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林希>高買>第五節

《高買》第五節

林希作品

  從此,天津衛多了一位陳三爺。

  陳三爺何許人也?就是萬能手,陳小辮,陳三。吳小手哩?讓賢,身傀弗如,洗手不幹了。有陳三爺坐鎮天津衛,避邪,南來北往的過路溜子,都不敢在天津衛炸刺兒。

  坐上高買第一把金交椅,當上了老頭子,陳三爺再不二仙傳道,一佛升天、童子引路地動手做活去了。頭一個月,陳三爺娶了癟蛋的jiejie五姑娘爲妻,班子裏交的贖金是大洋二千元。第二個月,陳三爺在日本租界地買了一所小樓,樓上、樓下、假山。流shui,與大太監小德張在英guo租界地買的房子不相上下。第三個月,陳三爺坐上了包月車,一名車夫,一輛膠皮車,專侍候著陳三爺,膠皮車車把上兩盞大燈,燈罩上寫著鬥大的“陳”字,大馬路上跑起來,天津衛爺們兒全往邊上躲閃。

  這麼大的排場,這麼大的開銷,陳三爺有多大的進項?反正這麼說吧,役數兒。開平礦務局總辦,仁記洋行掌櫃,正興德茶莊老東家,天津府道臺,誰的收入也比不得陳三爺。各路小老大的“份銀”有限,只夠日常開支,柴米油鹽菜,如此而已,各個商號,按一年三大節,規規矩矩有陳三爺一份例銀,錢多錢少因生意而定,不成文的章法,陳三爺算一份gu。我的天爺,滿天津衛有名有號的大商戶千多家,每家每號都算陳三爺是一份gu本,陳三爺豈不成了天津衛第一大闊佬了嗎?

  沒錯,就是這麼一擋子事,從小chu說吧,自從陳三更名爲陳三爺,一年三百六十天,他就沒在家吃過晚飯,家門口投帖子的排成號,不三不四的地方,陳三爺連睬都不睬,實在推托不開,又必須qin自“道常”的,有時一晚上陳三爺要趕三家大宴。元隆王記登瀛樓大宴上用一杯酒,告辭出來,包月車一路小跑趕到鬥店吳記正陽春吃一片烤鴨,告辭出來,再乘包月車趕到全聚德,明日瑞蚨祥分號開張,陳三爺匆匆趕來用了一道點心。

  有時候,陳三爺自己心裏也敲小鼓,他擔心自己在天津衛闖蕩這許多年,秦瓊賣馬,敗走麥城,落魄時那份蔫巴樣,不會沒有人瞧見過,何況針市街扛活,還被人扭送到官府治罪,如今依然那個陳三,只多了一個爺字,真讓人識出廬山真面目來,豈不要大庭廣衆之下丟醜嗎?差矣,陳三爺,如今既然作了陳三爺,市面上的人早把當年的陳三忘了,更何況當今陳三爺袍子馬褂,绫羅綢緞地穿著,坐著包月車,song前挂著金懷表,世人們是只識yi冠不識人的。此一時彼一時,同一副容貌,穿著號坎兒就是人扶,穿上龍袍就是皇帝老子,你有膽量穿玉皇大帝的yi冠,連神鬼都給你下跪磕頭。無論天上地下,大家都認著一個理兒,認錯了容貌,多不過落個寒碜,倘若認錯了yi冠,弄不好真會惹出殺身滅門之禍來,嗚呼哉,邪!

  如此這般,當新任直隸總督袁世凱大人要在天津推行新政,圖謀根除竊賊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要爲天津衛高買行爭下一碗飯,從總督大人治理下爲高買行留下一條活路的人,只能是非陳三爺莫屬了。

  在直隸總督府巡警局捕快幫辦任上,陳三爺好不清閑,他沒有公務在身,一不奏折、二不議政,除非高買行出了什麼大案,什麼什麼個了不得的人物丟了件了不得的物件,找到陳三爺,三日爲期,完壁歸趙。高買行的行規,下活後,原物三日不出手,倘三日後才來追問,對不起,就是皇帝老子的玉玺,也休想追回去了。而且,還有一條行規,只送東西不送人,不知不覺間下的活,要不知不覺間送回去,失手走板,以後自己就別吃這行飯了。

  平平安安,在陳三爺治理下,天津衛度過了十幾年太平日月,天下太平者,是說商賈巨富沒有遭大劫大難,開市前三天的大小商號沒丟過東西,過路的達官貴人沒失過愛物,高買行內部也沒有人互相傾軋,更沒有人敢和陳三爺爭這把金交椅。這十來年,陳三爺的小日子過得不錯,昔日的五姑娘如今作了陳三太太,每日裏珠光寶氣地前晌裏聚些老jie們兒搓麻將,下響裏有丫環陪著去小梨園聽什樣雜耍,非凡的儀態,非凡的容貌,居然被維新的《369畫報》捧爲津門第一名媛。癟蛋哩,幹正經營生去了,陳三爺有的是大洋錢,給他內弟在小站新軍裏買了個官位,如今已是耀武揚威一介武夫了。

  這十年期間,清室作覆,宣統退位,中華民guo遷都北京,昔日的直隸總督袁世凱作了第一任大總統。陳三爺呢?自然早免了捕快幫辦的官銜,自自在在地作起中華民guoguo民來了。

  沒了官銜,陳三爺依然受到各界民衆的敬重,上至英guo租界地工部局,日本租界地三友會館,下至華界地內的勸業商場、天祥商場、謙祥益、瑞蚨祥,無論是華商。洋行,家家戶戶依然按例給陳三爺送“份銀”,輪流排定日期,家家戶戶還要爲陳三爺擺宴,陳三爺自然是樂于護信衆生,一心地只爲維持天津地面盡力。

  天津衛這地方,很有幾位避邪的人物,只要這位爺坐在那裏,那裏便平安無事,久而久之,人們都稱這類人物爲平安太歲。其中有團頭。糞頭,還有賊頭,婚喪嫁娶,紅白喜事,必得將這三位頭面人物買通,團頭在主家門外立一根花花棒,糞頭在花花棒旁邊立一根新掃帚,賊頭不設標志,暗中都下了囑咐。否則,你這裏花轎擡到門口,新嫁娘才要下轎,呼啦啦一幫乞丐圍上門來,這個敲牛胯骨,那個往自己頭頂上拍磚頭,還有的一根鐵鏈鎖從胳膊肌肉中間穿過來,啼哩嘩啦,這堂喜事看你如何辦?糞頭更厲害,你這裏才擺上酒席,主賓座次才剛排好,舉杯祝酒,恰這時大糞車來了,停在大門外找上風頭掀糞車木蓋,這酒這肉還有什麼味道?賊頭呢?那就更無情了,辦喜事不偷新娘,辦喪事不偷棺材,別的,留心著吧,讓你人人身上減輕些重量。

  所以,陳三爺忙得不可開交,這家請、那家請,民guo以來商業振興,無論哪家商號開張,都要請陳三爺去坐鎮。在店堂裏坐一天,陳三爺沒那麼多時間,不過是乘坐包月車來到門前,雙手抱拳作揖施禮,“發財,發財。”不吃菜,不閑坐,只要“道常”一趟,保你開張前三天平平安安,陳三爺呢,也自然得一份好chu。例銀更有分教,雙份八十,共計一百六十元大洋,一份八十酬勞陳三爺大駕光臨,另一份八十元大洋請陳三爺代爲打點各路的弟兄,倘不是各位成全、關照,陳三爺坐得也不會如此輕松。大有大份,小有小份,人人都得沾點油shui;有吃ji的,有喝湯的,人人都得嘗點滋味。人皆此心,物皆此理,全是這麼一擋子事。

  只有一chu地方要勞煩陳三爺陪坐,拍賣行。這拍賣行是維新的生意,洋毛子xing急,中guo人賣東西寄放在一chu……

高買第五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五節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