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愛才,而且用人唯賢,恰值推行新政,效法西洋東瀛,天津府設巡警局,巡警局內設捕快,于是這位陳三——天津衛大偷小偷黑錢白錢的祖師爺,名震江南江北的高買,便作了天津巡警局的捕快幫辦。
從此,陳三開始爲朝廷當差,穿的是官服,吃的是俸祿,堂哉皇哉的地方官員。袁世凱的新政不講品,陳三一直也沒鬧清自己的品位。總督府全官員開會議政,沒有他,參加各類慶典,沒有他;逢到喜慶吉日封爵晉升,也沒有他。平日他不去巡警局,不見招呼也不許他進巡警局,往昔如何打發日子,如今一切照舊,只在有事找你的時候,陳三才敢使用自己的官號——捕快幫辦。
捕快幫辦辦什麼差?捕人呗。捕哪一個?自然是黑錢白錢。捕革命,沒有陳三的事;捕拿
細,也沒有陳三的事,察勘商行鋪面,敲竹杠,分不到陳三的頭上,陳三辦的就是以偷治偷的差事。袁世凱推行的新政,如果說和朝廷的舊政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朝廷以讀書人治天下人,清朝再加上一個以滿人治天下人;新政的“新”字,就在于治什麼人用什麼人,治賊,用賊頭;治混混,用混混頭;治稅,用
商;治地方,用痞子。那麼讀書人還有用
沒有?有,治讀書人時再用讀書人,治起來格外得門道,那才是治得准,治得狠。
果然卓有成效,自從陳三出任捕快幫辦以來,天津市面安靜多了。這倒不是陳三爲治理天津市面下了什麼力氣,而是陳三因身爲高買這一行當的老頭子,有他在位,就誰也不敢作出圈兒的事。
各行有各行的規矩,各行有各行的門道,中之大,江南江北幹高買這一行的各成
系,上海、廣州、漢口的幫派,非內裏人不得而知,只天津衛的內情,天津人也未必人人都能略知一
作賊行竊,不是什麼人都能幹,更不是什麼人都配幹的,黑錢,高買,只是作賊行竊的一個小小分支,作賊行竊有三十六條道,黑錢高買是其中最本份、最仁義、最面的一條道。
竊賊不是盜匪,二者徑渭分明。有典可據:“凡財物所有權之在人者而我取之也,以強力行之者爲盜,其得之也曰搶;以詭計得之者爲賊,其得之也曰竊。”爲盜者,淪落于草莽之中,或隱于樹後,或伏于墓中,遇有子身而過者,挺而出,劫其所有,可憎可惡。然大律頒定,幾只圖財而不害命者,不殺,故此類盜匪多以恫嚇爲能事,從不敢白刀子紅刀子地認真比劃。此外尚有趁火打劫者,偶見時機,順手牽羊,類似後來的“業余”者輩,則民不告,官不究,偶而爲之,何必認真。至明火執仗,成群結夥,攜刀帶槍,聚衆成勢,則非同小可了。初起時,與官府勾結,所得不義之財按例分贓,漸至勢衆,令官府望而生畏,直到占了一個山頭,霸了一方地界,再壯聲威,真有改朝換代奪了江山的。只是到那時便與盜無幹了,千家萬戶頌聖恩,黎民百姓還要給他磕頭哩。
至于竊賊,則更有一番分教:
竊賊一行,行于陸者十二:曰:“翻高頭”越牆賊也。曰:“開天窗”掀瓦入室賊也。曰“開窖口”,掘洞賊也。曰“撬排塞”,撬門鎖也。曰“踏早青”,清晨竊物也。曰“跑燈花”,薄暮行竊也。曰“鐵算盤”,行竊于商場也。曰“收百物”,乘人不備見物即取也。曰“扒手”。曰“手”、曰“對買”,曰“拾窩脖兒”,乃偷
賊也。行于
者有三:曰“鑽底子”、曰“挖腰子”。曰“掉包”。行于空者,無,人沒有翅膀,飛不上天空。可見,沒有人的地方,不會丟東西。
如今論到“高買”,十二宗裏有三宗,扒手、手、對買。即不飛檐走壁,不穿房越脊,不盜洞,不入室,不擰門撬鎖,不順手牽羊,靠的是眼神兒、手法,做的是活。在行竊者輩當中,高買是上等人,明來明去,有分教,此謂“走明路”,和“鑽黑道”的不可同日而語。而且高買算社會賢達,混到老頭子的份上算社會名流,曆任地方官到任,拜會地方名紳富賈宿儒,其中也包括高買,名正言順,稱得是位人物。
天津衛的高買最有名,講仁義道德,輔佐當今聖主,活也做得幹淨漂亮。說仁義道德,高買有三買三不買,一買商店洋行,不買錢莊銀號,二買行商老客,不買婚喪嫁娶,三買金銀細軟,不買鍋碗瓢盆。有了這三買三不買,高買在天津爺們兒當中落下了好人緣,高買幹得越歡,百姓看著越解氣,所以高買在天津衛,自是魚兒得一般。活做得幹淨漂亮,那是師傅的傳授,個人的長進,做完活,連失主都得稱絕,神啦!
高買行,規矩大,組織森嚴,吃哪行,走哪路,人人有自己固定的地界,一個師傅造就一代徒弟,一個小老大帶著一夥弟兄,吃三不管的,不許上落馬湖下活,盡管這兩地方毗連爲鄰,有時左腳站在三不管,右腳立在落馬湖,就這樣,不是落馬湖的人,明看見落馬湖地界有白給的金銀財寶,也不許下手去收。“收”了,算搶食,乖乖地給人家倒出去,還要請客賠禮,否則哪門哪宗都有高手,闖入你的地界,不消三天,攪得你人仰馬翻。作高買,明說是非法,暗中都連著官府,下了貨,三天不許出手,三天之內官府不察問,才算成交。也有笨蛋,下活的時候被主家抓住了,盡管放心,本主只許扭送官府,不許私自發落,倘傷了一根毫毛,當心日後一把火燒了你家獨門。送到官府之後盡管放心;不會動用大刑,心照不宣,一律打手板,此中也有分教,一不要招認,只一口咬定“冤枉”,打四十板拉倒,招認了,還要打屁
。第二,不要“咬”人,還有張三李四,咬出一個人來加重四十大板,有時剛要喊“還有誰誰誰”,一陣亂棍便打將下來了,明白是什麼道理嗎?爺們兒,此事心照不宣。
幹高買,要老實本份,老頭子不虧待你,日有“日份兒”,月有“月份兒”,一年三大節,五月端午,八月中秋,年關,大小不等的“人份兒”,頂不濟夠給一家老小換季更的。家裏再遇到辦什麼事,或娶或聘,喪父喪母,單獨一個大分兒,保證把事情辦得
面面,不能讓你在家門口子面前丟了“份兒”。
想吃這碗飯,要自幼拜師,年齡上的挑選嚴格,哪一年選哪一個屬相的,祖宗上傳下來譜錄,一點兒不能含乎,不過一“循”的不入選,一“循”,即十二地支的一個循環,十二年,也就是十二歲以內的不得上路,更不得入路,市面有一幫無賴養著一些幼童,每日放出去或掏路人的腰包,或到小攤小販順手牽羊拿幾包紙煙拿幾只燒餅,這算不得高買,各門各系各幫各派裏沒有他們的名分兒,全是些被正宗高買看不上眼的“臭狗屎”。年……
高買第二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