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庫>哲學/宗教>泰格、利維>法律與資本主義的興起>五、威尼斯和亞馬非:東西方之間

《法律與資本主義的興起》五、威尼斯和亞馬非:東西方之間

泰格、利維作品

  在這一年裏,教皇給查理加冕,封他爲法蘭克人之王……在聖使徒彼得的神殿裏,給他從頭到腳塗沫了聖油,並將……一頂王冠給他戴上……一位同時代的拜占庭曆史家用這幾句話,譏笑公元800年查理曼被加冕爲西羅馬帝guo皇帝一事。這位拜占庭人可能很有理由嘲諷法蘭克人。就連400年後,在拜占庭帝guo已成爲空殼時,西方仍舊沒有一座城市,足以與君士坦丁堡相匹比。香槟地方的維拉杜安,是第四次十字軍的一位首領,他于1203年6月24日在海上,首次望見這座都城:

  你們現在可以想見,那些先前沒有看到過君士坦丁堡的人,都非常熱切地凝望它,因爲他們決不會料想到,世界上竟能有這麼富足的一座城市;他們注意到它的四周環繞著那些高大的城牆和堅固的塔樓,還有那些教堂——爲數之多若非qin眼得見不會有人相信——以及這座城市的巍峨與寬闊,簡直是無上至尊壓倒其他一切城市。所以不妨讓你們得知,雖在場的人個個無比強壯結實,卻沒有誰不是在渾身肌肉顫抖;這倒也無怪其然,因爲自從創世以來還不曾有過哪一個民族,能幹出來這麼雄偉的一椿事業。

  要知道,維拉杜安在這裏談到的,只不過是早先威尼斯曾經向它獻過殷勤,而現在業已衰落頹敗的那座雄偉城市的空殼;維拉杜安乃是隨同威尼斯艦隊,前來劫掠君士坦丁堡最後一批珍寶的。

  但是,我們若要探索促成城市資産階級起義的那些經濟和法律思想的根源,就必須考察威尼斯和亞馬非這兩個口岸和商人城市所chu的位置。它們都曾是拜占庭的附庸,各種商品、貨幣和知識都是通過它們,才首先滲入,然後開始瓦解西歐的封建ti製的。

  威尼斯的地理形勢,大大有助于它所扮演的角se。許多瀉湖和沼澤,爲它提供免受陸上侵略的保護,並引導它的居民投身海上。從公元6世紀起,編年史提到威尼斯,就一直稱它是航海的和商人市鎮,盡管當時在西歐其他地方,商業實際上是chu于停滯狀態。到了下一個世紀,威尼斯成了拜占庭貿易網的重要聯結點,它的許多單層甲板大帆船,不斷向那個帝guo供應奴隸、木材、鐵和其他“初級産品”。甚至教皇屢頒禁令,也阻止不了基督教徒的奴隸販運。連查理曼大帝本人都承認,拜占庭對威尼斯有宗主權。

  亞馬非也是這樣,因名義上是拜占庭附庸而受益。它位于意大利西側,既與東方貿易,也對西方——同非洲和伊伯利亞半島上的各城市——貿易。到10世紀將結束之時,用當時一位阿拉伯商人的話來說,亞馬非已經是“倫巴底地區最興旺的市鎮,由于它的種種實際條件而成爲最華美、最著名、最富足和最豐裕的市鎮。”

  當拜占庭帝guo趨于衰落、拜占庭的地中海實力動搖不穩之際,威尼斯和亞馬非卻與穆斯林和法蒂瑪王朝的統治者直接接觸。威尼斯曾在公元992年同拜占庭訂立一項很有利的通商條約。到1000年,拜占庭的遠程貿易和海上防衛便都落入威尼斯航運船隊掌握;1000年達爾馬西亞向威尼斯表示臣服,將它對拜占庭皇帝名義上的忠誠轉向于威尼斯。拜占庭商人在行會特權和高額賦稅的重壓下支撐不住,已無能力再資助費用甚高的海上冒險貿易。確實,意大利商人居于獨享特權的地位,拜占庭人對這一點是深懷怨憤的,最後達到極點,以致1180年在君士坦丁堡爆發騒亂,大肆屠殺拉丁族人。

  亞馬非約在1030年前後,就已在法蒂瑪王朝統治下的耶路撒冷,有一chu很繁盛的商人僑居地,在那裏建造了一座旅館——“聖約翰旅客招待所”。這片小飛地作爲拜占庭皇帝的附庸,宣稱有權免繳賦稅,並與穆斯林人進行有厚利的貿易,它甚至直到亞馬非的商業繁榮衰退以後還能存在下去。1071年諾曼人征服了亞馬非,使它作爲貿易中心的地位宣告結束。

  可是,威尼斯仍繼續chu于強有力地位,取得了對地中海沿岸許多小據點的宗主權。直到後來,意大利海上實力參與對十字軍的支援,展開了爭取恢複地中海貿易的戰鬥,威尼斯才受到比薩和熱那亞兩個後來者挑戰,這兩者都是與西方正在興起的城市運動有聯系的。

  威尼斯和亞馬非在西方資本主義的成長中,是起過很重要作用的。12世紀熱那亞的“海會”,大概是從更早以前威尼斯的“夥會”(colleganza)演變而來。對地中海貿易以及後來對大西洋海運貿易至關重要的海上法規,其淵源須經由威尼斯和亞馬非追溯到拜占庭。亞馬非大概最早是在公元954年,最遲不晚于1010年,就曾公布過它的海事條例。公元900年前後,古代羅馬和羅馬以前的海事慣例曾由拜占庭幾位皇帝恢複;威尼斯的海運貿易所遵循的,大概正是那種慣例。這類法規最重要的部分在于,要分攤貨物損失時承受損失的責任,要管理貨主與船主之間的糾紛,尤其要提供一套可在一切口岸和貨物集散地通用的規章條例。

  銀號經營技術和實際業務,也必定曾在威尼斯和亞馬非的發展中,起過主要作用。錢業法人組織直到14世紀之前尚未出現,但是在這兩個城市裏,有許多建築物遺址和當時的生活記載,都呈現出曾有過巨大個人和家族財産的迹象。10世紀和11世紀時銀號業務的確切經營技術,從現存資料難以察明,我們只可通過現在人所共知的種種事實來作推想。攜帶大量金幣或金錠去爲若幹艘大船的貨物結帳,實際一定難以辦到,而商人組成商隊馱帶大批現款則更難想象,因此就需要假定有信貸機構,至少在“中間商人”(mercatores)——專以買進賣出爲生的人——作大買賣時如此。唯一可作的臆斷是:在威尼斯和亞馬非這兩個城市及其周圍的銀錢行業的發展,要比現有的最早史料記錄還更早得多。

  因此,我們可以見到,威尼斯和亞馬非乃是對西歐經濟滲透的結集陣地,這種滲透當時既推動了、後來又深刻影響了西歐當地原有的革命xing城市運動。經由威尼斯和亞馬非,以及後來的熱那亞、比薩和它們的聯盟網傳來的種種法律和商務技術,原都是在古代羅馬的guo際貿易所形成、而又在拜占庭得到過發展的。意大利各城市從拜占庭商人手裏接過了辦理貨棧、從事海運、經營錢業等等活動,就將那些技術都傳輸進來了。

《法律與資本主義的興起》五、威尼斯和亞馬非:東西方之間在線閱讀結束,下一章“六、城市文化的某些根源”更精彩的內容等著您..

▷ 繼續在線閱讀《法律與資本主義的興起》六、城市文化的某些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