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司馬遼太郎>豐臣家的人們>第七節

《豐臣家的人們》第七節

司馬遼太郎作品

  送出養子的豐臣家方面,爲秀秋盡力作了准備。首先,拿出備後三原城的三萬石俸祿回贈給養父隆景。作爲養老費,這筆俸祿可說是分外的大了。

  “夜長夢多,事不宜遲。”

  于是,在事情決定後的第三個月,秀吉打發秀秋離開京城去到隆景的城堡——備後的三原城。秀吉爲這個年輕人准備了一支規模宏大、絢麗多采的儀仗隊。特意挑選了兩名能征善戰的的大名級的武將,充當秀秋的隨身家老,試圖以此擡高秀秋的身價。而當事人秀秋只是聽天由命,任憑別人的擺布行事而已。

  當秀秋一行進入三原城後,舉行了就任小早川家戶主的各種儀式和佛事。這期間,隆景一直保持著長者所特有的那種溫和慈祥的表情,但是那些在小早川家多年的老仆人們,卻看出主人隆景臉上隱隱地流露出惆怅的神se。大家都默默地咬緊嘴chun

  有人甚至在背後罵道:“瞧那副傻相!”

  連三原城下匡真寺(現在的宗光寺)的長老義達這樣的人,也在拜谒過秀秋之後,偷偷在日志上寫道:

  資xing愚鈍,且粗野無禮,此乃家業敗亡之兆。可悲、可悲。

  慶長二年(1597)六月十二日,隆景去世,終年六十六歲。隆景生前所擁有的全部領地,包括築前及其他地方在內,共有五十二萬二千五百石之巨。

  這些都成了秀秋的家産。

  繼承家産後不久,第二次進兵朝鮮的命令發布了。秀秋被安置到新的命運之下。他擔任了大軍的元帥(總司令)。

  在派遣這麼大規模的外征軍的時候,如果從純軍事的角度來看,擔任總司令的,恐怕只有象豐臣家的首席大名德川家康這樣的人材才合適吧。可是,從政治角度看,這是不可能的。因爲要是派一名大人物擔任遠征軍司令,他就會在戰地掌握外征軍,獲得人望和名聲,爲此在凱旋回guo之後,就有使guo內的政ti發生變動的危險。

  不過,當初曾有人建議由家康任司令。而且事實上家康也曾經說過:“有敝人在,殿下(指秀吉)不用穿甲胄。”這話的意思是願意任遠征軍司令,爲秀吉代勞。這可以說是家康的一句客氣話,但也由此表明了他的態度。關于這次渡海遠征的事,和其他絕大多數大名一樣,家康在內心裏是反對的。雖說如此,但心裏似乎也曾想過,關于當司令的事,至少應該和秀吉談一次爲好。聽說,當他的手下人提起這件事的時候,就象被人看透了自己心思似的,家康很不高興,說道:“別胡說。要是我渡海遠征了,那麼箱根誰來守啊!”

  在這之前不久,擁有九十一萬余石領地的會津領主蒲生氏鄉死了。彌留之際,他當著qin信們的面,以十分厭惡和鄙夷的語氣罵道:“這猴崽子,沒死找死,准是發瘋了。”

  據說,這是大部分大名私下裏對征討朝鮮之役的批評。秀吉發動對朝鮮的遠征,僅僅是爲了滿足他自己的虛榮心,而對于諸侯們來說,沒有任何物質上的好chu。在第一次遠征時,各方諸侯的領地內都因之而疲憊凋敝了。如今居然又要派兵遠征,消耗guo庫,豐臣家的威望,因之而急劇下降了。然而和過去比起來,秀吉卻判若兩人了。他絲毫沒有覺察到這一形勢的變化,叫沒有去遠征的、留守在家的諸侯們出人、出錢,在伏見地區的別的地方大興土木,開始了大規模的築城工程。修築這座城池,並非出自軍事上的目的和原因,而是所謂爲兒子著想,即爲了把大坂城讓給現在還只是襁褓中的嬰兒的秀賴,自己則擁有伏見城。從這時候起,秀吉在chu理各方面的政務時,都首先爲秀賴打算,這成了他思考問題的唯一出發點。“這猴崽子……發瘋了”,蒲生氏鄉所唾罵的那句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一連串不幸的事情降臨到了金吾中納言小早川秀秋的頭上,其中之一,可以說是在這種形勢下當上了遠征軍的司令。

  秀秋率領了由四十二個大名參加的總計十六萬三千人組成的大軍,渡海進入了朝鮮,在戰線後方的釜山府設置了大本營。沒有穿軍服的黑田如shui跟隨秀秋來到朝鮮,擔任他的參謀。

  遠征軍的先鋒是加藤清正和小西行長,雖然在對敵作戰中經常chu于優勢,然而與第一次出兵時不同的是,士氣不振,各大將之間的聯系混亂,軍紀松馳,甚至連服勞役的腳夫們也有著濃厚的厭戰情緒,因而有時出乎意料之外地吃敗仗。

  這些戰場上的情況,都由監督官(監軍)逐一向伏見城作了報告。石田三成接到這些報告之後,再禀報給秀吉。

  第一次遠征時擔任監軍的石田三成,那時充分暴露了他那檢察官式的xing格,從ji蛋裏挑骨頭似的,他把加藤清正及其他將領在作戰中的缺點和錯誤,都當作攻擊的對象,一一報告了秀吉。石田三成這個人的脾xing是:容不下其他人的任何細小的過錯,以及不守紀律和不禮貌的行爲。爲此,出征的每個將領都惹得秀吉不高興。例如加藤清正甚至差一點把大名的烏紗帽都丟了。這一回的第二次遠征中,石田三成留在伏見城裏,但寄回guo的報告書都是經過他審閱、整理之後,再傳到秀吉耳朵裏的。

  自然,秀吉對遠征軍的現狀很不高興,對哪一個將領都不滿意。

  遠征第十個月時,發生了著名的蔚山城保衛戰。加藤清正孤軍堅守,與明朝的四萬軍隊交戰,最後連糧食都吃光了。加藤差人急報釜山的大本營,乞求救援。

  黑田如shui建議道:“金吾將軍,此事可要分秒必爭地行動啊!”

  後來他以秀秋的名義,向各位將領發布了軍令,各路同時進軍,對敵人來個反包圍,經過一場大規模的較量之後,取得了斬敵首級一萬三千二百三十具的大勝利。秀秋對于他首次經曆的實戰,感到非常有趣,他在軍帳中再也坐不住了。明朝的四萬軍隊在戰場上四chu奔逃,日本軍隊猶如獵人們追逐野鹿似地到chu追打著逃敵,並輕易地取下他們的首級。

  “我也去殺!”

  秀秋也産生了去殺人的沖動。想到這裏,這位年輕人的脾xing使他無法克製自己了。幕僚們想要阻止他出去,但他用鞭子把他們趕開之後,便揚鞭催馬進入了敵陣。秀秋的衛兵們爲了保衛秀秋,不得不拚命追趕。追擊落荒而逃的敵人,既不要什麼勇氣,也不要什麼高強的武藝。秀秋騎在馬上象發了瘋似地橫沖直撞,擊斃了十三個敵人,他自己也濺得渾身是血,最後弄得精疲力竭,才結束了這場殺人遊戲。

  這件事立即被報告到伏見了。

  秀吉向蔚山城保衛戰中立了戰功的加藤清正等三位將領,發了獎狀,對于秀秋所率領的援軍所發揮的作用,也深爲滿意。

  秀吉就象一個離家外出遠足的小孩子那樣,興高采烈地說:“金吾還真行嘛!”

  心情好的時候,秀吉……

豐臣家的人們第七節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七節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