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川端康成>少女的港灣>五 高原

《少女的港灣》五 高原

川端康成作品

  

白雲飛渡高山頂勿忘捎信給友人崇山峻嶺已翻越崎岖山路吾獨行

  ——細川幽齋①碓冰嶺上楓葉紅山高路險急煞人千辛萬苦剛過嶺又念從此路更難

  ——(土高)保己一②

  ①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和歌人。②江戶時期的guo學者。

  伯母告訴三千子,過去的旅行者曾經詠唱出了這樣的和歌。

  難以翻越的碓冰嶺只能使三千子爲火車的緩慢而心急火燎。

  此刻,火車沿著齒軌鐵道,穿過了26個小小的隧道。這對于三千子來說,也已經見慣不驚了。

  “啊,真是不得了。”

  眼前的妙義山就像是在崎岖陡峭的山岩上削壁而成的,以致于看得三千子心裏一陣發怵。

  正值夕暮時分,呈鋸齒狀的險峻山巒恍若波lang一般黑壓壓地逼近過來。

  不知不覺之間,四周已被籠罩在一片ruse的物ti之中。原來是高原上的霧霭。

  月臺上還站著好多外guo人,這對于在港口長大,身爲基督教會女子學校學生的三千子來說,也是頗爲新鮮的風景。

  其中還有一眼便能認出是牧師的人。

  “肯定還有學校裏的老師吧。”三千子嘟哝道。不知爲何她竟漲紅了面孔。

  “還會見到好多認識的人呐。

  “是的。還有從中guo、菲律賓、印度,南洋以及遙遠的西洋來的人呐。”伯母向三千子解釋道,“據報紙上說,光是外guo人就有2000人左右,彙聚了36個guo家的人。不過,三千子能說出世界上36個guo家的名字嗎?”

  “36個?!”

  三千子不由得瞠目結she。她一本正經地數出了“英guo、法guo”等,但要全部說出36個guo名,未免太過吃力。

  “有那麼多guo家嗎?36,這不是伯母的年齡嗎?”

  “真討厭。你把伯母看得很年輕呐。”伯母不由得笑了起來。

  汽車在兩側長滿了落葉松的道路上飛速行駛著,然後蓦地駛入了一條明亮的街道。

  在流動的霧霭中若隱若現的、se彩斑斓的商店。——三千子覺得自己仿佛被帶進了一座魔法的城堡之中。

  “瞧,伯母,辨天大道上的商店這兒全都有呐。”

  “是呀。橫濱,神戶的商店也在這兒設有分店呐。到時候三千子肯定會纏著我要這要那的吧。不過,最多的還是婦女服裝店呐。”

  汽車穿過了熱鬧非凡的街道之後,進入了樹木叢生的別墅地帶。

  “真黑呀。”

  “據說這附近叫做‘shui車之路’。你仔細瞧瞧,一直到山的那邊都還有很多別墅喲。”

  “是呀,在霧裏看起來就像是山間的小舍。”

  無論哪一條道路和哪一棟房舍,在三千子看來,都俨然是一個神奇的故事。

  “好啊,打明天起,我會到chu去溜達溜達的。”

  “不過,這一帶的小姑娘全都是騎著自行車出門的,所以,才有了那些路。”

  沒有什麼像樣的大門,繁密的灌木叢已經占領了伯母別墅的庭院。在圓木柱子的陽臺上懸挂著中guo式的燈籠,有幾把藤椅被棄置在霧霭之中……

  盡管眼睛看不見,但卻能聽見鄰居家傳來的小孩的歌聲。那歌聲中jiao嫩的外語也使三千子格外興奮。

  “隔壁住的是德guo人吧,伯母。”

  “怎麼,三千子還在學德語?不愧是教會學校的學生。”伯母啧啧稱贊道。

  三千子有些羞怯地說道:

  “哪裏哪裏,因爲既不是英語,也不是法語,所以,我估摸著可能是德語。”

  “我真是佩服三千子。”

  用從東京帶來的土特産吃了一頓簡單的晚餐以後,三千子無法靜下心來呆在屋子裏,xing急地催促伯母帶自己出去逛逛。

  老仆人在門口遞來了一個小田原燈籠。這種做法也頗具山中生活的情趣。

  在燈籠重新換過的油紙上,按照西洋人的愛好印滿了紅se的櫻花,因而比電筒更顯得風流雅致吧。

  “用燈籠,這我可是生平第一次呐。”

  三千子把燈籠提得高高的,差不多到了齊眼睛高的地方,結果被伯母斥責了一通:

  “那怎麼行,三千子。燈籠不是用來照亮臉的工具,而是用來照亮腳下的路。”

  “我還以爲提著燈籠走路,只是爲了冒充風雅呐。”

  “怎麼會呢?三千子呀,你什麼都覺得稀奇,就跟彌次喜多①一個樣。說起來,彌次喜多過去也可能曾經從這兒通過呐。那條熱鬧的繁華街道據說就是一條古老的道路,曾經是參勤交代的大名乘坐著轎子路過的道路,叫做中仙大道②。”

  ①日本十返舍一九著《東海道中膝栗毛》中的主人公“彌次郎兵衛、喜多入”之略稱。

  ②江戶時代大名每隔一年從自己的領guo輪流到幕府供職的製度。

  在來到繁華街道拐角上的一家商店後,三千子被其中陳列的商品徹底俘虜了。

  “哎呀,多可愛的帽子呀!”

  率先映入視線的是一頂用麥稭編成的草笠式帽子。

  “這在外guo的婦女中間非常流行呐。”店裏的女售貨員機敏地說道。

  “除了輕井澤,別的任何地方都還沒有賣的。它有點像中guo的苦力們戴在頭上的那種。”

  戴在頭上一看,只見麥稭被染成了紅藍兩種鮮豔的se彩,宛如花冠一般美麗可愛。

  或許膚se白皙的外guo女孩戴在頭上,會更加引人注目吧。

  “伯母,這帽子不能拿來做電燈的燈罩嗎?”

  “是呀,這倒是個好主意,趕快拿回去在家裏的陽臺上試試看吧。”

  盡管三千子認爲洋子jiejie不可能戴這種野丫頭式的東西,但還是把洋子計算在內,一共買了三頂。

  這個商店還把信州的民間工藝品和鄉土偶人作爲特産大量出售給顧客:

  幸運郵筒——用白桦樹的樹筒做成的可供發信的郵筒。

  qin密偶人——在白桦樹的樹樁上qin密地坐著兩個頭頂上留著一小撮黑發的光頭小人。

  信鴿——白桦樹雕成的鴿子張開了翅膀呈飛翔狀,腳上套著一只銀se的信筒。

  雖說看起來就像是玩具一樣,但上面系著行李簽,只要貼上一張4分錢的郵票,它就變成了一封信。

  倘若這白桦樹的偶人帶著三千子的信件,投進位于港口附近的洋子家的郵筒裏,將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呢?

  此刻,三千子的腦海裏甚至清晰地浮現出了寫在信中的話語,這使她興奮無比。

  “購物嘛,大可不必cao之過急,因爲你還要在這兒呆一陣子口內。”

  在伯母的勸阻下,三千子終于走出了商店。

  “啊,就跟銀座差不離。”

  盡管是避暑勝地,但人們卻要麼身著隨意的西裝,要麼穿著華麗的日本和服在街上款款而行。對于初次造訪此地的三千子來說,輕井澤是一座不可思議的城市。

  外guo人比港口城市還要多。

  好一陣子三千子都用目光追隨著那些……

少女的港灣五 高原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五 高原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