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海外百感集>留學美國>第五章 第三次留學潮

《留學美國》第五章 第三次留學潮

海外百感集作品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代表新中guo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guo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可是,站起來了的中guo人很快發現,他們只能站在自己的那塊土地上,去不了別的地方。

  1978年底,當鄧小平再一次打開中guo大門時,中guo與外部世界,特別是西方世界,已經隔絕了將近三十年。中guo人如同從一場昏夢中醒來,睜開眼,張望著外面全新的世界。

  1978年底,當首批中guo留學生赴美的消息見諸報端之時,並沒有多少中guo人真正意識到這件事情所具有的曆史意義以及對他們個人生活所可能産生的深遠影響。

  那時,對絕大多數普通的中guo人來說,“留學”這件事壓根兒就沒在他們的夢中出現過。“外guo”,如同天堂和地獄一樣遙遠,屬于同他們的生活完全不相幹的另一個世界。

  最早被派出guo的留學生都是被“挑選”出來的。他們幾乎都是公費生,絕大部分是訪問學者,少部分是研究生和本科生。對許多訪問學者來說,出guo留學,如同是一項組織安排。爲此,他們即使不感謝dangguo家的培養,至少也得感謝命運的關照。對研究生和本科生來說,他們大多必須經過考場上的競爭。不少人之所以能被選中,往往是因爲他們的高考或研究生考試的成績優異,特別是外語成績好。

  在當時整個出guo過程中,個人選擇的余地是很小的——“一切聽從dang安排”。一個30歲的日本東京大學博士畢業的歸guo留學生說,他當年報考研究生時,本沒指望能夠出guo。但他報考的專業有兩個出guo名額。他考得很好,特別是英語成績非常出se,而且,他在報考表格中“是否報考出guo留學生”的那一欄裏劃了那麼一道,結果被選爲“出guo預備生”。他沒能繼續學他的英語,而是被送到大連外語學院去從頭學日文,後被派到日本留學。留學幾年後,他那滿口美音的英語已經變成一口流利的日本話了。

  到了80年代初,有關派遣留學生的消息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報紙電視上,但仍然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做“出guo夢”的。出guo留學仍然只是少數著名科學家和一些幸運的名牌大學高材生的事情。

  將社會和人心真正攪動起來的是自費留學的開放。

  1981年1月14日,guo務院批轉了教育部等七個部門“關于自費出guo留學的請示”,並頒布了“關于自費出guo留學的暫行規定”。這是當時中guo政府在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中所邁出的最大膽的一步。

  據說,幾乎在1978年第一批中guo留學生赴美的同時,就已經有人自費出guo留學了,只是至今還沒有事實和數據支持這一說法。根據美方統計,美guo駐華使館1979年一年裏共簽發了523個f-1簽證;中guo官方在1981年初轉發的“關于自費出guo留學的請示”報告中也承認:“去年以來,申請自費出guo留學的人員日益增多”。,據《中guo教育年鑒》,1980年一年,自費出guo留學的人數已多達三四千人。但是,盡管如此,在1981年以前,自費留學的辦理仍然需要一定的“特殊照顧”。一些人爲了辦理自費留學的手續,不時需要進京活動,走訪主管領導。

  自費留學的開放,則一下子將guo門向所有人打開了。無數中guo青年第一次在自己生活裏發現了一個夢想——一個可以通過個人努力來實現的夢想。

  在短短幾年中,隨著中guo人的“留學意識”的提高,“出guochao”很快就由古井微瀾變成了滄海巨波。1983年,自費留學人數僅有一千多;三年後,即1986年,數字增長了十倍,自費留學的人數達到一萬多;又過了一年,到了1987年,又翻了十倍,自費留學的人數驟然突破了十萬大關。一時間,無論是男是女,多大年紀,有沒有海外關系,想不想繼續學習,都開始琢磨起“留學”來了。

  如果說,“文革”中的那一代人是在一場又一場“運動”中磨練出來的話,那麼,“文革”後的那一代人則是在一場又一場“熱”中成長起來的。先有“文學熱”,然後是“從政熱”、“經商熱”、“競選熱”、“美學熱”、“文化熱”、“簽名熱”。……此起彼伏,時消時長。這期間,“出guo熱”曆久不衰。

  對一代中guo青年來說,出guo留學是一場充滿誘惑的挑戰,一次對自我價值的檢驗和一個真正改變自己生活的機遇。

  那時的中guo社會沒有給年輕一代留下太多的發展空間。那裏沒有政治可投入,沒有財富可追求,沒有可供精神自由馳騁的疆場,甚至在私生活中也沒有一方不受侵犯的個人領地。在這個社會裏生存,年輕人需要學會的不是全力奮鬥,而是耐心等待。至于等待的是什麼呢?誰也說不清楚。

  那時,年輕一輩見面打招呼,總是這樣兩句:“活得怎麼樣?”“沒勁兒。”

  于是,出guo便成了無數中guo青年平凡、無聊、黯淡生活中的一線亮光。盡管“出guo夢”最終有可能由一場美夢變成一場噩夢,但它的確給一代中guo青年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生活希望和奮鬥動力,並使他們在生活中有了一點選擇自己道路的自由。

  在出guo留學的動機上,每個人或許不盡相同——有人是志向高遠,有人因懷才不遇;有人嫌掙錢太少,有人爲婚姻不幸。而出guo對每一個人也都意味著不同的事情——可能是爲guo爭光或是爲個人發展,可能是追求金錢享受或是爭取言論自由,甚至也許只是爲了多生一個孩子。但是,無論人生追求是什麼,出guo留學在那時總是最好的選擇。即使在生活中什麼追求也沒有,出guo本身就可以成爲一件值得追求的事情。一個不甘心整天瞎混日子的朋友曾感歎說:“不管怎麼說,出guo總算件事吧!”。

  一旦下決心踏上“出guo之路”,人就會感到自己過去無聊空虛的生活馬上變得緊張充實起來:不再有時間憂guo憂民,抨擊時政;也沒工夫牢騒滿腹,埋怨領導;更不計較獎金、職稱和大家對你的看法了。自己的精神境界似乎都一下子比旁人高了許多。

  80年代末,北京街頭兩個熟人見面時,最常聽到的對話已經變成:“嘿,出guo的事兒怎麼樣了?…“正辦著呢!”

《留學美國》第五章 第三次留學潮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第六章 生命之劍”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留學美國》第六章 生命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