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海外百感集>留學美國>第十六章 “圍城”現象

《留學美國》第十六章 “圍城”現象

海外百感集作品

  在中guo現代文化史上,有兩位作家對“留了洋”的知識分子持有深刻的批判態度。一位是魯迅,一位是錢鍾書。

  魯迅小說和雜文的諷刺鋒芒盡管主要是指向舊式的傳統知識分子,但他在《阿q正傳》裏塑造了不朽的“假洋鬼子”的形象,讓人看到被殖民文化所扭曲的一些中guo人的靈魂。

  相比之下,錢鍾書嘲笑的主要是新式的留洋歸來的知識分子。小說《圍城》借一群真假留學生的故事,告訴我們,“留學”的經曆有時也無法改變中guo人人xing中的卑微和瑣碎。

  今天,“假洋鬼子”已家喻戶曉,成爲中guo人自鑒的一面鏡子。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長期海外留學生活,不但有可能使人變成“假洋鬼子”,而且還有可能使人陷入精神上的“圍城”。

  這種“圍城現象”在中guo留學生中間並不罕見。一些留學生身上有時會令人吃驚地表現出來日益狹隘、無聊和空虛的傾向,而這種精神傾向往往又混雜在一種不切實際的良好自我感覺之中。

  也許因爲生活過于平淡,一些留學生常常喜歡在電腦網絡上挑起爭論。爭論往往是從一些很小的事情開始,但雙方很快就會“上綱上線”到政治高度,爭得熱火朝天,鬥志昂揚。在電腦網絡上讀這些爭論,有時就好像是“文革”時讀大字報似的,有一種滑稽的感覺。

  留學生中出現“圍城現象”有許多原因。

  首先,留學生常常滯留在自己的舊日印象裏。

  每一個留學生都是帶著自己對中guo的印象出guo留學的。80年代初出guo留學的,腦子裏的“中guo”就是80年代初時的中guo;90年代初出guo留學的,腦子裏的已經是90年代時的中guo了。這種留學生頭腦裏下意識保留著的印象在出guo後幾乎是一成不變的。這使他們對中guo社會不斷變化著的現狀往往變得越來越隔膜。而留學生自己又很難意識到自己頭腦裏的“中guo”是建立在舊日的印象上。一個1992年出guo的23歲的留學生在和早幾年出guo的老一代留學生接觸後曾感慨說,這些老留學生對現在的中guo已經完全不了解了,總以爲中guo現在還是他們在的時候那個樣子呢。“我跟他們說,中guo全變了。可他們就是不信。”這些年,許多在外多年的留學生往往是回guoqin時才真正受到震動,對guo內的變化感慨萬千。一個1984年出guo的32歲的醫學院博士生在1993年回guo轉了一圈,頗受刺激,回來逢人便講,如今留學生回guo,是說話洋氣,穿著土氣,化錢小氣。

  留學生頭腦裏所保留的“祖guo”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他們在海外的思想傾向和生活態度。當他們頭腦裏的“祖guo”與現實中的中guo有了差距之時,留學生的思想,特別是在與中guo有關的事情上,時常會出現保守傾向。一些留學生,或是用一種老調子談論中guo的一些過時問題,或是以一種不屑的態度抨擊近年來guo內出現的新現象,卻很少會想到落在時代後面的可能是自己。就像當年海外老華僑更崇尚傳統道德一樣,一些生活在西方現代社會裏的留學生有時在思想上遠不及guo內新一代青年來得開放。

  其次,留學生往往封閉在狹小的生活圈子裏。

  走向世界,固然lang漫,但走出去之後,畢竟還要落腳在這世界的某一個角落。實際上,大部分留學生在留學期間的生活圈子部很狹小。他們常常在一個地方一住就是幾年。每天在校園裏見到的就是那兒個人,說的就是那幾句話,甚至買東西,去的就是那幾家商店。過年過節,也就是幾家互相認識的中guo同學之間請來請去。好幾年的聖誕節,我都是在不同的留學生家裏和幾個相同的中guo同學一起過的。令我感到有趣的是,大家聚在一起時所說的話,許多都是上一年說過的了。只是說的人忘記自己過去已經說過了,而聽的人也不記得自己以前是否聽到過。

  生活的單調難免會引起精神的空虛。一些留學生所關心的事情越來越瑣碎,每天感興趣的不外乎在哪裏有便宜東西,誰掙了多少錢,還有就是怎樣申請“綠卡”。而且,因爲無聊,相互之間——特別是在陪讀的太太們之間——閑話也格外多。有時,連人家或自家臥房的私事也會被當做故事傳來傳去。

  並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能意識到自己生活環境的狹小。美guo發達的通訊技術有時會使人産生一種虛假的“參預感”。打開電視,世界各地——包括中guo發生的事件,都能在屏幕上迅速看到。這種虛假的“參預感”常常使人忘記自己與現實社會實際的隔絕。

  第三,也是更致命的,有的留學生總是陶醉在良好的自我感覺裏。

  由于出guo留學競爭激烈,對不少出了guo的人來說,能夠出去留學本身就是一項頗可驕人的成就。更有的留學生將東西方社會在科技、文化的巨大差距,自然而然地轉化成自己與尚未能有機會出來的同胞之間的精神差距,進而充滿了一種難以掩飾的“優越感”。

  出于這種心態,一些留學生一方面在guo外過著頗爲庸碌的生活,另一方面又總覺得自己精神上高guo內同胞一等。于是,自己陷入極端無聊之中而毫不自覺。有人甚至將種種guo外俗氣都當作海外高雅來學,洋洋自得地當起“外guo小市民”來了。

  這一代留學生中能不能出“巨人”,取決于許多因素。不過,一個人,無論是在guo內還是在guo外,想要有所作爲的話,大概總是要有點追求和進取的精神。如果一代充滿夢想、滿懷抱負、曆經磨難的留學生,到頭來,變成安于溫飽、甘于平庸、無所作爲之輩的話,那將是留學生個人乃至整個留學事業的最大悲劇。

《留學美國》第十六章 “圍城”現象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十七章 中國婦女的第二次解放”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留學美國》第十七章 中國婦女的第二次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