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丘吉爾傳2 戰火燃向東方上一小節]利益出發,完成了英政治和他個人政務活動的一個曆史
轉折,使不同意識形態下的反法西斯力量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結成了統一戰線,從而保證了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著名的英
工
政治評論家邁克爾·富特評論說:“1941年6月22日以前,英
的勝利是夢想,而在這一天之後,英
的勝利已在預計之中。”
與此同時,丘吉爾仍然把促成美參戰作爲自己外交活動的首要目標。他預定于春季與羅斯福總統舉行會晤,但由于地中海戰事使他無法
身,羅斯福總統也因爲忙于
內的立法程序而無暇他顧,致使這次會晤拖了下來。8月9日,丘吉爾乘“威爾士
王號”抵達紐芬蘭普拉森夏灣的阿金夏美
海軍基地,在此同乘坐“奧古斯塔號”前來的羅斯福總統舉行了會晤。這是丘吉爾與羅斯福的第二次握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時任美
海軍部助理部長的羅斯福,曾在倫敦的一次宴會上見到過丘吉爾,那時丘吉爾已是聲名顯赫的政治家,自然沒能特別注意那位當時還不爲人知的美
年輕官員,對那次邂逅也未曾下什麼印象,這使對上次見面記憶猶新的羅斯福感到不快。但這種不快很快被丘吉爾此次見面中對他表現出來的尊重所打消。對于講究規矩禮儀的英
人來說,羅斯福總統是
家元首,而丘吉爾只是政府首腦,加上羅斯福傳奇式的經曆和所取得的巨大政治成就,使丘吉爾對他有著一種發自內心的欽佩之情,因而對他表現出一種自然的敬重。
英美兩領導人就德
入侵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由于蘇德戰爭減輕了蘇聯對日壓力,而使日本在其他方向上進行軍事行動的威脅加大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丘吉爾滿心希望能和羅斯福一起製訂抵抗日本進一步侵略的共同政策,但因美
會中的孤立主義勢力仍然十分強大,羅斯福未能作出什麼具
承諾。雙方只是在擬議中的五點聯合宣言的基礎上進行討論修改後,共同發表了一項被稱爲《大西洋憲章》的八點原則聲明。聲明表達了兩方共同戰勝法西斯,爭取世界和平的原則立場,提出了爲此有必要建立一個全球
際組織的問題。該文件指出,英美兩
“所尋求的和平,不僅是要永遠推翻納粹暴政,而且是要通過有效的
際組織,使一切
家與民族獲得安居樂業的手段,等等”。丘吉爾以及英
民衆對這次會晤都有著某種程度的失望情緒,因爲,“在英
,人們原來期望這次會議將産生驚人的行動——會有浩浩蕩蕩的美
艦隊迅速地駛過海洋——而結果看到的不過是一系列道貌岸然的詞句。”但是,在丘吉爾的敦促下,兩
政府工作人員同時起草了分別“致日本政府的平行的信件”,對可能在太平洋進一步侵犯的日本提出了警告。丘吉爾相信,由英
、美
以及荷蘭、蘇聯等
參加發布的這類宣言,肯定會起到遏製日本的作用。總的說來,這次會晤的象征
意義大于它的實質
意義。它向德意日軸心
顯示了英美之間的政治團結和軍事合作的意向和姿態,但未能達到丘吉爾促使美
參戰的目的。羅斯福總統會晤後向美
記者說過美
“並沒有更接近戰爭”的話,其本意只是爲了對付孤立主義者的诘難,然而在英
內閣和社會輿論中引起了廣泛的沮喪情緒。但是就連對參戰持積極態度的羅斯福也沒有料到,美
僅僅在3個多月之後就被卷入了戰爭。
由于美政府在4月18日宣布將美
的安全地帶和巡邏區域擴展到包括西經26度左右以西、包括全部北大西洋
域在內的一線,並在不久之後又向東擴展把冰島也包括了進去,所以美
海軍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從而導致了同德
潛艇的多次沖突,直至雙方交火。10月17日,美
驅逐艦“卡尼號”在冰島海域被德
魚雷擊中,造成11人死亡。10月30日,另一艘美
驅逐艦“魯本·詹姆斯號”被擊沈,有115名美
海軍官兵犧牲。盡管尚未因此而導致宣戰,但籠罩在美
民衆頭上的戰爭
影是越來越濃重了。
美日兩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日愈嚴峻。10月16日,日本近衛文麿內閣倒臺,由日本軍部強硬派代表人物東條英機組成新內閣。日本新政府一面照會美
政府,提出了所謂“防止某種事情發生的最後努力”的建議,一面在暗中積極准備對美
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艦隊進行決定
打擊。還沒等到美
政府對此照會的答複,日本海軍特遣部隊就于11月25日向珍珠港進發了。
1941年12月7日,震驚世界的珍珠港事件爆發了。日本海軍出動6艘航空母艦,載有400多架飛機,對美檀香山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發動了凶猛的突然襲擊。這次打擊使美
海軍太平洋艦隊有18艘軍艦被擊沈或遭到重創,188架飛機被炸毀,159架飛機嚴重損壞;美
海軍官兵死亡2403人,失蹤和受傷2233人。幸虧當時美
太平洋艦隊的航空母艦不在港內,而日本飛機的轟炸又漏掉了海軍船塢裏的油庫和潛艇庫,否則美
海軍的損失還要更慘痛一些。
珍珠港事件發生的當天丘吉爾在契克斯度周末,他從隨身攜帶的小收音機中聽到了令他和所有人“都不勝驚訝”的消息,丘吉爾立即撥通了羅斯福總統的電話,得到了對這一消息最權威的證實。對此他感到十分高興和欣慰,因爲,長期以來他極力促成而未果的美參戰一事,現在由愚蠢的日本人替他促成了。本來他和美
人都以爲,以精明著稱的日本人不會把美
變成直接的敵人。但是正如美
著名學者舍伍德所指出的那樣:“那些在美
和不列顛掌大權的人,在估計上犯了兩個根本的錯誤:他們大大低估了日本人的軍事實力和勇敢精神,同時又大大高估了日本人的政治精明”。日本的襲擊將美
卷入戰爭,這對丘吉爾來說是“最大的喜訊”。丘吉爾立即通知第二天召集議會兩院聯席會議,同時
自打電話給外交部,部署他們立即辦理對日宣戰事宜,然後又通知召集戰時內閣成員開會。12月8日,戰時內閣授權對日宣戰。下午3時,英
王按照
家憲法規定,根據戰時內閣的意見,在兩院聯席會議上對日宣戰。由于外交大臣艾登出訪莫斯科,所以由丘吉爾
自簽發了對日宣戰的外交照會。
鑒于戰爭形勢進入了新的曆史階投,丘吉爾認爲有必要立即與羅斯福總統再次會晤。他在要求王批准成行的上書中寫道:“在我的思想上已經形成了一個信念,認爲那是我的職責,即應當毫不遲延地訪問華盛頓,只要此事爲羅斯福所贊同,而我相信他會贊同的。關于英美防務與攻勢的全部計劃必須根據現實情況予以商定。我們也必須留意,勿讓我們從美
獲得的那部分軍火和……
丘吉爾傳2 戰火燃向東方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