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很希罕①,跟他的外貌一樣——他叫伊萬;父稱和也是一樣,總之在俄羅斯簡直令人感到驚訝②——他的全名是伊萬·西多羅維奇·彼得羅夫。要是去住址查詢
查詢,你馬上就能得到所需的信息,不過別忘了帶個大一點的口袋,否則是裝不下的。
①②反語,這種姓名在俄羅斯是最常見的。
幾個密探既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知道父稱和姓,他們精神抖擻地開始進行偵查。
伊萬·彼得羅夫是個世代相傳的無産者,母他還記得,父
則從未見過,對祖先更是一無所知。盡管照母
的話來說這一家所有的人都飽嘗辛酸,但伊萬的外表卻沒有反映出這一事實。我們的科學家對遺傳問題一竅不通,說不定某個祖先完全屬于另一個家族,而這小夥子生下來就像那位隱秘的祖先。
伊萬的個子確實不高,但也不算矮小,肩膀不是很寬,但型壯實,即使穿的
服不顯眼也看得出來。他于一九六○年出生在半地下室鍋爐房旁邊的一間小屋裏。母
幹的是清潔工,幫鄰居洗
服、洗地板。樓房裏住的大都是生活富裕的人,甚至還有兩位貴族老太太幸存至今,她們的爺爺就是這幢樓房以前的房主。伊萬出世後最初幾年母
幾乎不喝酒,碰上喜慶日子才偶爾喝一杯波爾圖葡萄酒。那時她甚至還帶兒子上教堂去,不過去得很少,因爲她總有許多活要幹。
住在三樓的兩位貴族出身的老太太家裏奇迹般地保存下來一些圖書,她們教會了伊萬念書,他小時候經常整天呆在她們房間裏,碰到什麼書就看什麼書。兩位女主人跟世紀同齡,在小男孩眼裏她們就像老古董,實際上兩位老太太雖然上了年紀,但依舊身健壯、頭腦機靈。
執政者匆匆忙忙進行洗劫,他們沒想到往後他們的日子還很長。由于匆忙,他們漏掉了兩幅珍貴的聖像,新經濟政策①時期兩位婦女把聖像換成了黃金,還有一些銀器留了下來,因此足夠兩位女主人和鄰家來的小男孩吃喝。
①蘇聯1921—1936年間實行的經濟政策,內容包括大力發展商業,在一定限度內允許私營經濟存在。
伊萬長大了一點,開始在院子裏鏟雪掃地了。秋天來臨,他該上學了。可是就在這決定命運的時刻,母的一段豔情改變了命運。“情郎”溜之大吉,帶走了她的縫紉機,因爲沒有別的東西可拿了。而母
則開始酗酒。男人即使成年累月呆在臭
溝裏幹活,只要出來洗個蒸氣浴,喝上兩天克瓦斯,往往又會精神煥發。女人的機
則不同,有時喝上幾杯就癱倒在地上,要讓她站起來就得上醫院。俄羅斯的女人多的是,醫院則僅夠大人物的夫人們享用。
伊萬的母病倒後只拖了三個月就斷了氣,尚未被伏特加吞噬殆盡的遺骸下了葬,安葬費是大夥兒湊的——這幢樓房裏住的人都還算富裕;無産者僅有一位,住在二樓,那一位也是個工長。伊萬被兩個
收養,他在她們那裏也是關在家裏不出門。
上一年級時小家夥學習成績優良,後來差一些,但中學總算順利地畢了業。違法的事嘛,無非是常見的男孩子打架,以及在附近的電影院倒賣幾張電影票。總的來說,小家夥並無任何劣根決定他定會成爲一名怙惡不梭的刑事罪犯。年齡一到,兵役局便把他送去當兵。
可是一到部隊,一切都翻了個個兒。當時家長製尚未完全盛行,但老兵對新兵十分苛刻。伊萬自己也沒有料到他養成了強硬的個,跟別人打了幾架,被關了禁閉。從禁閉室一出來他就碰上了中士,他就是由于跟這人打架蹲禁閉的。中士帶著一個哥兒們迎候伊萬·彼得羅夫,想好好教訓教訓這個“
臭未幹的小子”。也是活該出事,有個機械師就在離他們會面不遠的地方修汽車。伊萬從工具箱裏抓起一把扳手就把中士的頭砸了個窟窿。事情要是能壓一壓,伊萬再關關禁閉也就罷了。沒想到中士是參謀部上校的兒子,于是這個“屢教不改的流氓”被送上法庭。伊萬·西多羅維奇·彼得羅夫被從嚴判
五年徒刑。
描寫監獄和集中營的書多如牛毛,我們這篇故事裏並沒有什麼新奇重大的事件發生。小夥子身強力壯,獨立不羁,在勞改營裏並未被人踩在腳下;牢裏的盜竊犯雖未把他看成自己人,對他卻另眼相看,這件事也沒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竊賊們需要人手,而在政治指導員看來,勞改的人不過是扔掉的煙頭。
對伊萬特別看重的是一個賊頭兒,外號老耄。他“掌管”著監獄裏的犯人,自己犯的罪是殺人和越獄,跟伊萬一樣,老耄在這裏還要熬上五年。他很快就看中了新囚犯的格,看中了他天生聰明和有力氣,在危急情況下能隨機應變。老耄十分賞識小夥子,認爲他
格剛毅,他被判刑是事出偶然,勞改營的管教人員對當兵的打過架這種事不會在意。此外,伊萬天生沈默寡言,講起話來一口純正的俄語,沒有用花紋文身,幾乎不用髒話罵人,講話時甚至還能來上兩句英語。老刑事犯稱伊萬是個“千金難買的娃娃”,在行爲舉止上認爲只消稍微教一教他,便可成爲一名極爲難得的幫手。
老耄比伊萬早一個月獲釋。按照商定的計劃,他在附近的一個村子裏等候他的教子,同時到鋸木廠當幫工。他給幾個賊頭兒寫了信,請他們來商議一番,因爲他本人受到限製,不敢貿然前往莫斯科,必須首先弄到紮紮實實的證件。
伊萬·彼得羅夫出獄後來到這裏,一句話也沒問,在鋸木廠安置下來,開始拼命幹活。隨後老耄的老朋友也一個個來了。他們對伊萬懷有戒心,不當著他的面談什麼。假如這些飽經世故的罪犯知道這個年輕人腦子裏在想些什麼,他們會幹脆把這個放肆的小子除掉。
伊萬內心裏簡直憎恨所有的人:既恨竊賊也恨管教人員,還有那些關在帶刺的鐵絲網裏面、爲了幾個小錢從早到晚拼命幹活的人。他不喝酒不抽煙,用大車車軸做杠鈴來鍛煉力。他在吃飯、睡覺和工作之余總是一連幾個小時冥思苦想,尋求擺
目前
境的出路。他希望成爲一個自由自在、獨立自主而又有錢的人。他年紀不大卻讀過很多書,記住了很多東西。然而不論是傑克·倫敦筆下的采金者還是基度山伯爵都顯然不適合今天的現實,不能作爲他的榜樣。
小夥子對他的師傅十分鄙視,一見到他那幫朋友,伊萬心裏就明白了:這幫人逍遙法外是暫時的。伊萬經過長期思考得出結論:他得跟最強有力的家機關——克格勃取得聯系。他十分清楚他根本當不了偵查員,他的經曆使他不夠資格,再說還得精通幾門外語。盡管書籍和電影對“隱蔽戰線”英雄們的描寫高尚而又精彩,但伊萬這……
車臣戰火之謎第十章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