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中國現代人物傳記>何厚铧家族傳>7、脫穎崛起西榮巷

《何厚铧家族傳》7、脫穎崛起西榮巷

中國現代人物傳記作品

  何賢接過父qin的“血本”時,沈甸甸的,不是金磚卻飽含著父qin的希冀。無論怎樣,他終于可以按自己的意願cao縱自己的命運了,他不是後生不是掌櫃,如今可是一名“自雇自”的老板了!

  可是,在廣州要做金融買賣,確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之事。因爲金融界情況十分複雜,既有帝guo主義者的cao縱,又有大小軍閥從中興風作lang,蠱惑市場。尤其是軍閥割據,內戰不斷,戰火烽煙嚴重影響著金融市場,每一次軍事沖突,在廣州都會直接牽引著金融指數的波動。

  30年代初的廣州市十三行金融業十分活躍。這裏錢莊林立,店鋪門面裝修堂皇,炒買炒賣黃金外幣的人群摩肩接踵,吸引了無數投資者和冒險家。何賢的眼睛瞄准的是十三行、西榮巷一帶的“黃金寶地”,其實就是黃金外幣炒買炒賣的自由市場,然而,這在舊時代卻是合法的經營。炒家全憑一個“信”字,也就無須具備多大的資本。何賢心知肚明,所謂炒,不過買空賣空,和賭博沒什麼區別。于是,他便在這裏挂起個“鴻記”招牌,一個無字銀號,卻得以施展身手,開辦“炒市”活動了。

  十三行作爲洋貨行,始建于17世紀末,盡管其惟一擁有與外商打交道的商業特權的曆史期早已過去,且第二次鴉片戰爭時這一帶的房屋幾乎被燒盡成灰,但由于它曾經擁有過昔日的輝煌,客商們已獲悉這個劫後複蘇、仍是商業繁盛的地方,便又出現了清代番禺大詩人屈大均描述的“銀錢堆滿十三行”的詩句。

  到20世紀20年代,十三行仍是廣州銀號集中地,而銀號的老板們組織的銀業公會就設在西榮巷。初入行的“鴻記”老板何賢,並沒有什麼鋪位,他僅靠雙tui奔走于漿欄路內的西榮巷銀業公會和茶樓酒肆之間,觀察行情,充當銀業經紀角se。當時銀業公會內,設有銀業公布所和交易所,是廣州最大的金融貿易市場,是個買空賣空的大賭場。公會給每個銀號派發兩張入場證,因場內每日上下午開市兩次,所以,有入場證方可進場交易。

  每日晨起開市前,西榮巷附近各間茶樓已是人頭攢動,相互低聲議價,或高聲討論,人們先進行著緊張的“熱身”活動。而進到銀業公會內交易時,卻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雙方都不用講太多話,而以伸指爲暗號。

  早上,何賢在茶樓上或錢莊那裏接受炒家的委托,做黃金小買賣。只要按炒家的吩咐,一經買入,馬上就寫個紙條送給甲某或乙某,如若放了(即賣出了),也同樣以紙條爲憑。傍晚收市,賺了多少,或虧了多少,何賢就跟炒家一一交代清楚,從不拖拉。

  聰明機敏的何賢穩紮穩打,把握時機,或“睇好”,或“睇淡”,或入或放,決不盲從,且常常有獨到的見解,爲炒家充當高參,出謀策劃,結果大獲其利。因此何賢得到許多炒家的賞識和信賴,他很快就在這金融圈裏出了名,且名聲越來越大。

  何賢有三條“秘訣”:一是深入了解金融行情,觀察時局變幻;二是善于動腦子,區分真假行情,分析金融價格漲落的可能xing,從而做出正確的決策;三是勤跑tui兒,勤于聯絡同行,在各個茶樓的“炒友”中來往穿梭,盡快把信息告知炒家們,並爲他們出謀獻策,使盡全身解數,頗有肝膽相照的坦誠。

  做黃金買賣的人,最易結交當時的軍政要人,綠林好漢,所以,何賢的朋友可謂遍及廣州了,這些朋友,有些甚至可成爲生死之交。何賢結交了最爲知己的兩位朋友,他們就是何善衡與馬子登。他們三人都年紀輕輕,愛好相同,且都從事同一職業,可謂志同道合。何賢叫“鴻記”,何善衡叫“雙記”,馬子登就叫“科記”。其實所謂“記”,不過都是獨自一個“光杆兒司令”而已。後來,何善衡提議:“我們不如大家拍檔,搞間銀號!”銀號,實則是私營銀行。

  1929年,三位年輕人將各自的本錢湊到一塊,集資一萬元,在廣州的上九路開辦了一間彙隆銀號,以此爲陣地,在金融界中大展身手。

《何厚铧家族傳》7、脫穎崛起西榮巷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8、商海覓得生死交”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何厚铧家族傳》8、商海覓得生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