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文學名著>約瑟夫·麥克科密克>第四級病毒>第二章第2小節

《第四級病毒》第二章

第2小節
約瑟夫·麥克科密克作品

  [續第四級病毒第二章上一小節]ix)市會見了我,他對我說他將陪同我去帕克爾,那裏離菲尼克斯市一百多英裏,距加利福尼亞州邊界不遠。他將提供他可能給我的任何幫助。帕克爾是個小市鎮,地位很重要,是附近好幾chu印第安人居留地的商業中心。我抵達的那天夜間便會見了居留地一家小診所的醫生。他提供了他能提出的一切情況。他講述得很直截了當。這次流行病是從7月4日美guo獨立紀念日大型野餐會引起的。自然,野餐會上有大量美食和啤酒。幾天以後許多——不是所有——與會者都病倒了,嚴重的鏈球菌咽炎感染。這位醫生已經看了許多這些病人,那些病人的共同點是參加了那次野餐會。我的任務便是要找出爲什麼參加了一次野餐會便會有這麼多人遇上這種風險,然後決定怎佯製止這類病案繼續發生。從理論上講,似乎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呢?

  很快就會知道。

  來時在飛機上我讀了一些雜志文章,其中有一篇關于流行病爆發的報道,使我想到眼下的這次流行病。大約十年前,幾個人吃了沾染過某種鏈球菌菌株的食物,患了咽炎。這種細菌是咽炎最常見的病因。這種感染之所以變得如此嚴重,是因爲一些個人,尤其是兒童,常常繼續發展成嚴重的並發症。人們已經知道鏈球菌能引起風shixing心髒病、腎衰、嚴重皮膚病和關節炎。雖然這些並發症很少同流行病聯在一起報道,其可能xing是令人擔憂的。我得要快快行動。

  調查一次疫病的爆發,很像調查一個犯罪案件。它包括偵察、隨著預感走,仔細搜尋證據。然而,在流行病學領域內,罪犯是病菌。找出病菌?然後弄清它是怎樣進入其人類宿主的,病菌的動因?爲了繁殖更多的病菌,我這麼猜想。

  但是你要對付的不只是病菌。你必須chu理人,尤其是病人。這要求付出一定努力,向他們說明你正在做些什麼,說服他們與你配合。幸好,在帕克爾,這不成問題。這裏,人們鮮明地關心這次疫病的流行,最關心的則是那些負責組織野餐會的個人。這是我第一次在本地美guo人的居留地內,它成了我的重要學習經驗。爲了打聽出信息,需要通過一些權威老人。我確保不會冒犯任何領袖和長者。我很幸運在非洲的農村時就已經知道了這一重要xing

  我決定這次調查應按常規進行,即按照所謂“病案控製研究”製訂的辦法進行。這是一種科學的方法,流行病學家用來發現感染者和未感染者之間的最重大差異。如果能夠確定這些差異,特別是食物引起的病菌感染,你通常就接近于精確地找出發病的原因或傳染的途徑了。于是我就把參加過野餐會的人分爲兩組:“病例組”(得了咽炎的人)和“控製組”(沒有得咽炎的人)。

  好了,現在我已有了對象,我就得想好問他們些什麼。我准備好一份問卷調查表,表的措辭注意使被調查者在回答是或不是時明確地回答出問題。基本上我是要找出線索。那些問題都有一定的內在邏輯,其中有些是明顯的:您參加了野餐會嗎?您吃了這樣菜、那樣菜或別的什麼菜嗎?您喝了這種或那種飲料嗎?

  調查者提出問題要非常注意方式,使人一看就明白,從而作出准確答複。調查中很容易導致錯誤結論,就像我在亞利桑州那次做過的那樣。人們容易忘記,或者可能作出虛假回答,說出他們認爲是調查者想要得到的答複。他們以爲有些事情要告訴醫生,有些事情醫生並不想要知道。于此同時,我還得取樣。這必須得到我的對象的同意,因此我經常費盡力氣進行勸說。眼下這場流行病,需用的檢查材料是拭子。我做好這些檢ti之後,放進特殊的運輸袋內,裏面還放進矽凍膠。矽凍膠能使那些細菌存活到運抵“疫病控製中心”實驗室之後。檢ti將攤放在盛有細菌培養基凍膠(內含豐富養料)的待製盤子裏。如果檢ti裏確有鏈球菌,它們便會在培養基內長成一堆一堆灰se的圓圓的微生物,四周布滿了透明的*暈。接著進行的檢驗結果便會准確他說出我們chu理的是哪種鏈球菌了。

  我開始一家一家地訪問,跟人談話,在調查表上做記錄,並把拭子枯在他們的喉部。我毫無困難地證實那次野餐會是這次流行病爆發的一個共同的因素。我的病案控製研究還使我揀起了另一極爲重要的線索。所有那些染病的人在野餐會上都吃過一道特殊的菜:土豆沙拉。

  現在我必須找到那土豆沙拉,——如果還有剩余的話。

  我挨家挨戶地詢問,終于找到有人從野餐會上帶回的剩余土豆沙拉。下個問題便是:誰持有那些土豆沙拉?這又需要調查,一一提出驚人的私人間題。接著我必須申請允許我搜查人家的電冰箱和冷藏庫。我終于在該居留地社區中心的一個冷藏庫裏找到了野餐會上的好幾種菜肴。作爲樣品,我小心地把這些珍貴的證據包裝起來迅速送回“疾病控製中心”,看中心的實驗室能不能從中培養出那罪惡的鏈球菌來。

  在帕克爾逗留一周後,我回到亞特蘭大准備開始下一步的調查,那將在實驗室裏進行。在個人電腦問世以前,那時候要獲得那些問卷調查表和其他調查譜詢的統計結果,我必須把全部資料都輸進統計機上用的穿孔卡片。“疾病控製中心”的六層樓上有一臺ibm(guo際商用機器公司)的機器,叫做打孔卡分類機。它只就是/不是的回答進行系統運作,根據卡片上的打孔將卡片分類。雖然該機運作很快,卻必須經過繁複運作才能得到一個答案。如果回答是“是”,便在卡片上打一個孔,如果回答是“不是”,便不在卡片上打孔。“是”的卡片將分成一堆,“不是”的卡片另放一堆。如果有好幾個層次要分類,那麼決定一個回答的進度就更慢。譬如,我要找出同吃過土豆沙拉的男人相比,是不是吃過土豆沙拉的婦女全部病了,我就得把所有吃過土豆沙拉的人的卡片分出來,然後再把所有男人和婦女的卡片分出來。接著我還得把吃過土豆沙拉得了病的婦女的卡片分出來,結果卡片撒滿了一地,這全部過程很令人膩味。現在,我們只需將信息直接輸進電腦,再輸進幾條指令,幾秒鍾內就得出了答案。

  實驗室的結論出來了:土豆沙拉裏隱藏著罪犯。顯然,那些土豆沙拉做好後就盛在大的容器裏放進電冰箱,冰箱裏冷氣透進容器需要一定的時間,因而那些上豆沙拉放進冰箱後幾小時內還是溫熱的——正是細菌汙染最好的生存之地。看來當時攪拌沙拉的人已經感染了鏈球菌,由于他沒有認真注意食物衛生,鏈球菌便進入了沙拉。那些細菌正高興能呆在容器的shi熱的中心,即使是在冰箱裏,因爲稍過些時候就能在它宿主的咽喉後面棲息了。

  我們寫了一份報告,二號疫情報告,給帕克爾的衛生當局,提出初步建議:除去那些冷凍的土豆沙拉、讓每一個可能喉部隱伏有鏈株菌的個人適當地注射青黴素。這些措施便夠了,疫情流行製止了,沒再發生。我又回到eis(流行病情報所)開辦的學習班上學習。但是,卻是帕克爾那地方爆發的流行病爲我培訓流行病學的科學方法提供了最實用的基礎。不久我又來到尼日利亞尋找老鼠,向蘇丹農村的村民調查有關拉沙熱的病況。我還向病人詢問來自巴基斯但的普通醫生給他們打針的情況。無論後來面對什麼樣的局面,我所掌握的基本方法就是我在西南地區一個小市鎮上追蹤土豆沙拉時學到的那些。

……

《第四級病毒》第二章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三章”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第四級病毒》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