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古代人物傳記>孔子傳>第六章 學無常師 苦惱抉擇

《孔子傳》第六章 學無常師 苦惱抉擇

古代人物傳記作品

  公元前525年,孔子二十七歲。

  深秋,天像漏了似的,連yin雨下個不停。曲阜城魯guo高級館舍前,雨簾裏一個高大的漢子在徘徊。他頭戴葦笠,身披蓑yi,雙腳踏在泥shui中,縮頸聳肩,渾身顫抖,顯然,他已在此等候多時了。這位大漢不是別人,正是孔子。

  近來孔子趁工作比較消閑之時,抓緊時間研究各地的風俗人情。他聽說郯guo特別重鳥,以鳥爲圖騰,甚至以鳥作官名時,不知原因何在。請教過幾位學問淵博的長者,也未得到滿意的答複。恰在這時,郯guo郯子來朝拜魯guoguo君,聽說在昨天的宴會上,郯子曾與魯大夫昭子(名叔孫婼)談及過此事。孔子沒有資格參加guo君舉行的宴會,無機會向郯子請教,便冒昧來館舍拜訪,也不知郯子肯否賞臉。不想郯子應季平子邀請又赴宴去了,孔子只好在雨地裏耐心等他歸來。

  不知過了多久,兩輛裝飾豪華的馬車冒雨向館舍馳來。馬車來到館舍門前收缰停住,前邊那輛乘的是郯子及其隨從,後邊那輛是魯guo前來陪送的仲孫大夫。

  仲孫大夫先下了車,見渾身淋shi的孔子,不禁吃了一驚。孔子見了仲孫大夫,喜出望外,這真乃天賜良機,忙上前施禮道:“孔丘見過仲孫大人!”

  “秋雨淅瀝,寒冷徹骨,仲尼,你爲何在這雨地裏挨淋?”仲孫大夫問。

  孔子回答說:“孔丘求教郯guo君王,如饑似渴,雖秋雨連綿,不敢離去,唯恐錯失良機。”

  隨從攙扶著郯子走下車來,仲孫大夫上前引薦,孔子施禮見過,一行人來到館舍,分賓主坐定。

  孔子說明來意。郯子見他如此虛心好學,深受感動,熱情地回答了他所提出的問題。

  郯子娓娓而談,他說:“從前黃帝軒轅氏以雲紀官,百官雲師而雲名;炎帝神農氏以火紀官,所以火師而火名;太昊包犧氏以龍紀官,所以龍師而龍名。吾祖少皞氏立guo時,群鳳集于殿堂之上,此乃吉祥之鳥,故以鳥紀官,鳥師而鳥名也。”

  孔子感謝郯子的慷慨賜教,又詢問了些少皞氏時代職官製度的曆史情況,郯子一一作了回答。後來孔子對人說:“我聽說,‘天子那裏沒有主管這類事的人了,這類學問卻還保存在四方蠻夷那裏。’看來這話是千真萬確的。”

  公元前523年,孔子二十九歲。

  仲春三月,風和日麗,鳥語花香。官道上,一輛馬車在緩緩行駛,曾皙禦車,孔子手扶轅木,直立車上。他默默無語,獨自欣賞著窗外春se。因爲他從來乘車不說話,不回顧。孔子此番出遊,專赴臨城,拜師襄子爲師,請教彈琴的若幹學問。

  孔子有著超群的音樂天賦,是管觸chun會吹,是弦及指能奏,早在十多年前,就成了出se的吹鼓手,無論到哪個樂班,不管人多人少,孔子總是佼佼奪魁者。經過這十多年的日研月磨,不停cao練,各種樂器,無不爐火純青。然而他也並非十全十美,似乎是長實踐,短理論,常常是不知所以然,難以居高臨下。孔子作學問不似有些人那樣東一筢,西一掃帚,而是有著嚴格的計劃xing,常集中數年時間,專事某一方面的研究。前兩年他致力于普查民俗風情,近來又轉入研究音樂理論。

  師襄是魯guo的樂官。古時候樂官稱師,後來幹這一項職務的人就把師作爲姓,冠于名前,故稱師襄,又稱師襄子,加子表示尊稱。師襄子在音樂理論上有很深的造詣,聞名于諸侯。

  師襄子聞聽孔子來訪,忙迎出大門,讓于客室,以上賓之禮接待。他們已是多年的老朋友,彼此相互敬仰,只因相距遙遠,又都有公務纏身,所以來往較少。

  孔子與師襄喝茶敘舊,令曾皙前去置辦厚禮相贈,師襄不允。孔子說:“孔丘今日造府學琴,禮應奉贽敬行拜師之禮!”師襄板緊面孔說道:“你若行師生之禮,我立下逐客之令;若敘老友交情,我用箪食壺漿爲你洗塵。請你自己選擇吧。”

  孔子不敢固執,只好吩咐曾皙不必備禮,但對師襄說:

  “既是老友相見,不必拘禮,家常便飯,更令人心安。”

  師襄說:“常言道,客隨主便,你聽我安排就是。”

  孔子是個急xing子人,從不願lang費一分一秒時光,所以三言兩語便轉于了學琴的正題。

  師襄是個熱心人,又是老友相見,推心置腹,開言吐語,滔滔不絕。

  神農氏創造五弦琴,用來禁止婬邪,匡正人心。琴用桐木製作。桐木屬陽,頗有靈xing,能知閏年——不閏年生十二個葉,遇閏年生十三個葉。它還能知秋,每到立秋這天,樹葉必落。做琴的桐木就産在魯guo的峄山。琴的面是圓的,象征著天;底是方的,象征著地;身長三尺六寸,象征著一年三百六十日;寬六寸,象征六合;前廣後狹,象征尊卑;上圓下方,象征天地;五弦,象征金、木、shui、火、土五行;大弦爲君,小弦爲臣。琴的第一弦配宮音,第二弦至第五弦依次爲商、角、徵、羽四音。琴除弦外,還有徽、首、尾、chun、足、腹、背、肩、腰、越。琴chun名龍chun,足叫龍鳳足,背稱仙人,腰稱美女。越長者爲龍池,短的叫鳳沼。龍池八寸合八風,鳳沼四寸合四氣。同是系弦的,名稱各不相同,那琴首繞琴弦的叫臨嶽,琴尾高起絚弦的叫嶽山,肩下系弦的叫雁足,足下轉扭調弦的叫做轸……

  談了一會,不覺天晚,師襄子設盛宴爲孔子洗塵。孔子的酒量很大,但從不多喝,而且食時不說話。酒足飯飽之後,師襄子安置孔子與曾皙在後堂安歇。

  第二天孔子起得很早。這是他的生活習慣,無論頭天夜裏睡得怎樣晚,第二天都要四更起chuang,先到曠野空氣新鮮的地方活動一下筋骨,然後秉燭伏案晨讀。吃過早點,像小孩子進家塾一般,師生又對面盤tui而坐,開始了新的講授內容。

  孔子問:“請問夫子,這古琴著名的有多少?”

  師襄子回答說:“琴名最古最雅的要推嬰硒、貢粹,相傳爲伏羲所造。其次名丹維、粗chuang,是柏皇所造。電母琴,帝俊所造。菌首琴、白民琴,是晏龍所造。guo阿琴,伊陟所造。七弦琴,文王所造。響風琴,周宣王所造。青翻琴,楚無虧所造。臥冰琴,崔驷所造。這些都是寶貴的名琴。能得到古人qin手製造的名琴,模仿他的指法,彈奏他的曲調,勤學苦練,便可成爲名家。”

  孔子緊追不放,問道:“假若覓不到古人的名琴,用一般的琴練習,能否成爲名家呢?”

  師襄子回答說:“像你這樣天賦聰明,勤學好問的人,不必定用古琴,但需認定一位古人,常常練習他的指法歌調,也可以成爲名家。”

  師襄子說著從身邊移過琴來,彈奏了一曲。孔子在一旁靜聽,感到此曲非同凡響,是他聞所未聞的。那指法、技巧也tuo俗超群,……

孔子傳第六章 學無常師 苦惱抉擇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六章 學無常師 苦惱抉擇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