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古代人物傳記>孔子傳>第二十九章 陳蔡絕糧 幽谷觀蘭

《孔子傳》第二十九章 陳蔡絕糧 幽谷觀蘭

古代人物傳記作品

  公元前489年,孔子六十三歲。

  這一年,吳guo大舉攻陳,楚guo幫助陳進行反攻。楚guo的軍隊由楚昭王qin自率領著,駐紮在陳guo東北部的城父(現安徽亳縣)地方,阻截了吳guo的進攻。陳guo陷于混亂狀態,孔子師徒無法再在陳guo呆下去了,便起意慾往楚guo去。

  在孔子看來,楚昭王是個能納臣谏的開明君主,他很佩服。

  有一個春天,楚昭王慾往荊臺遊獵,司馬子祺忠言直谏,昭王不聽,斥退了子祺,傳令備車出遊。令尹子西躬身施禮,祝賀說:“荊臺爲遊覽名勝,當此仲春之際,花草爭妍,鳥獸群集,正是大好的遊獵時節,豈能錯過!”

  昭王聽了大喜,拍著子西的肩頭說:“孤與令尹同遊共樂如何?”

  子西感恩不盡,乘車護駕出遊。行了大約六、七裏路的光景,子西忽然令車駕暫停,向昭王奏道:“臣慾言有道,大王肯聽否?”

  昭王說:“令尹姑且奏來。”

  子西說:“爲人臣而忠君事上者,爵祿不足以賞,謅谀君上者,刑罰不足以誅。司馬子祺谏阻出遊,實爲忠臣;臣賀王出遊,實爲谀臣。願王賞忠誅谀,整饬紀綱,使佞臣不敢再以遊樂惑君。”

  昭王聽後,羞愧難當,紅著臉說:“司馬誠屬忠臣,不過只能谏阻孤王,後世往遊將奈何?”

  子西慢條斯理地說:“禁止後世往遊,極其容易。大王千秋萬歲之後,遺命築山陵于荊臺之上,後世子孫必不敢遊于父母陵墓之前,以取歡樂。”

  昭王接受了子西的谏阻,立即停止遊獵荊臺,傳令還宮。

  楚昭王雖不能納直谏,但卻能納谲谏,總比那些聽不進半點意見的所謂“金口玉牙”的昏君勝強百倍。

  這次抗吳救陳的行軍途中,楚昭王突然病倒。正在這時,天空有一簇紅雲,像一群火紅的飛鳥夾著太陽飄去。楚昭王派使者請周太史占蔔,詢問吉凶。太史占蔔之後回答說:“此乃不祥之兆,應在大王身上。但並非不可免除,如若禳祭,可移災于將相。”使者如實回複,楚guo將相紛紛慾向神靈祈禱,希望能代替楚王承受不幸。但楚昭王說:“將相乃孤之手足,無手足相佐,孤雖生何益?寡人若獲罪于天,一任上天懲罰,萬不可移災于他人!”他阻止了將相禳祭。

  楚昭王的這一舉動,使令尹子西和司馬子祺及文武官員深受感動,都願爲guo爲君而效死力。楚軍上下一心,很快大破吳軍,班師而回。但昭王的病ti卻一直未愈,楚guo的太史又爲他占了一卦,說是得罪了黃河之神,要想免災,必須前往祭河神,楚昭王說:“長江、漢shui乃楚之江河,黃河不在楚境,孤何以能獲罪于黃河之神呢?非己之神而往祭之,謅媚也,孤不爲之!”

  楚昭王堅持不肯往祭黃河,病卻也漸漸好了起來。

  這些消息春風似地由南向北,很快傳到了孔子耳邊,孔子大加贊賞說:“順大道者天下昌,違綱常者天下亡。楚昭王遵天道,循綱常,行仁政,故必雄峙于南方。”

  是呀,十多年來,孔子經曆了衛、曹、宋、鄭、陳等guo,足迹幾乎遍及中原各諸侯guo,還從未見過楚昭王這樣明智的guo君,因此他決意要到楚guo去。恰在此時,楚昭王派使者來請。

  從陳guo到楚guo,中間要經過一些吳、楚兩guo爭奪的小guo,蔡guo便是其中之一。

  孔子師徒出了宛丘,行了兩日,因地理生疏,竟來到一個層巒疊嶂的去chu,擡頭望,兩邊高山對峙,不見天日。山上林深草密,狼蟲出沒,虎嘯猿啼,令人毛骨悚然。低頭望,谷深幽黑,寒氣逼人,谷底流shui叮叮咚咚,若彈似唱,如泣如訴,隱約可辨。一條道路隨谷而前,彎轉曲折,或隱或現。人在路上跋涉,車在路上行駛,右有萬仞高山,左是千丈深澗,隨時都有墜落下去,變成齋粉的危險。人人惶恐不安,個個惴惴而前,誰也不說一句話。說也奇怪,這樣的重山峻嶺之中的這一唯一的道路,竟然一直寬可數尺,馬車可以在路面上暢通無阻。由此可以設想,並非駕車的司馬牛引大家誤入歧途,這大約是自陳至楚的必經之路。也不知行了多少時辰,一直未見炊煙。漸漸的,頭頂上那線藍天淡下來了,山巒變得昏暗,谷底生起了陣陣yin風,這yin風怒吼著,咆哮著,由谷底升騰而上,打著滾,逞著凶,似有無數冤鬼在翩翩起舞,在齊聲呐喊,攪得山林呼嘯,濤聲陣陣。這一切都在告訴孔子師徒,天se晚了,應該安歇了,但這哪裏是棲身之所呢?天無絕人之路,前邊來到一chu開闊地,方圓數裏,平展展的,像一座寬敞的大廈。四周綠草如茵,野花飄香,三條谷shui在這裏彙合,煙波浩渺,音韻醉心——這是大山溫暖的懷抱,造化舒適的搖籃。孔子下車,四chu觀望,只見群山若黛,道路潛形,想走出這魔窟似的山嶺,找村舍旅店度夜是不可能了,便令停車解囊,在這深山幽谷中安歇。幸而時值初秋,不致挨凍。隨身帶著兩日幹糧,不致挨餓。人有shui飲,馬有草食,倒是個上等的露天客店。

  山路跋涉,人困馬乏,大家隨便嚼了些幹糧之後,倒頭便睡,一個個鼾聲若雷,掩沒了林濤,蓋過了飛瀑,一覺睡到天大亮,待他們揉開惺忪的睡眼,已是朝露染紅了群feng的時候了。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他們被密密麻麻的手持兵器的陌生人包圍在這深山幽谷之中,他們身邊有人在持械走動。這些人一個個yi衫褴褛,面黃肌瘦,三根青筋挑著個頭,有的還滿臉傷痕,三三兩兩,鬼蜮似地在四周徘徊。這與其說是些兵勇,倒不如說是些囚徒。這些囚徒並不傷害孔子師徒,只是監視。不出他們的包圍圈,任其所爲,若走近他們,他們便橫加攔阻,不准越雷池一步。

  待孔子師徒草草吃過早餐,飲些泉shui,收拾行裝,准備啓程上路時,一位軍官模樣的人走來。此人三十開外年紀,五短三粗,滿臉絡腮胡子。他故作斯文地向孔子深施一禮,微笑著說:“這位老者便是孔老夫子吧?”

  孔子還禮說:“老朽正是孔丘。不知將軍是哪家部隊,我們並未獲罪于誰,何以要困我師徒于這深山幽谷之中?”

  軍官並不正面回答孔子的問話,笑嘻嘻地說:“聽說夫子師徒慾往楚guo而去,不知是真是假?”

  “吾等正慾適楚,不知將軍有何見教?”孔子素來不會撒謊,如實地說了。

  軍官仍是笑容可掬地說:“下官奉上司命令,勸孔夫子回車返轍,或仍回陳guo,或別作他圖,只是不准適楚,否則,你們將被困死在這裏。”

  子路再也忍耐不住了,铮的一聲拔出寶劍,怒視著軍官說:“休要欺人太甚!返陳適楚,是我等之事,與你何幹!快讓開路,莫狗咬耗子——多管閑事。否則,休怪我劍下無情!”

  那軍官並不惱怒,依然笑嘻嘻地說:……

孔子傳第二十九章 陳蔡絕糧 幽谷觀蘭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二十九章 陳蔡絕糧 幽谷觀蘭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