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古代人物傳記>孔子傳>第三十二章 子貢說吳 冉求克齊

《孔子傳》第三十二章 子貢說吳 冉求克齊

古代人物傳記作品

  吳guo的勢力愈來愈強大,不斷對外擴張,一心想稱霸中原。公元前488年——魯哀公七年的夏天,吳guo挾迫魯guo在魯guo的鄫城(現在山東峄縣境內)舉行了一次會談,子服景伯爲魯哀公的相禮。在這次會談中,吳guo恃強淩弱,任意擺布魯guo,向魯提出了一系列無理的要求。吳guo要求魯guo拿出一百只牛,一百只羊,一百只豬作爲獻禮,當時稱爲“百牢”。這顯然是在以強guo淩辱弱guo,以霸主役使諸侯。魯guo不從,子服景伯說:“先王無此禮製,魯豈敢逾越!”

  吳相禮說:“宋已獻我百牢,魯不得在其後。況且昭公二十一年,魯曾獻十一牢與晉大夫範鞅,難道今日獻百牢與吳王,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子服景伯忿忿地說:“晉之範鞅貪而棄禮,以強晉淩我弱魯,魯不得不從。吳王乃仁義之君,以禮命諸侯,魯則應以周禮之限爲數。奉天子之牢不過十二,此乃天之大數也。今吳棄周禮,強索百牢,這難道是君子之舉嗎?”

  吳guo本來是貪婪成xing,暴虐無道的豺狼之輩,子服景伯跟它講這些,純系是對牛彈琴,所以,爭執了半天,問題終未得到解決。

  回到住地,景伯對魯哀公說:“當今時勢,吳強而魯弱,若執意不肯獻百牢之禮,吳必出兵伐魯。小不忍則亂大謀,依臣之管見,以屈從爲上。”

  魯哀公有什麼辦法呢?自己的guo家弱小,就是要受強guo的欺淩,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嘛,這是當今社會的現實,只好點頭應允,以百牢之禮獻吳。

  可憐的魯哀公,只看到了以強淩弱的社會現實,卻沒有想到如何富guo強兵,不爲他guo所魚肉。

  吳guo在會談桌上取得了勝利,得意而歸。消息傳開,諸侯各guo議論紛紛,有的稱譽吳guo強大,君臣英豪;有的則罵吳guo棄禮不仁,有如虎狼。身居高位,手掌重權的人,多是些聾子,他們只能聽到溢美贊譽之辭,有誰肯將貶抑之言灌入他們的耳骨呢?吳guo君臣自然也不會例外。太宰伯嚭沒有參加吳魯會談,這次外交上的勝利沒有他的功勞,他很覺懊惱。伯嚭是個貪婪的佞臣,一向嫉賢妒能,不甘在人之下,便以大guo之居,派人到魯guo去召季康子來吳禀見。他想借此機會露一手,撈一把,爲自己塗脂抹粉。

  季氏寬大的議事廳裏,季康子一人在焦躁不安地走來走去。他只有三十八歲年紀,但由于整日山珍海味,吃得腦滿腸肥,加以無所事事,因而過早地發福了。圓而大的頭幾乎是粘在肩上,中間似乎並沒有脖子。脂肚挺得高高,像七、八個月的孕婦,連那寬大的袍子也遮掩不住。稀疏的胡須,淡淡的眉毛,黃而參差的牙齒,灰白的臉皮,這一切都在向人們宣告,這是個酒se之徒。他的長相與其祖父、父qin頗相似,但xing格卻絕然相反。季平子、季桓子雖貪婪、yin毒、凶狠,但卻善動腦筋,一向不露聲se,遇著什麼不順心的事,或者正在運籌一個什麼新的yin謀,喜歡一個人在這間大廳裏盤膝危坐,面前的幾案上擺著一杯濃茶,一邊品茶,一邊靜靜地想心思。季康子則不同,他本來就不學無術,又圓又大的腦殼裏仿佛堆滿了肉與脂,連半點縫隙也沒有,加上脾氣大,火xing急,所以哪怕遇有針鼻大小的事,便這樣熱鍋上螞蟻似的坐臥不安。自從接到了伯嚭的邀請信,他就一籌莫展,食不香,睡不甜。他倒是有點自知之明,無論從學問上、韬略上、口才上、外交禮儀上、應變能力上,自己都與子服景伯相距甚遠,子服景伯與哀公尚且受辱,見笑于諸侯,自己此番應邀前往,現場不是更加狼狽,後果不是更加不堪設想嗎?他接受了冉有的建議,派人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到衛guo去請子貢,但至今仍沒有來到……

  子貢奉季康子之請赴吳辭謝,拜見了伯嚭。伯嚭將子貢安置到館舍安歇,來日于太宰府詳談議事。

  第二天巳時,一輛裝飾豪華的馬車來到了太宰府,車上走下了一位穿著喪服的人,這就是子貢。早有門官報知了伯嚭,伯嚭出府門一看,大驚失se,怒火中燒,正想發作,又克製了自己。因爲子貢的外交才能聞名于諸侯,八年前他來說吳救魯困齊,二人就曾打過交道,領教過他的厲害。伯嚭將子貢迎入正廳,二人分賓主坐好,問道:“先生爲孔夫子高足盡知禮儀,請問guo君長大于道路,而大夫不出其門,此爲何禮?”

  子貢回答說:“此乃畏大guo矣,並非禮也。倘若君臣虛guo盡行,強guo豈不乘虛而入嗎?”

  伯嚭很感興趣地問:“大guo乘虛而入,合禮與否?”

  子貢說:“大guo不以禮待諸侯,遺害無窮,必將亡guo。”

  伯嚭反駁說:“大guo民富兵強,橫行天下,臣服諸侯,豈有亡guo之理!”

  子貢冷冷地笑著說:“太宰豈不聞井娃觀天,鼠目寸光嗎?吳今雖強,然不久將焚宗廟,覆社稷,亡君臣,死萬民,故賜特依禮著喪服,先來吊孝致哀。”

  伯嚭再也忍耐不住了,拍案而起說:“孺生休得胡言,小心割掉你的she頭!”

  子貢泰然自若,邊品茶邊說:“太宰休動雷霆震怒,請聽賜陳述利害。若言之有理,當謝賜之美意;若出言悖謬,賜甘赴湯镬!倘先割掉she頭,賜則不能言,吳將危矣……”子貢是那樣平靜,那樣風趣。

  “先生請言其詳。”伯嚭像泄了氣的皮球,重又坐下。

  子貢又呷了一口茶,咂巴咂巴嘴chun,然後慢條斯理地說:“賜隨夫子居衛,qin眼目睹一事,太宰可有興致一聞嗎?”

  “先生但講無妨”。伯嚭說。

  子貢說:“衛有嶺邑,chu于重山峻嶺之中。近年來常有猛虎出沒,毀壞莊田,捕食牛羊,傷害男女,一邑百姓紛紛遷徙逃亡……”子貢說著,突然停住了,在津津有味地品茶。

  伯嚭竟等不及了,追問說:“後來如何?”

  子貢見問,接著說:“後來衛相guo孔文子組織全guo著名獵手數百名進山,捕獲猛虎十八只,百姓方得以回歸故裏,重建家園,勤于農桑,安居樂業。”

  伯嚭長長地噓了一口氣,沒有說話。

  子貢轉移話題說:“昔者,周大王命其三子大伯、仲雍、季曆俱適荊蠻,擁有一方民衆。長子大伯身著周之禮服,以周禮化民,民皆依禮行事。大伯無子,死後其弟仲雍繼位。仲雍生xing怯懦,guo勢漸弱,吳則挾持其廢棄周禮,效法吳俗——剪斷長發,躶露上身,刻上花紋作爲裝飾。仲雍之舉,非爲禮也,以避災害。近者,吳魯會談,吳不以禮待魯,強索百牢。吳強而魯弱,魯不得不從。吳伐楚滅越,侵淩中原諸guo,此與猛虎毀壞莊田,捕食牛羊,傷害男女何異?吳雖強大,豈能勝過百獸之王嗎?虎不知禮,恣意橫行,爲害甚廣,最後群起而攻之。終成鼎镬中之佳肴。吳不以禮待諸侯,侵弱暴寡,……

孔子傳第三十二章 子貢說吳 冉求克齊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三十二章 子貢說吳 冉求克齊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