搜狐的肩頭的話也未免太沈重了。那麼這種激烈競爭以後帶來最終受益的是用戶,現在上網的話,大家這種目標,這種活動種類比兩年前多得多。這是市場競爭導致這種繁榮的景象,如果現在我重新再開一個網站,我可能真得好好想想,不是說一拍腦袋想一個搜狐的主意就能夠把它做下去,而且真得想想,到底怎麼面對這麼大的競爭才能趕上去,因爲有這麼多已經存在的網站了。
主持人:
現在談到搜狐的問題,就是不僅競爭非常激烈,而且很多人說互聯網,搞互聯網的這些人日子並不是很好過,我不知道搜狐的日子怎麼樣過的?
張朝陽:
我還是用那句話:誠惶誠恐。我剛才也說我每天都在特定的時間來接e-mail,我不敢所有的時間都來接,如果所有的時間都來接e-mail,我會一天都過不好日子,總是有好消息,壞消息,好消息,壞消息。有的壞消息就可能壞那麼一會兒,一會兒又好了。所以做互聯網確實是速度非常快,一種生存的壓力非常大,這在業界大家都是這樣,但是矽谷是這麼走過來的,美是這麼走過來的,我們現在只不過走同樣的道路,前景是非常好的,爲了未來巨大的前景,我們現在要學會在這樣一種壓力下能夠生存,而且越活越好。
主持人:
我不知道在這方面尼葛羅龐蒂先生是不是也給過你一些忠告,因爲我知道尼葛羅龐蒂先生是搜狐的一部分資金的投入者是嗎?
張朝陽:
最早期的投資者,現在還是東之一。
主持人:
因爲尼葛羅龐蒂先生是未來學家,是不是經常告訴你未來會很好的。
張朝陽:
我覺得因爲——我替尼葛羅龐蒂先生說了——因爲他覺得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是創造未來。所以我們現在實際上每天都在做事情,然後在做的過程中來觀察人們的行爲,通過觀察人們的行爲來知道未來將會是什麼,我們推出的每一個産品都要看用戶是不是喜歡,發展的趨勢是什麼,我們趕快推出來。比如我們最近推出電子商務,也是考慮到電子商務的機會已經成熟了,因爲在我們過去的網迷裏面,他們對電子商務已經很喜歡,而且願意買東西等等。我還是讓尼葛羅龐蒂先生來說吧。
尼葛羅龐蒂:
也許開始做公司的時候最重要一件事情,特別是開辦互聯網公司,就是要意識到你做的任何的事情都是會錯的,但是解決這個問題之後還是會錯,就必須不斷地改變,不斷地調整。失敗者是這樣一些人,他們覺得有自己的想法,他們非常頑固地堅持這個想法最終走入死胡同。我注意到這麼一個事情,搜狐爲什麼做得非常好呢?因爲每次當它認識到必須要進行變革時它就會變革,這不是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事情。
主持人:
我想可能大家也都覺得互聯網事業前景肯定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不知道走在這個美好前景的路上,障礙究竟是什麼?
張朝陽:
你說是在中還是在美
?
主持人:
中。
尼葛羅龐蒂:
你想讓我回答這個問題嗎?我覺得最大一個障礙,那就是成本了,這是很不幸的事情,這個成本太高了,比如說電信成本是非常高的,比如計算機成本非常高,所以說這是最大的障礙。這方面改善後,你會面臨其他的障礙,比如說文化本身,必須得有很大的數字化群。我不打電話,我也不接電話,爲什麼呢?因爲我認識的人都上網。如果他們都不在網上的話,那麼他們早晚會上網。甚至我母
也上網了,所以說應有很大的一個群
讓你可以這麼做。即使這個成本下來之後,也必須找到一個環境,必須擴大這一關鍵的群
,就像傳真機一樣,剛剛出來的時候如果有傳真機的人很少的,沒有什麼用,這是下一個障礙。
張朝陽:
我可以從辦一個公司的角度來談一下,我們進入市場經濟才十幾年,連做一個一般傳統産業公司的知識也才剛剛開始積攢。我們家産生一些特別著名品牌的道路是多麼艱難,經常是各領風騒三五年,一個著名品牌産生了,然後過一段時間紛紛落馬,原因不是因爲有什麼大的政策改變,而是因爲如何建立一個公司並讓它健康發展的社會知識不夠,這個反映到互聯網更是這樣,或者說夭折率非常高,甚至比其他産業更高。矽谷經過30年,如果從60年代到現在就是30、40年的這種實踐,把該犯的很多錯誤都犯過了,所以說以一個整個社會集
的智慧來組建一個公司都是很通常的,都是在教科書上。你組建公司,你該怎麼做,請誰怎麼做,在中
這些知識都沒有,所以我們就需要重新去
會去實踐。那麼一個失敗了,然後寫一本書,這個公司爲什麼失敗,所以我們看到的大多數都是公司失敗的教訓。當然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不能老失敗。我們說話就得去學習,學習的最好的方法是利用風險投資,中
現在不是沒有錢,但是就中
,對于如何創造高科技企業來利用這筆錢現在還需要積累,因爲他需要一段時間學習,要引入
際的風險投資。但
際風險投資的問題又是一種文化的隔閡。就是說在
內搞一個公司怎麼讓
際的風險投資來理解
內的情形,然後又來利用
際商積累了很多年這種集
辦公司的經驗,這就是比較大的挑戰,所以我發現包括搜狐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所以搜狐能夠持續地不是說各領風騒三五年,而是互聯網的話一年頂10年,所以搜狐已經領了很長時間的風騒。但是很多在
內的企業,如果在這方面做不好的話,很容易昙花一現,這是現在最大的問題。
主持人:
……《我們不是在預測未來,而是在創造未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