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貝爾納>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十六章 科學的社會功能第2小節

《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十六章 科學的社會功能

第2小節
貝爾納作品

  [續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十六章 科學的社會功能上一小節],差不多就等于讓人類餓死。

  發現需要、滿足需要

  不過這些都只是科學應用的消極的方面。盡可能消除目前的禍害顯然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期望創造出新的美好的事物,更美好的、更積極的和更和諧的個人和社會生活方式。到現在爲止,科學還沒有觸及這些領域。它把科學昌明以前時代的粗糙願望承受下來,而沒有試圖加以分析和提高。象研究自然界那樣地去研究人類,去發現社會運動和社會需要的意義和方向,這便是科學的功能。

  人類的悲劇往往恰恰就在于他成功地達到了自己想象中的目標。科學由于能夠向前看並且能夠同時理解一個問題的許多方面,理應能夠更清楚地判斷什麼是個人和社會願望的現實的成分、什麼是其幻想的成分。科學可以既通過說明某些人類目的的虛假和不可能、又通過滿足其他人類的目的,而帶來力量和人類的解放。由于科學變成物質文明的自覺的指導力量,它應該越來越滲透到一切其他文化領域中去。

科學和文化

  目前的情況是高度發展的科學幾乎和傳統學術文化完全隔絕。這種情況是完全不正常的,是不能長久存在下去的。沒有任何文化能夠永久tuo離當代主要的實用思想而不蛻化爲學究式的空談。不過,也用不著設想不對科學本身結構進行極其重大的改革就可以使科學和文化融合起來。今天的科學的淵源和很多特xing都恰好來源于物質建設的需要。它的方法從本質上來說是批判式的,其最終的檢驗標准是實驗,亦即實際驗證。科學的真正積極部分,即科學發現,是不在科學方法本身範圍以內的。科學方法僅僅是爲科學發現作准備並確定科學發現的可靠xing。人們往往不假思索地把科學發現歸因于人類天才的運用,要加以解釋就會是亵渎的。我們並沒有研究科學的科學。今天的科學的同一缺陷的另一個方面在于它不能妥善地chu理各種包含有新穎事物、不容易歸結爲數學數量公式的現象。爲了把科學擴大應用到社會問題上去,就需要擴大科學以補救這個缺陷。科學越是同一般文化融合爲一ti,就越是需要這樣做。科學的枯燥和一本正經的文風使它受到文藝界人士的普遍抵製,並使科學家自己又添加上種種不合理xing的和神秘的se彩。必須把這種枯燥和一本正經的文風消除掉,才能使科學完全成爲生活和思想的普遍基礎。

  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改造將是科學界內外現有的各種趨勢的融合。各種具ti的科學學科;收集證據時的冷靜態度;每一因素對于促成最終結果都在量的方面起一定作用的多重因果關系的chu理方法;對于偶然xing的要素和統計上的或然率的一般理解,這些都有成爲人類各種活動的背景之勢。同時,曆史、傳統、文學形式和直觀再現,都將越來越屬于科學的範疇。科學所描繪的世界面貌雖然不斷地變化,但是每經一次變化就變得越加明確和完整,在新時代中一定會成爲一切形式的文化的背景。不過單單有這個變化是不夠的,爲了完成科學所必須應付的新的任務,我們還需要對科學進行改造,不是僅僅把其他學科吸收進來就行了。

改造科學

  科學發展的幾個階段都是從大到小,從簡單到複雜。科學的第一階段,即對已知宇宙現象的描述和整理階段,已經基本上結束了。第二階段,即理解這個宇宙的機製的階段,也快要結束了,因爲我們已經能夠在原則上看到這個解釋的梗概了。除此之外,剩下來的便是未知的可能xing、而且事實上其中有一部分也必然是不可知的,雖然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已經可以略見端倪。很顯然,如果人類在不久的將來不去毀掉使人類獲得文明而不再是先前的純生物學存在物的慘淡經營的協作事業,科學就得去應付一個越來越變成人類的創造物的宇宙。人類社會在經濟學、社會學和心理學方面爲自己造成的各種問題,已經成爲科學理論和實踐的主要困難所在了。

  在將來,隨著人類解決了征服非人類力量這個比較簡單的問題,上述各種問題就會變得日益重要。

  新事物的起源問題

  這個過程將使人們注意到一些新的情況。社會的發展一部分是自覺的力量所推動的,一部分是由社會內部各種因素之間難以覺察的交互作用推動的。思維越是考慮社會的迅速發展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就越是需要改進應付問題的辦法,以便chu理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新情況。

  首先納入理xing範圍的學科是一些研究最簡單的作用的學科——力學、物理學和化學。在這些學科的ti系中,一切事物都是始終如一的,不發生任何真正新的情況。我們的理xing模式就是根據對這些ti系的研究製訂的。這種思想方式在生物學中已經開始崩潰了。進化論不僅標志著我們對自然界的認識有所進步,而且也是我們思想方法中關鍵的一步,因爲它包含著人們對科學中的新穎事物和曆史的認識。人類的確已經對曆史進行幾千年的研究了,然而他們並不是以科學精神來進行研究的。正是由于曆史可能包含新穎事物,他們甚至根本否認曆史可以成爲科學。不過人們卻沒有什麼真正理由可以說明,科學爲什麼不應該學習chu理宇宙中的新穎因素。這些新穎因素畢竟也同反複出現的正常因素一樣是宇宙的特se。迄今科學還沒有這樣做,因爲它還沒有這樣做的必要,現在這個問題已經首次正面地提出來了。如果我們要主宰和支配我們的世界,我們就不僅要學會怎樣去應付宇宙的有秩序的方面,而且也要學會應付它的新奇的方面,即使它們的新穎xing質是由我們自己造成的。

  辯證唯物主義

  卡爾·馬克思是第一個認識到這個問題的人,而且他還提出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他根據自己對經濟學的研究,從正統學派感到滿足的表面上正常的現象中,深刻地認識到新形式的發展以及産生更新的形式的鬥爭和平衡。這是對發展本身的合乎理xing的研究的開始,不過在這種研究之中,已經不再可能把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嚴格區分開來,這樣學者便和他所研究的力量合而爲一,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在我們的社會和政治領域所經曆的動亂和鬥爭之中,這些思想正在迅速地甚至深入到對這些思想反對得最厲害的敵人陣營中去。這些思想所以正確不僅在于它們能夠預言人類發展進程,而且在于它們能夠決定人類發展進程。

  這個任務,在一種認爲世界上的事物井井有序、永世不變的科學範圍之內,是不可能解決的。

  由于科學本身幾乎完全是用把一種現象完全孤立起來的方法進行工作的,所以,科學家們往往感到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松散而不科學,或者用他們的話來說,是形而上學的。

……

科學的社會功能第十六章 科學的社會功能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

▷ 閱讀第十六章 科學的社會功能第3小節上一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