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代的周恩來,曾經在他的詩篇中寫道:
沒有耕耘,
哪來收獲?
舉起那黑鐵的鋤兒,
開辟那未耕耘的土地;
種子散在人間;
血兒滴在地上。
爲了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周恩來已經付出一生的大半年華。現在,政權在手了。他在和政府特別是政府工作中,又將經曆多少艱難曲折,在祖
土地上滴下多少心血!
周恩來主持起草的,由中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
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上說:“中華人民共和
的
家政權”屬于人民。人民行使
家政權的機關爲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
他在政協會上報告共同綱領的特點時,作了說明:“人民政府在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行使家政權。”
1949年10月21日,周恩來主持召開第一次政務(擴大)會議,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成立。會上,他作了《關于政務院的成立和政府機關的組織與幹部問題》的報告,說:“政務院是首腦部,在中華人民共和中央人民政府領導之下,進行
家事務工作。”他說明了政務院和它下屬的四個大委員會和30個行政部門,是在民主集中製的原則下采取科學分工的機構,希望各部門的工作人員,加強思想意識和工作作風的修養,一起來做好工作。
周恩來建立起了中曆史上少有的統一的政府,這個政府精幹、廉潔、高效率和生氣勃勃,齊心一致地進行
家的恢複和建設工作。
當時,擺在和
家面前的兩項大的任務是:鞏固對
家的政治統治;恢複被戰爭破壞了的經濟,爲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周恩來開始了他繁忙緊張的總理生涯。“恩來同志日理萬機,全剛解放,政府工作百廢待興,又要忙于應付戰爭的各項工作,他思路敏捷,
理問題細致周到”,他“日夜
勞,是付出了很大心血的”。
周恩來的精力大部分集中到政府工作方面去了,同時,他仍舊是中央軍委副主席,開始時還兼任著軍委總參謀長。
大陸還沒有完全解放,戰爭還在進行,大陸上和沿海島嶼上還有民
的殘余軍隊100多萬,有待肅清。
內存在著幾百萬武裝的政治土匪。救災任務很重,1949年全
各地旱、凍、蟲、風、雹、
災相繼發生,尤以
災最嚴重,被淹耕地約1億畝,災民約有4000萬。官僚資本必須沒收,到1949年底,共沒收2858個官僚資本企業,占我
工業固定資産的80%。生産因戰爭而下降,全年工農業總産值只有466億元,鋼生産量爲15.8萬噸,比解放前的最高年産量90多萬噸下降83%。同過去中
經濟發展的最高年份相比,工業總産值減少了50%左右,糧食減少25%,棉花減少48%。交通運輸需要恢複,全
2萬多公裏鐵路,1949年要恢複80%,1950年要恢複余下的20%,而且還要有發展。軍隊有470萬人,軍費支出的壓力很大。失業人員4000萬。
民
部隊、政府留下的人員有幾百萬,要養起來;全
公教人員共有900萬人,需要生活。社會秩序需要穩定。土地改革要花很大的力氣來繼續完成。財政經濟混亂,物價不斷上漲,……真是問題成堆,問題成山,千瘡百孔,都有待政府來加以解決。
周恩來說:“我們所接受的舊中滿目瘡痍,是一個破爛攤子。”“我們決不能隨隨便便地在破爛攤子上建設高樓大廈,那是不穩固的”,“首先必須醫治好戰爭的創傷,恢複被破壞了的工業和農業。”
周恩來提出了新中恢複和發展經濟的方針。1949年12月,他向參加全
農業會議、鋼鐵會議、航務會議的人員講:
家現在負擔很大,不抓生産不行。生産是我們新中
的基本任務。當前生産任務的重心是恢複而不是發展。農業的恢複是一切部門恢複的基礎,沒有飯吃,其他一切就都沒有辦法。“我們必須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發展工業,在工業的領導下提高農業生産的
平。沒有農業基礎,工業不能前進;沒有工業領導,農業就無法發展。”我們的
家建設,是以
內力量爲主,即自力更生爲主,生産建設上要自力更生,政治上要獨立自主。我們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使我們的
家健全地、有步驟地、不急躁地走向社會主義。他指出:我們要保持和發揚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的傳統,保持和發揚
的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中
人民的創造力是無窮的,只有廣大人民在生産中發揮了積極
和創造
,才能提高他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
平,也才能更有效地克服官僚主義。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要發揮地方的積極
,才能使各方面的工作生氣勃勃,否則就死氣沈沈。周恩來強調:“生産是我們新中
的基本任務。”
帝主義在笑話新中
:中
共産
打仗還可以,但是建立政權、做經濟工作是不行的,何況領導這麼大的一個
家。他們在等待新中
的失敗。
一場新的戰鬥開始了。穩定物價是人民政權面臨的最緊迫任務之一。當時政府在經濟上所遇到的最嚴重的困難,就是家在12年戰爭中産生的嚴重的通貨膨脹。
民
原來統治的地區,從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物價上漲了成百萬倍。中華人民共和
建立了,全
物價這年從4月起發生了多次大幅度上漲之後,1o月份又猛烈上漲。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後,11月,在全
範圍內調集糧食、棉紗等物資,井采取停止貸款和按期收回貸款,開征稅收,凍結資金投放等措施,經過周密部署和充分准備,各大城市統一行動,趁市場價格上漲時大量抛售,在幾天時間內給哄擡物價的投機資本以沈重的打擊,平抑了物價。1950年3月3日,政務院作出《關于統一
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政府放手抛售庫存物資,把延續12年之久的惡
通貨膨脹終于消滅了。
到第二年4、5月間,全財政經濟工作統一,財政收支接近平衡,金融物價趨于穩定,
家財政經濟狀況初步好轉。這是新中
在經濟戰線上的一個重大勝利,使全世界觀感一新。物價突然穩定,成爲舉世聞名的奇迹。這被稱爲是經濟上的“淮海戰役”。
恢複和修建鐵路也取得明顯的成就。1950年初,大陸的鐵路網基本恢複,從抗戰之初起中斷了交通十多年的華北和華南的鐵路連接起來了,溝通了全城鄉經濟。1952年7月1日。新建的成(都)渝(重慶)路通車了。1952年9月,新建的天(
)蘭(州)路全線通幸了。
1950年4月19日,周恩來參加了一個座談會。這個座談會是中共中央統戰部召開的,有民主建會、民……
周恩來傳八、開始建設新中國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