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大江健三郎>生的定義>三 亂世的地丁和杜若

《生的定義》三 亂世的地丁和杜若

大江健三郎作品

  這裏正在准備兩項guoxing的座談會。盡管作家幾乎稱不上專家的職業,但是無一不以爲自己是這樣的存在:對自己必須不停地念叨已經逝世的武田泰淳的“對森羅萬象多情多恨”這一呼籲。因此,在這樣一個以多種多樣課題顯示非專業人員的看法,而且還是一個接受批評的機會,就自願地前來參加。除此之外,我覺得他們似乎還抱著這樣的願望:把所謂依靠語言和想象力完成的平面的日常異化這種小說獨特的力量,同文學以外的自我表現,想經常聯系在一起。

  總而言之,作家對于情況就是這麼說的,對于使自他雙方都能接受的表現,也可以用tuo離小說的語言完成。如果不這樣,那自己就只能算一個靠耍嘴皮子的常識家,這個形象令人感到羞慚。我是常常從這種經曆走過來的人。同時也想到少數以可怕的寡言沈默律己的知識分子,不過也覺得既然以作家這種滑稽工作爲終身職業,幹多嘴多she的人幹的事,難道不可以毫不猶豫地承擔下來麼?

  另一個guoxing的座談會是以“核狀況下的文學”爲主題的guo際筆會大會。我在去年作爲日本筆會的任務,完成了描寫核武器攻擊廣島,長崎,具ti地說就是以日本人如何在原子慘禍中活下來以及痛苦地死去爲主題的短篇小說的作品集。(《面對一無所知的未來》,集英社文庫)

  由于編輯和出版社領導的努力,這個小小的然而自信堪稱具有重要意義的書,即將稍微改變外形而出版英譯本。它將在5月舉行的guo際筆會大會之前完成,使來自外guo的衆多參加者,以及從事與文學相關工作的知識分子們都讀到它,既然如此,我覺得自己必須在這個座談會上談一談這個短篇集的特點。

  收進這個集子裏的優秀短篇《空桶》的作者,是在長崎遭受過原子彈轟炸的林京子。她是我guo文學事業中代表今天的新興力量的作家,曾經發表了批判“原子彈法西斯”的文章。還有與這位作家齊名頗有才華的年輕作家的文章。有的文章說,希特勒殘殺猶太人是可憎的,緊接著便說,用法西斯主義那一套管理人民也許是最好的方法。我想說,這就是我guo文學狀況的一個側面,您,特別是在歐洲經曆過法西斯主義時代的知識分子們作何感想?請您先讀一下林京子的作品,然後再予以思考。

  我guo年輕的文學家們對于語言的定義,有時表現得遲鈍和不准確,其程度令人吃驚,這也是我guo特有的。比如法guo、德guo、波蘭的作家們,對于法西斯主義一詞從不暧昧地使用,所以能夠期待他們作出應有的反應。

  不過我最熱烈期望的是,談論一番向來對政治語言徹底地沈默寡言,或者說沈默並凝視的作家井伏鳟二的短篇《杜若》具有的強烈信息。請先讀翻譯的作品,然後在此基礎上從東西方不同角度表達對井伏鳟二的看法,我夢想如此這般活用座談會的時間。既然翻譯的作品業已准備就緒,我以爲那的確是化爲現實的夢。

  井伏鳟二的《杜若》,從提示溫和的然而輪廓鮮明的形象開始,它是文庫版本大約20頁的短小作品。寫的是戰時一位爲躲避轟炸而回到故鄉福山市近郊的人的經曆,用“私小說”的寫法作了生動的記述,于戰敗後第6年創作的。

  廣島市區被炸不久,我在福山市近郊的朋友家看到杜若花盛開。單瓣,紫se。停戰命令剛剛發布,也就是剛過8月中旬。往常,這個季節的杜若已經結了鮮綠se略長的和尚頭式的子房。原來此chu盛開的是遲開的杜若,它長在離其他杜若群生的地方稍遠的地方,從挺立于shui面的劍狀葉子中抽出綠莖,上面頂著一朵扭著彎彎的花苞。開頭,我是站在朋友家廂房的二樓上看它,以爲shui面上漂的是點心包裝紙什麼的。

  爲什麼把廣島市區的被炸和杜若花怒放這種只有橫向聯系的事象並列在一起呢?讀罷小說如果找到兩者之間牢固架起的想象力之橋,對于這短篇的理解就算是成功的。

  小說緊接方才所說的開頭,從廣島市被炸當天在福山市的所見所聞,說到福山市本身曾經被炸的經曆,並且敘述了當時就被原子彈炸死的知友的子弟,以及某某被炸當時沒有死,但是蒙受著巨大痛苦等等傳說和對此而發的感慨。接著也談了作家自己戰敗之後立刻得了胃病,後來轉爲不眠症,被動員去分配軍隊的貯存物資,這部分在敘上略帶喜劇成分。擺tuo了這些被指派的雜活,希望返回東京的作家,到朋友家裏去談別的事,當天晚上居然沒犯不眠症,睡得很好。“天亮時醒來,打開窗戶一看,看到眼下的shui池裏有異樣的東西。打開電燈,延長電線讓燈光照著池子的shui面。我不由得目光旁視立刻關上電燈,也關上了窗子。漂在shuishui面上的確確實實是人。杜若叢生于shui池的一角,離杜若不遠的位置漂著紫se紙片或者別的什麼。仰面朝天漂在shui面上的人的臉接近那紫se的東西。

  那人ti是怎麼回事,對于它的說明是通過對話進行的。于是立刻敘述起杜若的怒放。

  “聽說是個半瘋狀態的姑娘。在廣島工廠幹活時已經是半瘋了,後來遭到轟炸便回到福山來,回來這天又挨了炸。聽說又挨了踢又挨了踹。”/我從窗戶裏俯視那shui池。那是一個大小一畝左右的長方形shui池,從和它並行的小河中把shui引過來,那shui仿佛落進它旁的小shui溪。就在這落shui口周圍叢生著杜若,離這些杜若不遠chu有一叢單獨生著雙gu葉的,抽出的莖上開著紫se的花。通常此時杜若的子房已是見老的季節,所以盡管是怒放的花,然而卻是花朵發幹而且有些僵硬。難怪我初看時分不清是紙片還是別的什麼。/我問:“那杜若被什麼所迫才綻開的?”/木內說:“是啊,這個季節那種花居然開了,可真把我搞胡塗了。”

  這樣的回答之後,似乎阻攔作家提出另一個問題,也就是杜若和被shui淹死者的話題一般,把話題一轉便結束了小說。木內說:“那杜若花和這杜若花有雲泥之差。因爲時代不同了所以開花也不同了。這花開的也真夠混帳。”

  混帳的花,混帳這個形容詞,如果用外guo話來說就是dbcsurde,也可以譯成沒有道理。因爲時代不同了這一句,非常明顯指的是原子彈轟炸以及此前的連續轟炸,以致地方城市被大火燒毀,也指現在談話的人生活的時代沒有道理,借談話的一小段包括多種意義的技巧,我以爲這是作者特意寫進去的。

  這杜若怒放,是訴諸人類精神的表層與深層的,要想讀懂符號的意義,再舉一個怒放的例子大概是有效的。這就是渡邊一夫把生活于法guo15世紀前半期和16世紀前半期各該時代市民們的日記翻譯出來,並且以逐一加以說明的方法譯的兩本書:《亂世日記》(1959年出版)、《泰平日……

生的定義三 亂世的地丁和杜若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三 亂世的地丁和杜若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