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丘吉爾傳3 開辟第二戰場之爭上一小節]克服無情的事實”,對細節的研究和對戰略的考慮,使英美軍事當局“都發覺沒有能力准備這項計劃”。爲了對這一問題的前景和其他可能作進一步討論,6月7日,丘吉爾飛赴美
進行了第三次訪問。在與羅斯福的會談中,除了第二戰場問題,丘吉爾還與其討論並同意在發展原子彈方面開展工作。
6月20日,丘吉爾在白宮收到羅斯福總統手交給他的一份電報,上面的消息令他目瞪口呆。電報上說,北非戰場上的托蔔魯克要塞被敵人占領,英軍25000人被俘。後來進一步證實,被俘人數實際多達33000人。羅斯福當即問沈浸在巨大悲痛中的丘吉爾:“我們能幫你什麼忙?”丘吉爾回答:“給我們大量希爾曼型坦克,能給多少就給多少,並且盡快運往中東。”羅斯福立刻叫來總參謀長馬歇爾將軍,隨即作出安排,調撥300輛希爾曼型坦克和100門自行火炮,並直接運送到蘇伊士運河。這一意義重大的決定,成爲丘吉爾此行的重要收獲之一。
由于托蔔魯克的失利,當丘吉爾6月26日回時,等待他的是由一位主要的保守
後座議員約翰·沃德洛—米爾納提出的“對戰爭的指揮中心不予信任”的動議,這項動議得到了丘吉爾昔日的盟友、海軍元帥羅傑·凱斯爵士的附議。丘吉爾不得不迎接議會中的新挑戰。7月1至2日兩天,議會中對丘吉爾戰時聯合政府的批評達到了gāo cháo。批評的言辭十分尖銳和激烈,但在提出建設
的替代措施方面,批評者們顯得十分蒼白無力。沃德洛—米爾納批評丘吉爾身兼首相和
防大臣兩個職務;但他在提出由
王的兄弟格洛斯特公爵來接任
防大臣一職時,卻遭到了衆人的反對。哈羅德·尼科爾森在日記中記述道:“一種令人驚慌和爲難的
席卷了下院,一片嘈雜的聲音喊道,‘這個家夥肯定是頭蠢驢’,這句話喊了足足有一分鍾。”因爲格洛斯特公爵德薄才鮮,聲望極低是衆所周知的,所以米爾納的提議就顯得很愚蠢,使他的批評也難以成立。
丘吉爾的答辯則顯示出他政治家的聰明,他承認他未能預料到托蔔魯克陷落的悲劇,也並不爲自己辯解;他通過擺出辯論對手的許多自相矛盾和錯誤的說法使對方理屈辭窮。在下院就不信任議案進行表決時,丘吉爾以475票對25票再次獲得大勝。
這場風波雖已過去,但它使丘吉爾認識到,只有戰場上的勝利才能穩固自己的首相地位。他想要自去開羅實地看看情況,但被艾登和布雷肯等人極力勸止了。在7月裏,奧金萊克
自指揮著第八軍在阿拉曼建立起防線。當隆美爾的部隊打來時,由于當地不宜于坦克行進,限製了德軍裝甲部隊的威力。奧金萊克趁機組織了有力反擊,俘虜了好幾千德軍,使局勢穩定下來。7月下旬,羅斯福派霍普金斯、馬歇爾將軍和海軍上將金,到倫敦與英方會商下一步的戰略問題。因爲英
的參謀長們固執認爲1942年進攻歐洲條件不成熟,使馬歇爾關于及早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意見未能堅持下去。當這些意見彙總到羅斯福那裏後,他最後表態支持進攻法屬非洲。7月25日,作出了關于此次行動的最後決定。
8月初,丘吉爾對中東的視察終于成行,他由艾倫·布魯克陪同,並將老資格政治家史末資也請到開羅。丘吉爾在他倆的協助下,決定任命哈羅德·亞曆山大將軍接替奧金萊克的職務。本來還准備起用w.h.e·戈特將軍任第八軍軍長,但因爲布魯克認爲戈特過于勞累而傾向于任命伯納德·蒙哥馬利。此後不久,戈特將軍因座機被擊落而不幸罹難,遂由蒙哥馬利擔任了第八軍軍長。
8月10日深夜,丘吉爾直接從開羅飛往莫斯科,准備當面向斯大林通報關于改變在法北部登陸開辟第二戰場的決定。這是一個微妙的、困難的、然而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務,丘吉爾對于會受到何種對待心中無數,但對自己將要表達的主要意思則十分明確。
8月12日下午5時許,丘吉爾的座機降落在莫斯科的首都機場。蘇聯人給予丘吉爾以最高規格的接待,安排他住進了城郊一座豪華別墅。當天晚上,丘吉爾前往克裏姆林宮拜會了斯大林。在“森而沈悶”的氣氛中,丘吉爾首先坦率地告訴斯大林,英美兩
政府認爲,1942年不可能在法
北部登陸以開辟歐洲第二戰場。他提醒斯大林,在莫洛托夫訪英時,英方已通過備忘錄說明不能就1942年的行動作出承諾。斯大林
沈著臉加以反駁,表明了他對這一決定的不贊同態度。隨後,丘吉爾又談到轟炸德
;繼而又談到開辟第二戰場的另外選擇,即准備10月份在北非實施的“火炬”計劃。丘吉爾以鳄魚作比喻,說明“火炬”計劃是打擊鳄魚柔軟的下腹部。斯大林此時又轉而高興起來,與丘吉爾長時間地討論了這一計劃的意義和理由。此後雙方又就英美空軍在蘇聯軍隊南翼取得製空權進行支援進行了討論。會談直到午夜才結束,此時丘吉爾欣慰地感到:“冰塊已經打開,通人情的接觸已經建立起來。”
第二天會晤時,斯大林向丘吉爾遞交《備忘錄》,責備英政府拒絕1942年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將使蘇聯全
輿論遭受巨大打擊,並妨礙蘇軍的指揮計劃。8月14日,丘吉爾以書面答複指出:“1942年最好的第二戰場以及從大西洋開展的唯一可能的大規模戰役是‘火炬’作戰計劃。如果它能在10月間實行,將比任何其他計劃對俄
更有幫助。”在這天晚間的宴會上,斯大林笑著向丘吉爾提及英
幹涉俄
革命的事。丘吉爾問自己現在是否已得到寬恕,斯大林說:“這一切都已過去了,過去的事應該屬于上帝。”
8月16日清晨,丘吉爾乘飛機經德黑蘭返回英,英蘇兩
領導人會談公報隨即發表,在全世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公報說:
“會談就反對希特勒德及其在歐洲的同夥的戰爭,作出了若幹決定。對于這場正義的解放戰爭,兩
政府決心全力以赴,直至希特勒主義和任何類似的暴政完全消滅爲止。會談是在熱誠和十分真摯的氣氛中進行的;這次會談使我們有機會重申,英蘇美三
完全依照三
間的同盟關系,已結成
密的友誼,達成相互的諒解。”
這次英蘇首腦會晤,使丘吉爾與斯大林之間建立起並在戰爭中一直保持著一種“密切而又嚴肅”的關系,對雙方之間加強聯系、增進理解、相互配合、保證取得戰爭勝利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丘吉爾傳》3 開辟第二戰場之爭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4 “火炬”計劃與“霸王”行動”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