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普希金>普希金作品選>羅斯拉夫列夫

《普希金作品選》羅斯拉夫列夫

普希金作品

  讀著《羅斯拉夫列夫》,我驚奇地發現,其情節是建立在我非常熟悉的一件真實事情的基礎之上的。有段時期我這個女人曾經是一個婦女的知友。她被查果斯金①先生選擇爲一個中篇小說中的女主角。這位作家再度引起公衆對已經淡忘了的事件的注意,喚醒爲時光所催眠了的同仇敵忾的感情,擾亂了墳墓裏的寂靜。我將是那個幽靈的捍衛者——我的讀者或將原諒我筆力柔弱,尊重我純正的動機。我不免多談我自己,因爲我的際遇長期跟我那可憐的女友的命運糾纏在一起。

  ①查果斯金(1789——1852),俄guo作家。他寫過一部小說,叫《羅斯拉夫列夫,或曰1812年的俄guo人》。

  1811年冬我被帶進社交界。我不想描繪那時我初始的印象。不難想象,一個十七歲的女娃,離了閣樓和教師,接連參加舞會,那該有如何的感觸!我投身于歡樂的旋風之中,心頭洋溢著那個年歲的熱情,還沒有來得及多多思考……可惜呵!那個時代是值得ti察的。

  跟我一道進入社交界的少女中間,××公爵小jie才貌出衆(查果斯金先生稱她爲波琳娜,我也沿用這個名字)。我跟她交上了朋友,其因緣如次:

  我哥哥,一個二十二歲的小夥子,屬于當時lang蕩子之列。他在外交部挂了個名,住在莫斯科,只知跳舞,不務正業。他愛上了波琳娜,乞求我給兩家搭橋。我這兄弟本是全家的命根子。他想叫我幹啥就幹啥。

  爲了討好我兄弟,我跟波琳娜接近,很快我就真心對她著迷了。她身上有許多非凡的東西,還有更多的誘人之chu。我對她還不夠了解之前,就已經愛上她了。不知不覺我便憑借她的眼睛進行觀察,憑借她的頭腦進行思考了。

  她父qin是個功勳卓著的人物,即是說,坐車駕幾匹高頭大馬,song前佩帶星星勳章,兜裏珍藏一串匙鑰,此外,此人生xing輕浮,是個普普通通的凡夫俗子。她的母qin,恰恰相反,是個循規蹈矩的婦人,老成持重,思想健全。

  波琳娜四chu露面。一群傾慕者包圍了她,向她獻殷勤。但是她感到厭煩,而厭煩的情緒使得她扮出一副高傲和冷淡的樣子。這神情跟她那希臘式的臉型和漆黑的柳眉十分合拍。當我說出諷刺xing的評論,向這張輪廓美麗端正的苦悶的臉投去一個微笑的時候,我勝利了。

  波琳娜讀了好多書,並且毫無選擇。她父qin書房的鑰匙在她手裏。書房裏大部分是十八世紀作家的作品。法guo文學,從孟德斯鸠的著作到克列比裏昂的小說,她都熟悉。盧梭的作品她背得滾瓜爛熟。書房裏除了波琳娜從沒打開過的蘇馬羅可夫的集子以外,沒有別的俄文書籍。她對我說過,她閱讀俄文書籍感到吃力,因此,她大概什麼俄文書籍也不曾讀過,也包括莫斯科的那些詩人送給她的詩集。

  請允許我在這兒說幾句題外話。我的天啦!說是我們不會用祖guo語言閱讀和表達(似乎果真如此),爲此詛咒我們這些可憐蟲已經三十年了。(附注:《尤裏·米羅斯拉夫斯基》的作者的斥罵尤其下流。我們都讀過他的大作,並且,他的小說是我們中間的一個女人翻譯成法文的。)我們是喜愛閱讀俄文作品的。但是問題在于,我guo文學似乎不早于羅蒙諾索夫,並且還十分貧乏。當然,我guo文學給我們産生了幾個優秀的詩人,但不能要求全ti讀者都對詩歌特別愛好。散文中我們有卡拉姆辛的一部曆史著作。頭兩三部小說兩年或三年以前問世。而與此同時,在法、英、德諸guo,書籍一本接一本出版,一本比一本好。我們甚至連翻譯的本子也看不到。而如果看到譯本,那麼,信不信由你,我甯可看原文。再看看我們的期刊雜志吧!只有文學家才對它們感興趣。我們不得不從外guo書籍中汲取一切信息和概念,因而我們用外語進行思維活動(至少那些思考著並注視人類思想發展的人是如此)。我guo著名的文學家都向我承認這一點。我們的作家老是抱怨我們蔑視俄文書籍,真好比俄guo商販抱怨我們在西赫列爾商店買帽子而不滿卡斯特羅姆女裁縫的作品。下面再回到本題。

  世俗生活的回憶往往是平淡和價值不大的,甚至在曆史大時代中也如此。不過,一個旅行到莫斯科的女人的出現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女人就是斯達爾夫人。①她到此正是夏天,那時大部分莫斯科居民已經分散到各地農村去了。殷勤好客的俄guo人忙碌起來,他們不知道應該如何對待這位光榮的外guo女士。自然,開了宴會。男女聚集,都想見識見識這位夫人。大部分人見識之後對她不大稱意。他們看到了一個五十多歲的胖胖的老太太,穿戴得跟她的年歲不相宜。他們不喜歡她的腔調,說話顯得太長,而yi袖太短。波琳娜的父qin,在巴黎就認識了斯達爾夫人,請她赴宴。宴會上他搜羅全莫斯科的才智之士。這兒我見到了寫作《柯琳娜》的女作家。她坐首席,兩肘擱在桌上,纖纖十指卷著紙喇叭玩,卷好又打開。看來,她心緒不甯,幾次想開口說話,但慾說還休。我們的聰明才智之士吃飽喝足,看來,他們對公爵的魚湯比對斯達爾夫人的談話更感興趣。女士們很拘謹。男女客人只是間或打破沈默,在歐洲名流面前心虛膽怯,確信自己思想何足道哉!宴會上波琳娜始終如坐針氈。客人們的注意力在鲟魚和斯達爾夫人之間顧此失彼,大家等候夫人的驚人妙語②,終于她說出了機帶雙敲的、甚至十分尖刻的話來。大夥兒恭維她,哈哈大笑,吃驚地竊竊私語。公爵高興得忘乎所以。我對波琳娜瞟了一眼。她臉蛋绯紅,淚珠兒閃爍在她眼眶裏。客人們從餐桌邊站起身,完全跟斯達爾夫人融洽了。她又說了一句語意雙關的俏皮話。這句話,事後他們飛快向滿城散布開去。

  ①斯達爾夫人(1766—1817)。法guolang漫主義女作家。

  ②原文爲法文。

  “你怎麼啦,qin愛的?”我問波琳娜,難道一句笑話,稍微出格點兒,就能夠使你激動到這個程度嗎?”

  “唉!qin愛的!”波琳娜回答,“我絕望了!我們這個上流社會向這個非凡的女人顯示自己,這是多麼無聊呵!她習慣于被那些理解她的人所包圍。她的輝煌的見解、心靈強烈的震動和富有靈感的話語,他們永遠不會遺忘。對于引人入勝的、具有高深修養的談話,她習以爲常了。而在這兒……我的天!整整三個鍾頭枯坐,她看不到一點思想的閃光,聽不到一句出se的話語。但見一張張沒開竅的臉龐,但見冥頑不靈、不可一世的架勢。如是而已!她怎能不氣悶?她好似熬了。她看出,他們要的是什麼,這些文明的猴子有能力理解的東西是什麼,于是,她便抛出一句語意雙關的俏皮話。這下子,他們便樂開了……

普希金作品選羅斯拉夫列夫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羅斯拉夫列夫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