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約翰·格雷>人類幸福論>競爭是生産的界限

《人類幸福論》競爭是生産的界限

約翰·格雷作品

  在作了上面的說明以後,也許可能會感到,似乎現在我們已經把本題的絕大部分講完了,似乎我們在不背離真理的情況下已經盡可能地描繪了新計劃的許多有利方面。然而這種猜測是不正確的。我們不僅沒有用足夠鮮明的se彩來描繪合作製的種種好chu,而且甚至至今還沒有對它作正確的說叽當然,我們所主張的原則能夠使生産階級的收入至少增加三倍,這是一個重要的真理。然而這個真理不管怎樣重要,從這裏得出的利益不管怎樣巨大,跟那個還有待于詳細闡述的真理比起來,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後者的利益真是無法形容的。

  到目前爲止,我們對我們所能達到的利益只作過一些膚淺的說明。我們要把我們的注意力放在一個最重要的真理上,這個真理過去人們曾把它看作是關于人們生活條件的問題。這個真理是新製度與舊製度之間無法形容的巨大區別的基礎,這個真理會向所有願意明白它的人指出幾乎對我們周圍一切事物的完全新的看法。

  如果有什麼東西能夠在什麼時候引起普遍的驚奇,成爲大家熱心研究的對象,激起全人類的毅力,號召他們一起努力來擺tuo周圍的貧困,如果有什麼東西能夠在什麼時候做到這一點,那末這就是下面的那種情況:“我guo和其他許多guo家的居民失去了生活中必需的和令人惬意的許多東西,這些東西也就是所謂財富。許多人對這些東西只能得到極少的數量,而且要費九牛二虎之力,用巨大的勞動和努力才能得到。另外一些擁有這些東西的人,卻經常害怕由于他們控製不住的情況而重新失去它們。然而無可爭辯的是,所有這些人依靠他們擁有的巨大機械力,能夠用自己的勞動創造出幾乎無限的生活上必須的和個人惬意的東西——絕對能夠創造出完全足夠滿足讀社會每一個成員的需要的那樣多的東西。”

  如果這是正確的話(誰能懷疑這一點,),那末毫無疑問,大自然並沒有提供使有些人遭到貧困的任何理由。因此有這麼許多人遭到貧困的原因,應當在社會製度中找尋:這一點把我們引向我們在上面提到過的那個重要真理,即現在存在著違反自然的生産界限。

  在有工作能力和勞動熱情的居民階級中間,貧困的明顯原因或者是人們不能得到任何工作,或者是雖然找到工作而工資不足以使他們擺tuo貧困。但是這兩個原因都是結果。由于現在資本家之間互相進行競爭,而並不是聯合起來工作,這樣,他們帶給社會的就不是他們所能給予的最大利益,而是他們采用的方法一般所能給予的最小利益,這種情況就是上面第一個原因的結果。這種情況所産生的第二個禍害是:社會製度從生産階級手中奪取了他們絕大部分的勞動産品,而不是僅僅拿取少量必須用以抵補事業領導、一般監督、分配和管理方面支出的勞動産品,而且所有從事上述工作的人顯然都是非生産工作者,或者換句話說,雖然在人數適當的情況下他們也是社會上有益的和必須的成員,但是他們並不創造他們所消費的東西,因而不得不依靠那些用自己的勞動創造財富的人們的勤勞而生活。

  上面的第一種情況會製造出nonplusultra(極端的)貧困。第二種情況只産生較小的後果,它迫使人類中最有益的成員必須無止境地勞動和受苦。這一點我們已經作了說明。我們指出社會製度從生産階級手中奪取了他們的五分之四的勞動産品,以及它是用什麼方法奪取的。現在我們要來說明資本家之間互相競爭而不是聯合起來工作的情況。其原因是在目前的社會狀態下,人們在使用資本和分配勞動産品方面的利益是不一致的——這裏我們已經開始接觸到禍害的根源。這種情況把一切時代和一切民族都引入迷途。它使地球上充滿了貧困,阻撓著要使人類變得高尚和幸福的一切意圖。只要消除這種情況,就能從世界上徹底消滅貧困及其一切有破壞xing的後果;

  現在我們來試著說明這種違反自然的生産界限。

  guo家的年度收入,換句話說,也就是人民每年用勞動創造的財宮總量,永遠存在著兩個自然的界限。這就是我們生産力的充分使用和我們的需要的得到滿足。

  這個真理是很清楚的。很明顯,在第一種情況下,如果guo家的勞動力和我們掌握的機械力得到充分的使用,那末guo家的財富會達到它的最高點。同樣也很明顯,如果我們擁有我們所期望的巨大財富,那末我們就不再注意去創造更多的財富。

  如果除了這兩種自然的界限以外不再存在其他的生産界限,那就太好了。然而不幸的是我們提出了第三種界限,這第三種界限就是競爭。我們盡力設法來說明競爭是生産的界限。

  1.在目前的社會狀態下,生産是受需求限製的。

  消費者通常從零售商那裏購買商品,零售商批購的商品數量永遠是被他指望能賣掉的數量所決定的,換句話說,也就是他放在店裏等待需求的數量所決定的。人們在生産商品的時候,同樣也受到這個原則的支配。工廠老板們並不考慮,生産多少布匹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他們不去查明一年中全人類需要多少yi服,以及做這些yi服需要多少布匹。他們也很小問自己,他們能生産多少布匹。他們要問的一切,他們想知道的一切,只是他們能夠有利地賣掉多少布匹,商店能向顧客供應多少數量,換句話說,也就是對布匹的可能的需求量有多大。生産是受這個因素而且只是受這個因素的調節的。如果生産的數量比需求的數量大,那末他們就說,市場上商品過剩z如果生産的數量比需求的數量小,那末他們就說,市場上供應不足。而對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和擴大生産力則毫不加以注意1

  2.既然生産是受需求限製的,那末就産生了下面的一個問題:“需求是受什麼調節的?”

  我們回答:需求是由整個guo家依靠勞動、服務和財産所能支配的財富總量構成的。這個總量是由許多個人依靠勞動,服務或財産所能支配的數量構成的。

  這差不多是不言而喻的,因爲大家一定都很明白,一個只依靠自己的勞動生活的人,不能得到超過他的勞動收入的購買能力的財富;任何一個商人,任何一個只依靠自己個人的能力或智力生活的其他非生産者,都不能得到超過他們的服務收入的購買能力的財富;任何一個社會獨立階級的成員都不能得到超過他們的財産的支配能力的財富。

  因此,需求顯然是由這些財富的總數構成的,即:生産階級的勞動收入所能支配的財富數量,不獨立的非生産階級的服務收入所能支配的財富的數量,以及獨立階級的財産所能支配的財富數量。尚未獲得解決的唯一的問……

人類幸福論競爭是生産的界限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競爭是生産的界限第2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