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紀實傳記>外國人物傳記>諾貝爾傳>第十五章 國際托拉斯的組成

《諾貝爾傳》第十五章 國際托拉斯的組成

外國人物傳記作品

  現存的信件表明,如果阿爾弗裏德·諾貝爾在四十多歲的時候,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支配時間的話,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他將獻身于實驗工作,並對他的發明進行技術改進。這樣一來,他對那些無可異議,chu于成功發展中的龐大組織的問題就無法參與解決了。可以說是由于保羅·巴布的功勞,才沒有讓這種情況出現。他那種移山倒海、勇往直前的企業家精神,使他成爲一個天生的嚴格的老板和大規模的組織者,當諾貝爾在巴黎的頭十年期間,這一點特別明顯。當時,諾貝爾公司正在同那些受到它的利潤吸引而開始製造新的改動型號炸葯的外部企業,進行著尖銳的競爭戰鬥。不久,諾貝爾的一些工廠之間,也出現不ti面的競爭,它們自己相互掠奪仍然chu于自由狀態的市場,特別是那些guo內生産尚未開始的歐洲以外的guo家。這意味著在一八七三年至一八八五年間,諾貝爾在巴布的鼓勵和支持下,要不斷試圖在相互沖突的利益之間,取得合作與妥協,並且創立一個規定更加嚴格的組織。

  最初,在不同的guo家成立了一些特別公司,從原來的有限責任公司手裏,接管由它們建立並在開始時期經營的工廠。在法guo,諾貝爾的所有專利權和保利勒(東比利牛斯省)的工廠,于一八七五年都轉歸新建立的一個公司——“黃se炸葯和化工品生産總公司”,這家總公司的總部設在巴黎,開張時的資本爲三百萬法郎。當一八八四年在阿布隆(卡爾瓦多斯省)的另一家工廠參加後,它的gu票資本增加到四百萬法郎。

  瑞士和意大利的工廠,被設在伊斯爾頓的“諾貝爾黃se炸葯聯合公司”所接管;西班牙和莆萄牙的市場,則通過在畢爾巴鄂建立的“西班牙黃se炸葯公司”來進行協調。

  在普法戰爭後的工業活動興旺時期,爲所有黃se炸葯公司服務的guo際技術咨詢機構,于一八七五年在巴黎成立。它被命名爲“黃se炸葯製造辛迪加”,諾貝爾任命瑞典人阿拉裏克·利德伯克負責,他當時是黃se炸葯製造方面的第一流專家。

  將獨立的德guo工廠納入適當合作的試圖,是件微妙與複雜的任務;他們相互之間激烈競爭。各種形式的合營協議與貿易聯合,都被充分討論和決定過,以便保護英德黃se炸葯公司和那些在拉丁語guo家工作的公司雙方的利益。經過後來幾年的熱情努力,終于建成爲了不同目標和地區而合並的廣泛分布網。但在這裏,只能略述其大概。

  這一時期,在歐洲出現了這類大規模的合並,後來以托拉斯的名稱變得越來越平常。值得一提的是,這與約翰·洛克菲勒將他在美guo的石油利益,組成世界聞名的第一家這類的托拉斯—美孚石油公司(1882年),幾乎是在同時發生的事。

  盡量保護和協調利益的努力,導致于一八八六年組成了英德和拉丁兩家全面的托拉斯公司,在歐洲在這類托拉斯中,它們算是最早的了。這兩家托拉斯的組成,爲後來在工業和商業方面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guo—德guo托拉斯

  “諾貝爾黃se炸葯托拉斯有限公司”,總部設在倫敦,gu金二百萬英鎊,分公司包括:

  諾貝爾炸葯公司,

  格拉斯哥黃se炸葯有限公司,原阿爾

  弗裏德·諾貝爾公司,漢堡

  萊茵黃se炸葯製造公司,

  科隆附近的奧普拉登德guo爆炸材料有限公司,

  漢堡德累斯頓黃se炸葯製造公司,德累斯頓

  此外,還包括由這些公司所控製的下屬公司。在上述公司中的後四家,被稱爲“德guo聯盟”。很快,這個托拉斯又增加了另外五家公司:

  炸葯有限公司聯盟,大不列顛南威爾士炸葯有限公司  大不列顛

  墨西哥全guo諾貝爾黃se炸葯公司,墨西哥城

  巴西全guo諾貝爾黃se炸葯公司,裏約熱內盧

  南美太平洋海岸炸葯商務公司,南美洲

  其中最後的三家公司,被集ti稱爲“美洲公司”;而上述全部五家,再加上在格拉斯哥的諾貝爾炸葯公司,被稱爲“非德guo公司”。

  在諾貝爾的很多負責這項巨大協調工作的助手中,除了保羅·巴布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英guo人亨利·德莫森索爾。他曾成功地在這家公司裏擔負各種經理職務達二十五年之久。

  在諾貝爾死後的頭一年,即一八九七年,當這家托拉斯把在墨爾本的“澳大利亞炸葯化學公司”也包括進它的非德公司時,它的托拉斯網就遍及五大洲,這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是很重要的。

  盡管這些分公司的條件很不相同,並且存在著很多強烈的分散意願,但是,這家英德托拉斯,還是通過長達二十五年之久的協議,獲得了巨大的利潤。可是,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經常致命幹涉諾貝爾事務的強權政治,把它那可怕的手掌伸到試圖越過邊界的一切合同上。形象地說,黃se炸葯在戰爭期間好象比平時更具有爆炸xing,而這家托拉斯不得不停止作爲一個guo際公司。一九一五年,它的財産被分給了各guogu東。英guogu票持有者,再次從“諾貝爾炸葯公司”,而不是從托拉斯領取他們的gu票。這家公司在英guo及其殖民地保存了很多附屬公司。同德guo的情況一樣,它在英guo的工廠,現在被政府強行改變到幾乎百分之百的軍工生産,從而成爲戰爭期間帝guo防禦和戰鬥力的一個決定xing因素。整個組織良好的guo際卡特爾網,曾以其相互有利的協定,服務于世界各個角落的和平工業,而現在也被拆散了。以同樣的黃se炸葯和混合無煙炸葯專利權爲基礎的炸葯工廠,實際上存在于每個guo家。其中很多完全爲諾貝爾所有的公司,象其他guo際公司的情況一樣,由于命運的譏諷,出現了一種奇怪的局面。在英guo和其他所有協約guo家,也包括美guo在內的諾貝爾公司,有義務集合工廠與研究中心等一切爲它支配的手段,來同在德guo和其它軸心guo的諾貝爾公司進行戰鬥;反過來說,情況也是這樣。一場工業上的總ti戰對總休戰;雙方陣營裏沒有任何一家公司知道,他們可怕的毀滅工具,什麼時候會將他們自己和他們所有的財富摧毀。對于大家的損失是沈重的,諾貝爾公司遭受的損失也不小。在人類曆史上的這一黑暗時期,諾貝爾和平獎在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九年間,唯一高尚的獲得者是“guo際紅十字會”,這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停戰之後不久,英guo人在嚴重的衰退時期運用技巧,將以諾貝爾炸葯公司爲核心的整個英guo炸葯工業合並起來。他們所有的公司加上對手公司,總共二十三家産品各不相同,但卻有著同樣利益的公司,被合並到一家巨大的托拉斯“炸葯貿易有限公司”。這家公司自己的曆史學家把這稱爲“在英guo炸葯工業曆史上最重要的發……

諾貝爾傳第十五章 國際托拉斯的組成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十五章 國際托拉斯的組成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