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毛澤東傳第8節 上井岡山上一小節],把農民武裝起來。
在遂川的大汾鎮,部隊在清晨突然遭到遂川縣地主武裝靖衛團三四百人的襲擊,因爲人地生疏,倉促應戰,前衛的第三營同團部失去聯系而輾轉南下,以後同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軍余部會合;毛澤東率領團部和特務連撤退,一直退到井岡山南麓的黃坳,最初收集到的失散人員共四十多人,部隊狀況十分狼狽。當時擔任連指導員的羅榮桓後來回憶說:大家又饑又餓,無精打采,稀稀落落地散坐在地上。要吃飯時,炊事擔子也跑丟了,沒有辦法,幾個戰士從老百姓家裏找來一點剩飯和泡菜辣椒。沒有碗筷,毛澤東和大家一起伸手從飯籮裏抓著吃。飯後,毛澤東站起身來,朝中間空地邁幾步,雙腳並攏,身筆挺,精神抖擻地對大家說:“現在來站隊!我站第一名,請曾連長喊口令!”這種堅強鎮定的精神,立刻強烈地感染了戰士們,提著槍站起來,向排頭看齊。⑤
毛澤東率領這一部分隊伍繼續向井岡山轉移。他的腳被草鞋帶子磨爛,行動很困難,但仍堅決不坐擔架,堅持拄著棍子步行。隨後第一營第一連趕了上來。隊伍行進到井岡山西南的荊竹山下,還有一百多人,在一個小村子裏宿營。陳士榘回憶說:“我們知道今天要上山了,當時心裏說不出有種什麼味道,一方面感覺到我們原來人數就不多,加上三營被隔斷,顯得更少了;另一方面,看樣子只有上井岡山,能得個地方休息休息,感到高興。”⑥這時王佐派人接應他們上山,部隊在十月二十七日到了茨坪。接著,第一營的兩個連也從茶陵趕到茨坪,部隊的人多了。毛澤東等送了七十支槍給王佐部隊。王佐資助工農革命軍五百擔稻谷和一些銀元。他們在茨坪住了幾天,又回到北麓的茅坪,開始創建以甯岡爲大本營的井岡山根據地。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上,袁文才、王佐是有很大功勞的。
工農革命軍到了井岡山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抓軍隊和地方的建工作。沒有一個堅強有力的
組織形成核心,軍隊也好,根據地也好,都會松散無力,難以鞏固和發展。所以,毛澤東把這件事看作一切的根本。
在三灣改編時,一個重要內容便是軍隊要在的領導之下,並且確定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但那時時間匆促,許多措施還來不及落實。部隊到酃縣
口村後,十月十五日,毛澤東在葉家祠主持了六名新
員入
宣誓儀式,各連
代表都來參加。會場的牆上挂著一塊寫有“ccp”的紅布。他詳細地解釋了入
誓詞的意思,然後帶著六名新
員舉起右手宣讀入
誓詞:“犧牲個人,努力革命,階級鬥爭,服從組織,嚴守秘密,永不叛
。”到遂川大汾鎮,另一個連也舉行了入
宣誓儀式。不久,各連的
支部都先後建立起來。支部一建立,連隊立刻有了靈魂。支部布置
員要做好三件事:學習目前的形勢;了解群衆思想狀況,幫助他們解除顧慮;培養和發展新
員。連裏的政治空氣逐漸濃厚,
員數量逐漸增多,各種工作迅速開展起來,顯得十分活躍。
在軍隊內部建的同時,毛澤東也抓緊地方
組織的恢複和發展。井岡山附近各縣,在大革命時期都建立了
的組織。
組織負責人很多是外地回來的學生,也有當地農會的骨幹分子。大革命失敗後,多數
組織給打散了。但不少
員仍在堅持鬥爭。毛澤東采取軍隊的
幫助地方
發展的做法。工農革命軍進駐茅坪的當天晚上,毛澤東就召集在井岡山“打埋伏”的永新、甯岡、蓮花縣部分
員開座談會。十一月上旬,又在茅坪召開甯岡、永新、蓮花等縣原
組織負責人會議。第二年一月攻克遂川後,召開了前委和萬安、遂川縣委聯席會議。在這些會議上,毛澤東分析形勢,要求大家在鬥爭中重建和發展
的組織。他還從軍隊裏抽調一批有政治工作經驗的
員幹部,到農村基層去開展建
工作。
到一九二八年二月,湘贛邊界各縣組織初步恢複發展起來,成立了甯岡、永新、茶陵、遂川等縣委,酃縣特別區委,蓮花特別支部;各縣的區、鄉兩級大都建立起
的組織。前委還同萬安縣委建立了聯系。
與此同時,毛澤東也抓緊對袁文才、王佐這兩支綠林式農民武裝的教育改造工作。他多次同袁文才談心,既肯定他們反對土豪劣紳的革命精神,又指出他們受封建幫會影響、政治目標不明、階級界線不清等問題,循循善誘地幫助他們提高政治思想平。袁文才十分佩服,對部下說:“跟毛委員一起幹革命不會錯。”毛澤東又幾次上山同王佐交談。王佐逢人就說:“毛委員是最有學問的人,同他談上一次話,真是勝讀十年書!”應王佐的要求,毛澤東在一九二八年一月上旬派曾經留學法
的何長工到王佐部當
代表,做團結、改造王佐部隊的工作。何長工經過耐心的多方面的工作,逐步消除了王佐原有的戒心,特別是幫助王佐消滅了他多年的宿敵尹道一後,取得王佐的信任,使改造王佐部隊的工作得以順利展開。
經征得袁、王同意後,在他們部隊裏也建立起的基層組織和士兵委員會。工農革命軍又派了二十多名
員幹部,分任袁、王部的連長、排長和
代表。部隊的政治和軍事素質有了提高。一九二八年初,王佐加入了中
共産
。這年二月中旬,袁、王部隊正式改編爲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二團,袁文才任團長,王佐任副團長,何長工任團
代表。工農革命軍和袁、王部隊正式合爲一
,在井岡山站穩了腳跟。
一九二七年十月中旬起,內的政治局勢發生重要變動,
民
的李宗仁和唐生智兩集團之間的戰爭爆發。唐生智控製的兩湖軍隊全部投入戰爭。江西的朱培德部也將主力調往贛北。井岡山周圍各縣,
民
兵力空虛,只留下一些地主武裝靖衛團和挨戶團。這是井岡山工農革命軍向外發展的大好機會。
十一月上旬,毛澤東主持前委討論,認爲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發動攻勢。攻擊的方向是攻打茶陵縣城,由團長陳浩和第一營代表宛希先率領第一營和特務連執行。毛澤東因爲腳背被草鞋磨破而潰爛,無法隨軍前去。十八日拂曉,工農革命軍攻克茶陵縣城。但是,軍隊在茶陵一個多月並沒有做群衆工作,每天的活動還只是三
兩講和兩點名。⑦在茶陵,成立了人民委員會,縣長譚梓生是部隊派的,其他人員仍是舊的,依然坐堂審案,派款派捐靠商會,群衆很不滿。宛希先寫信向毛澤東報告。毛澤東立刻回信,要他們改變做法,召開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工農兵政府。工人譚震林被選爲主席。這是湘贛邊界的第一個工農兵政權。工農革命軍還幫助茶陵組織了赤衛隊。
十二月下旬,李唐戰爭告一……
毛澤東傳第8節 上井岡山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