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聊齋先生第4章 萬民傘上一小節]:“人家剛剛糾正了一樁冤案,爲百姓爲朝廷立了一件大功,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嘛,聽說皇上還賞了他一件黃馬褂。”
蒲松齡:“得意可不能忘形吧。學生聽說過,大人坐轎也有一定規矩。縣官出巡,轎前兩人敲鑼,一次敲兩聲,取‘回避’的意思。府臺出巡,轎前三人敲鑼,一次敲三聲,取‘齊回避’的意思,四品到二品出巡,轎前七人敲鑼,一次敲七聲,取‘軍民人等齊回避’的意思。只有一品以上大員出巡,轎前才能有十一人敲鑼,每次敲十一聲,取‘文武官員軍民人等齊回避’的意思。剛才那位劉按察使用了十一人敲鑼的銮儀,這排場能是他三品官用的嗎?”
施大人:“人家要擺譜,就讓人家擺去呗。”
蒲松齡:“按大清律例,這就是犯了僭越之罪,該當極刑。”
施大人一把攥住蒲松齡:“果真是後生可畏,賢弟是非分明,原則堅定,日後應該成爲官場中人才是。”
他取出一封信劄:“那劉大人在紫霞案中救了書生鄂秋隼,平反了一樁冤案。這本是好事,但就在平反一樁冤案的同時,或許劉大人又製造了另一樁冤案。”
忽聽嘈雜聲由遠而近。立時便見一女奔跑過來。女子搶到劉大人轎前:“大人,大人……”女子發現萬民傘,怔了一下,突然推倒差人,搶過萬民傘瘋了似的又撕又踩。
劉大人:“大膽。”
女子擎起手中破傘:“劉大人,這是你的功德?這是你的牌坊?你配受這萬民傘嗎?”
劉大人氣得手直哆嗦:“你,你大膽民女。”
女子:“你錯判我哥哥死罪,我哥哥沒有殺人。”
鄂秋隼擠過來:“姑娘,姑娘息怒,這傘是我送的,你怎麼?”
女子:“你就是鄂秋隼秀才?你高興了是不是,你滿意了是不是?你自然高興自然滿意。劉大人判你無罪釋放,我哥倒成了凶手。我哥沒有殺人。”
鄂秋隼:“姑娘有話慢說。”
女子跺著腳:“我慢說不了,我沒有那閑心。我哥現在正在死牢裏受罪。”
劉大人下轎一把奪過萬民傘:“大膽民女,簡直無法無天。這是民意,民意你也敢撕!”
女子跪下:“劉大人,我哥真是冤枉。我哥宿介沒有殺人。民女求大人開堂重審,還我哥哥一個公道。”
劉大人:“給我亂棍逐走。”
衆差役上前。
劉大人再一細看:“小女子太放肆,給我帶回衙門細審。”
衆差一諾,便抖繩慾綁。“慢。”隨後的小轎裏走出風韻絕佳的六姨太。
六姨太走到女子跟前:“你真有冤情?”
女子:“回夫人,民女真有冤情。”
六姨太:“我看你臉蛋倒長得非常漂亮。”
女子:“求夫人替民女作主。”
六姨太突然給她一個巴掌:“我就打你漂亮。”
女子一怔,跳起來也反手給她一掌。
六姨太:“你也敢打我。劉虎,王疤,秦二,快給我打這狐狸精,狠狠地打,往死裏打。”
劉大人:“夫人……”
六姨太:“起轎。”
轎子去了。劉家的家丁仍在棍打女子。歇在街巷裏的施愚山和蒲松齡走了出來。
蒲松齡:“住手。”
家丁:“你是何人?”
蒲松齡:“路人。”
家丁:“路人算個毬!”
蒲松齡:“路人算個毬!你看這四周,哪一個不是路人?”
家丁:“你……”
蒲松齡:“你等都是家丁,大清律有一條:豪奴霸道,罪及主人。”
家丁:“我們是差人。”
蒲松齡:“差人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家丁:“你給我滾開。”
蒲松齡:“差人毆打百姓,在公堂是行刑,在路上就是行凶。”
家丁一怔:“我們是奉劉大人之命辦事。”
蒲松齡:“劉大人命你等打人,可有令簽?可有火票?”
家丁:“你在這裏胡鬧,連你也一塊收拾。”
施大人上前:“放肆。”
家丁:“你是何人?”
施大人慢慢下布
,露出一身官服。
家丁:“走。”
女子連忙呈上一本訴狀:“請大人替民女申冤,替民女的哥哥昭雪冤案。”
蒲松齡剛要發問。施大人一擺手:“咱們回衙門再談。”
到了學道衙門。施大人給蒲松齡讓座、上茶,並將一封信推到他面前。蒲松齡將信劄測覽一遍。
施愚山說:“劉大人手的紫霞案,使書生鄂秋隼無罪開釋,卻將另一個書生宿介打進了死牢,等待秋後問斬。”
蒲松齡:“所以書生宿介就在大牢裏給大人您寫了這信?”
“他同時也給刑部寫了同樣的書面申辯。刑部昨日下文,令按察衙門將紫霞案移交學臺衙門,因爲一案牽涉到兩個書生,所以要我主審。這是一樁疑案,你也幫我參詳參詳。”施愚山目注蒲松齡,一臉懇切。
蒲松齡:“學生遵命。”
施愚山說:“我已在榴花軒爲你安排了住房。”
第二天一早,蒲松齡便去了泥鳅巷。泥鳅巷一側有一戶人家,門上釘著一塊木牌:牛醫卞家。斜對門還有一戶人家,門上的木牌則寫著:木匠龔家。蒲松齡在門外將這兩戶人家仔細地看了又看。甚至還湊著門縫朝裏面張望了一番。這才慢慢離去。
這確是一樁極爲罕見的疑案。
那一天卞牛醫和女兒紫霞一桌吃飯。紫霞十六七歲,長得極其靈。
卞牛醫歎一口氣:“紫霞,你年歲也不小了,爹只有你一個女兒。你娘去世得早,爹把你拉扯大,想給你找一個好人家,只怕官宦人家嫌我這當牛醫的爹職業低賤。如果不管人家門檻高低,就把你糊裏糊塗嫁出去,爹也不甘心。”
紫霞:“爹,你今天怎麼總說這些話?”
卞牛醫:“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有什麼害臊。”
紫霞放下碗筷。
這時對門龔木匠的妻子王氏走進院子:“紫霞,紫霞,我來向你借一根繡針。”
紫霞拿了繡針給她:“龔大哥還沒有回來?”
王氏:“他這個做木匠的,一出去就是三五個月,撇下我這個不到三十歲的女人總是守著活寡。”
紫霞抿著嘴笑,將王氏送到門口。恰巧門口走過一個青年,白素服,美貌英俊。紫霞望了他一眼。青年趕緊低下頭,匆匆走過,一臉害羞。紫霞
汪汪的眼睛目送著他漸漸遠去。
王氏瞧出了意思,笑著說:“憑紫霞姑娘的美貌,要嫁人就嫁這樣的郎君,千萬不能嫁一個木匠、瓦匠。”
紫霞臉上就堆了紅暈。
王氏又道:“那人是南巷秀才鄂秋隼,我娘家和他是街坊鄰居。他……
聊齋先生第4章 萬民傘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