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生的定義三 亂世的地丁和杜若上一小節]記》(1960年出版)。特別是前者,寫聖女貞德出現前後的市民日記的一段,渡邊一夫是這樣寫的:
“1423年將近年末的時候,黃地丁怒放,人們大吃一驚,日記上業已記下。前邊也有同樣的記載。筆者理所當然地感到這真是‘發狂的季節’。”
隨後,渡邊一夫看到1429年左右畸形兒出生的記述,他接著說:“看得出1429年簡直是發狂的一年,也許是我只看到發狂的事。話雖如此,這個《日記》的作者曾在兩三個地方特意記下了那時以前,戰火不絕的悲慘的隆冬之中,地丁怒放的事。使人感到,日記作者似乎心有所期然而面對人世間的一切抱著不安的心情,並且察知懷疑者藏于內心的夢幻一般。本來,這也許是唯我獨有的妄想。任何時代都會有某些發狂的事,就人來說,也許天生就這樣的毛病:總覺得自己生活的時代最瘋狂,末世末日觀也許就是人的脾。”渡邊一夫這本書出版之後,年輕的曆史家對于上述敘說給予批評。批評的內容主要說:日記本來是年代記式的恬淡文章,然而渡邊卻故作高深。地丁的盛開,畸形兒的誕生,和曆史聯系起來究竟有什麼意義?寫日記的市民不過是把發生的事記下來而已。畸形兒誕生,或者家畜畸形,看看《泰平日記》上也曾提到的圍繞“弗賴貝格的牛犢”的天主教會與馬丁·路德的筆戰,就完全明白,這樣的事情在曆史的脈絡上蘊藏的巨大意義是明顯的。這就是說,前面那位當時還年輕的曆史家對于這方面的知識未免過于欠缺。但是,渡邊一夫對于那些批評仍舊以寬容大度的態度給予回答。如果以感情移入而論,完全如此。而且他自己也認爲是這樣。他說,地丁的怒放,畸形兒的出生,聖女貞德出現,把這些相繼而來的敘述聯系起來讀下去的過程之中,盡管這些事確實沒有相互之間的因果關系,但是他自己對于日記的作者移入感情,于是就把那些事聯在一起了。
但是我作爲一個作家,並且根據自己的經驗,我願鄭重地說,渡邊一夫的“感情移入”是完全正當的。我的長子是個看起來像長著兩個腦袋,至少出生的時候只能認爲畸形的異常嬰兒,現在他已克服了畸形給他帶來的障礙活下來,和我生活在一起,他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個部分,因爲他的出生,使我對于誕生畸形這件事人的內在意義充滿實感。時隔不久,我在墨西哥城過教師生活的時候曾看到波薩達的版畫。波薩達是19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墨西哥大動亂時期從事版畫工作的版畫家。他對于重大事件、奇奇怪怪的事件,快速製作版畫以代替新聞照片作報道,而且也用短詩的形式給敘述事件的出版物作圖。
波薩塔紮根于墨西哥的大衆藝術,他以畫形骸的人物爲其獨特風格而著名,以這種形骸人物加上政治批評與社會諷刺,把地震一類的天變地異,作描寫現實的報道。而且也描寫了遊擊隊活動、政府當局的鎮壓、暴力活動、20世紀初的革命運動、反革命等等,描寫得很具。某一條街的人全被殺光的大屠殺,某一執行死刑的場面,他完全以民衆的想象力把它表現出來。而且,除此之外,波薩達另一個重要的主題是描寫農婦誕生畸形嬰兒,甚至生出大晰蜴,也就是說誕生畸形一類的場面。
由此可見,波薩達想象力的表現以及這個表現的規模,在數量上很大。而且在民衆想象力包容的世界裏,類似地震那樣的天變地異,民衆的力量無力左右軍閥發動的政變,革命、反革命,人類的智慧依然無力避免。以人類力量無力控製的比如異常誕生等等。他把這些全都聯系在一起,並加以結合。可以武斷地說,人們內心已經把這些結合在一起了。如果用渡邊一夫喜歡說的話來說明,那就是在人這個小宇宙裏有個聯系。他的意思是說,人本身就是一個小宇宙,通過宇宙觀、世界觀、人類觀形成一個根。被現在的廣大群衆,也就是黑西哥從前世紀末到本世紀初激烈動蕩的動亂期的民衆所接受,並決定他們的生存態度。
以波薩達明確的表現和墨西哥民衆的接受爲引線,來看一看生于15世紀亂世的巴黎的一位市民日記,當把它作爲直抒臆的日記來看的時候,能明明白白地從中看到什麼呢?日記的作者和彼此經曆與環境相同的市民們一起,懷著吃驚與疑慮的心情看著大量的地丁花盛開怒放。植物生長過程的異常、非其時的盛開,不論它多麼小,也不能不說是顯示了季節運行不正常的一個標准。季節的運行與秩序,是由繞太陽旋轉的地球決定的,更具
地說,就是由繞地球旋轉的太陽的旋轉決定的,所以,季節的異變,其根源全在太陽運行的異常。
本來,太陽以及整個太陽系並不是經常地顯現令人矚目的異常,不過,太陽的黑點一旦增加就會影響地球的氣候,所以上述那樣理解也不能一概稱之爲非科學。15、16世紀的西歐,正是占星術大興其道的時代。地上的地丁遠非其時的盛開,季節運行錯亂,太陽和太陽系的運行造成整個宇宙的異變,如此等等,人類把這些當作非常值得矚目的事件,難道不正是人的自然反應麼?
換個說法那就是宇宙論式的或者宇宙感覺式的異常感受。同時和人等于小宇宙這句話相關,從遠古起人就把自己身看作具
而微小的宇宙。從雅可布·伯麥①和斯韋登伯格②爲媒介,投影于布萊克③的歐洲秘教思想中可以看到,反過來把人
看作巨大的宇宙的一部分。其次是把人內心世界中,人的智慧與力量控製不及的暗
作爲另一個宇宙,也就是女
的胎內。准備誕生神秘的生命的胎內,這一另一個宇宙與天空的宇宙相照應,兩者中間便是人的現實世界。也就是人的曆史場地,而這個場地上現在仍有戰爭的災厄。我以爲,人們把以這種形式形成的同一切局面聯系起來的感受方法與思考方法代代相傳下去,乃是自然而然的事。
①伯麥(bodhme,jdkob,1575—1624),德神秘思想家——譯注。
②斯韋登伯格(swedenborg,emanue,1636—1772),瑞典哲學家——譯注。
③布萊克(blake,willian,1757—1827),英詩人——譯注。
如果回到井伏鳟二的小說上來,那麼,那上面提示的杜若怒放所象征的意義,自然就十分清楚了。原子彈,其規模之大,堪稱天災加戰爭的大災難。原子彈當然是人扔的,但是從挨炸的民衆的角度來說,它是比大地震還厲害多倍難以逃避的災難。那個經曆過原子彈轟炸,再挨一次空襲的“半瘋的姑娘”便是明證。把這慘遭厄運以致陷于病態的小小心靈,同原子彈轟炸這樣類似天變地……
生的定義三 亂世的地丁和杜若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