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是東方第一大
,疆域在現在的山東中部和東部一帶,土地肥沃,農業發達,並富有魚鹽之利。早在春秋初期(公元前685—前643年),齊桓公任用大政治家管仲進行改革,增強
力,成爲東方霸主。眼下是齊景公統治的時代,也是大政治家晏嬰活躍的時代,
家安定而強盛。孔子到齊
來,按說是能夠大有作爲,幹一番事業的。
臨淄南門外,停放著一輛普通馬車,車旁立著一個士族打扮的人及其三五個隨從,他們在翹首南望……
依照當時從事政治活動的方式,要去投效一個家,得找一點門路。哪怕五年前孔子已經見過齊景公,齊景公對孔子的印象也很好,但如果不打通齊景公的
信,也還是難以掌握到實權。雖然有百裏奚那樣的傳說,但這究竟只是“士”所樂道的美談罷了,真正的社會現實並非如此。因此,孔子在決定赴齊之後,遣人致書晏嬰。
孔子遠遠見有人郊迎,便下車步行。孔子師徒一步步走近了,士族打扮的人上前深施一禮說:“微巨黎鉏,奉晏太宰之命,恭候夫子大駕光臨!”
孔子急忙還禮。只見這黎鉏上中等個,三十開外年紀,白皙的面皮,稀疏的胡須,頗有幾分文雅和英俊。孔子心裏泛起了一熱
,從晏嬰所派遣的使者可以看出他對自己的態度。
黎鉏引路,孔子隨行,兩輛馬車一前一後地進了臨淄城。
臨淄城內,街道寬闊,屋舍俨然,店鋪林立,貨攤相銜,人煙稠密,大街肩摩毂擊,小巷熙來攘往,“農有條粟,女有條布”,“以粟易器械,紛紛與百工交易”,一派繁榮景象。市民們著整潔,服飾華麗,志高而揚,滿面喜氣,向遠方來客顯示著他們生活的殷實與富足。……
馬車左彎右拐,拐進了一個陋巷。街巷狹窄,僅容一輛馬車通過。路面坑坑窪窪,坐在車上顛簸得十分厲害。小巷盡頭是一排低矮的茅草房,石級上,有一老者在躬身迎候孔子師徒,這就是齊太宰晏嬰。他身高不滿五尺,著一身缁褐大襟粗麻布長袍,曳著地面。寬大的服裳裹著一個慈祥和藹的幹巴老頭,酷似窮鄉僻壤的一位樸實的老農。然而,他那寬闊的眉宇,灼灼目光,奕奕神采卻在告訴人們,這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故友相見,分外熱,拱手,施禮,感情十分真摯。孔子介紹隨從弟子——見過,晏嬰將客人延引至家,讓入客廳,分賓主坐定。這所謂客廳,不過是一個較寬敞些的草堂,既無古玩字畫,也無珠玉珍寶。屋子本身低矮,門窗自然不會太大,室內光線昏暗。普通葦席鋪地,席地上整齊地放著三五張幾桌,供飲茶進餐之用。孔子簡介了魯
內亂,申明來意,詢問魯昭公情況,請晏嬰引見齊景公。從晏嬰口中得知,齊無助昭公複
之意,昭公現在被安置在一個叫堂阜的邊遠小鎮,齊派小
部隊保衛其人身安全。
說話間,天已黃昏,一著麻布裙的婦人端來了杯盤匙勺,向孔子施禮致敬。晏嬰介紹說:“此乃拙妻也,不善烹調,望夫子與衆高足海涵。”
晏嬰布好餐具,重新正了正孔子面前的幾桌,晏太宰婦人陸續端來了酒菜,孔子面前還多了一盤姜絲和一碗醬肉松——晏嬰設家宴招待遠方來客,黎鉏作陪。酒宴並不豐盛,但卻都是新鮮的菜肴,刀工精細,依照孔子的生活習慣,孔子吃得津津有味。原來孔子平日起居,必依禮而行,席不正不坐,菜肴不及時不食,切得不正的不食,買來的熟肉熱酒不食,變
變味的不食,無姜無醬不食,飲酒不及亂,進食不過多……酒足飯飽之後,晏嬰又陪孔子說了一會閑話,便命黎鉏送孔子師徒到館舍中安歇。館舍內,孔子輾轉反側,難以安寢。他很興奮,回顧著半天來發生的一切,無一不說明晏嬰對他不僅十分尊重,而且異常了解。他既然如此熟悉自己的生活習慣,想必更理解自己的思想感情、志趣和抱負。他幻想著晏嬰是會像鮑叔薦管仲那樣向景公薦舉自己,他盤算著明天見了景公將首先說些什麼,今後怎樣與晏嬰齊心協力地輔佐景公一步一步地在齊
首先實現自己“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推而廣之,“天下爲公”的大同世界就有望了。當然,今日的會見並非事事都使孔子喜悅,齊
對魯君的態度就很令其傷情。魯君寄人籬下,複
無望,在那邊遠小鎮是多麼孤獨、淒涼、悲哀和痛苦。他決定明天一早帶幾個弟子往堂阜探拜昭公,勸慰他暫且忍耐一時,只要自己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重用,齊定能出強兵幫昭公複
,懲罰季平子的不仁與無禮。常言道,耳聽是虛,眼見爲實,今天目睹了相府的簡陋和一家人的服飾,方知人們平日關于晏嬰節儉的傳聞並非虛誇。自己一定要充分利用這一活教材,對弟子們進行艱苦節儉的教育,使每人都養成節儉的良好習慣,並逐漸成爲全社會的習俗……孔子心裏很舒坦地這樣想著,漸漸鼾然入夢了。
第二天,孔子赴堂阜拜見魯昭公歸來,慾見齊景公的心情更加迫切了,魯昭公複的希望全寄托在他的此行此舉上。然而,一連數日,晏嬰或來與孔子談古論今,或派黎鉏陪孔子遊覽、參觀、狩獵,絕口不提見景公之事。每當孔子提及,晏嬰總是回答“好說,好說。”“不忙,不忙。”孔子是聽其言而觀其行的,晏嬰這樣有言無行,怎能不令其生疑呢?但孔子總是以好心度人,特別是對晏嬰這樣他所崇拜的政治家。既然晏嬰遲遲不肯引他見齊景公,定有其難言之隱,不要過于難爲于人,不要
之過急,慾速則不達呀。弟子們則七嘴八
的像開了鍋,冉伯牛哈哈地笑個不停。孔子問道:“耕呀,爲何無故發笑?”
冉伯牛回答說:“我笑齊大無人,竟讓一個矮矬子當太宰!”
“放肆!”孔子生氣地說,“晏太宰乃天下大賢,滿腹經綸,豈可以貌取人!”
子路冷笑一聲說:“依我看,那晏嬰不僅個子矮,而且腸子細!……”
孔子責怪說:“由呀,你今日如何也變得如此刻薄?”
子路說:“非弟子刻薄,那晏嬰表面上待夫子很熱情,可是一聽說夫子慾見齊景公,即刻變得吞吞吐吐,含含混混。若非腸鼠肚之輩,豈能如此嫉賢妒能!”
“休得胡說!”孔子製止說,“晏子乃當今賢相,豈可胡亂猜疑!”
子路冷冷地說道:“但願天下人都像夫子一般忠厚誠實!”
還有幾個弟子慾有所言,都被孔子製止了。在這衆說紛纭,師生意見不一的情況下,是黎鉏幫了孔子的大忙。
這黎鉏原是齊景公寵臣高昭子的家臣,卻整天在晏嬰身邊轉悠。這是個神秘的人物,他很像一只蝙蝠,在禽與獸的爭鬥中,能博得雙方的喜愛和寵信。飛禽說,蝙蝠有翅膀,分明是自……
孔子傳第十一章 景公問政仲尼聞《韶》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