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曾卓>曾卓詩論>倫蒙的苦惱和喜悅

《曾卓詩論》倫蒙的苦惱和喜悅

曾卓作品

  屠格涅夫在他的著名的長篇《貴族之家》裏,描寫了一個音樂家創作的三種情況。

  一個流落在俄guo的德guo音樂家倫蒙,他善良,誠實,有著非凡的品質,也有著相當高深的藝術修養。然而,多年漂泊的生活和不幸的遭遇幾乎摧毀了他的靈魂。在他的潦倒暮年,孤單單地住在一間破敗的小房中,依靠教幾個學生疴口。

  在一個春天的夜間,在一輛從鄉村駛向城市的馬車上,一向孤僻、沈默的老人爲春天、靜夜的一切魅力所感染,主動地和陪送他的一位正直的紳士談起天來了。談到音樂、愛情,談到夜空中閃爍的星星,談到他最喜歡的一個女學生……當夜,他在chuang邊坐了許久,膝上攤開著一張謄寫樂譜的稿紙。他好像感到了一個甜美的、從未聽見過的旋律的臨近;他的心在燃燒,在激動,他已感到了那神奇的臨近所帶來的愉快和慵倦……然而,他到底無法捉住它……他頹然地倒到了chuang上。

  有經驗一點的詩人和藝術家大概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他爲外界的某種情景所打動,心裏産生了激情,有了創作的慾望。然而,他的感受和感情還是朦胧的,飄忽不定的,他無法把它明確地表達出來。這種創作的慾望是可貴的,然而要使它更成熟起來,更升華一步,以進入真正的創作,有時也並不是那樣容易,往往也就廢然而止了。

  如果一定要勉強自己寫,那就會産生另一種情況。

  倫蒙在那個春夜以後幾天,依照一首德guo古詞譜寫了一首羅曼曲,那首古詞說的是天上的星星。這顯然與他在那個春夜的感受有關。他最心愛的學生在鋼琴上爲他試彈了那支曲子。很不幸,那音樂好像有些混亂,並且因爲刻意求工,反而顯得拘謹。顯然,作者原來想表現一種深邃的熱烈的情緒,可是,卻沒有成功。努力,不過是努力而已。因爲,作者在感情上並沒有達到那種高度。他想從技巧上去彌補,但任何刻意求工都不可能表達出內心所沒有的東西,即使用了一些熱情的語言,那表現出的也只能是一種浮誇的感情。

  但是,倫蒙終于寫了一首成功的曲子,那是他懷著祝福的心,爲他最心愛的學生麗莎和她的初戀的情人拉夫列茨基寫的。在一個深夜,他爲拉夫列茨基彈奏了這支曲子。那優美的、熱情的旋律,從第一個音節起就抓住了人的心弦,它充滿著燦爛的光輝,充溢著幸福、美麗和靈感的火焰,它抑揚著,它申訴著大地上一切qin愛的、神秘的和聖潔的物事;它呼吸著那不死的悲哀——于是,飄逝了、死寂了在遙遠的天際。在神奇的樂曲中,可憐的小房變得猶如聖殿。他的唯一的聽衆拉夫列茨基,因爲出神,臉面變得冷而蒼白,那樂聲一直沁入了他的心靈深chu。他剛剛與麗莎幽會後分手,第一次相互傾吐了愛情,他的心還在因強烈的愛情而震蕩,而他聽到的這支樂曲本身就是燃燒著愛情的。

  屠格涅夫以詩意的筆觸描寫了那樂曲所達到的境界,其實,那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切達到了詩的高度的藝術品。他也寫到了藝術的真正的效果:一直沁入人的心靈的深chu。他沒有直接寫到倫蒙創作這支樂曲的情況,而只簡單地說那樂曲是燃燒著愛情的。這也就夠了,音樂家所譜寫的一切都爲作者內心愛的火焰所照耀,我們可以想象他是如何如癡如狂地沈浸在他歌唱的對象中。

  同一個作者,幾種不同的創作情況,有時寫不出來,有時寫出的是失敗的作品,而有時寫出的是優美的作品。這關鍵是作者對現實感受是否深刻,創作過程中感情是否真摯和飽滿。

  倫蒙在不同的創作情況下,有著不同的態度。當他只有朦胧的感受和感情,有創作的沖動卻寫不出作品時,他是苦惱的。他頹然地歎息:“我不是詩人,不是音樂家!”他勉強地寫出一個作品後,一聽旁人試奏,他就感覺到了其中虛浮的東西,因而羞愧地低下了頭來,挾著樂譜趕快跑掉了。這表現了他作爲一個音樂家的藝術良心。而當他懷著激情,創作出發自內心的作品時,他——一向謙卑的老人,潦倒的音樂家,兩眼炯炯閃光了,他拍了拍自己的song膛,一字一頓地說:“這是我自己的作品,因爲,我是一個大音樂家!”——這不是老人因爲有一點收獲就驕傲、狂妄了,這是他意識到自己創造出的是真正的藝術品後,一時興奮,出現一種情不自禁的喜悅。

  如果我們的作家、藝術家能經常ti驗到這種興奮和喜悅,那該是多麼好。

《曾卓詩論》倫蒙的苦惱和喜悅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詩的真和美”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曾卓詩論》詩的真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