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的心情和當初創業的熱誠,不應該因時間和組織的擴大而消失。
無論做什麼事,剛開始時都很虛心。學習繪畫,開始時很熱心,有請教的謙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畫技漸趨熟練,立即自鳴得意起來,失去謙虛,別人的忠告也聽不進去了。
商店剛創業時,服務態度很好,希望大衆多多惠顧。然而到了某一階段,有了知名度以後就不再這麼熱誠了。這是人之常情。可是如果這時依舊能以剛開店時的謙虛態度,注意服務,那麼生意必然更趨順利。
做生意,免不了劇烈競爭,要燃起鬥志去爭取業績,但仍不可忘卻謙虛。有了謙虛,便能吸收新知識,從而帶來進步。如果沒有謙虛這個理念,我們就不可能在同行中穎而出。因此希望大家在經營時,共同再來強調這種謙虛的精神。“銷售就是服務”是經營者必須應有的認識,而服務就得以“質”爲重,並不由“量”取勝。
不論是多好的商品,若缺乏貼周到的服務,就無法使顧客滿意,並且也會因而失掉商品的信用。
“服務”不管在生産或銷售上,都應優先考慮。如果對于銷售的産品無法做到周全的服務,這時就該考慮是不是應把銷售的範圍縮小。
換句話說,若有五件工作,而都能提供十分的服務,那自然很好。但是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只能提供三件的服務,那就應該只做三件,同時提供最完整的服務。若沒這樣做,對客戶來說,就是沒有盡到身爲生産者和銷售商的責任。
因此,在擴張業務的同時,也應該有這種責任的自覺。如果有能力擴張業務,但在服務方面仍沒有信心,那就先不要擴充,免得到最後在服務方面,無法面面俱到,遭到客戶的不滿,而倒致失敗。
總之,“服務”是任何一種買賣都不可缺少的。因此不管在任何場合,都應在服務的範圍內做買賣。惟有以這種經營姿態,才能帶來蓬勃的發展。
如果在走廊上碰見人不打招呼,還談什麼服務?以笑臉相迎,這就是服務。
現在人與人之間的相,好象愈來愈幹燥無味,因此更需要以服務的精神去滋潤,甚至一切都應從服務做起。能否適當地提供服務,足以決定能否讓別人滿意,然後影響到能否得到別人的支持,進而左右生意的興隆。
不但商人不可缺少這種精神,大家都應該本著服務第一的觀念,不僅僅對于朋友,還應該對于自己工作的公司、商店,甚至顧客或社會,都應有服務的熱忱。
在公司或商店工作的人,就得以服務的態度,從自己所屬的公司或商店做起。但真正了解此種服務真谛的人並不多。就際間的關系來說,不肯熱心提供服務的
家,必定比較落後,即使不落後,也很難得到別
的支持。
提供服務的方式很多。有時可以用笑容當做服務,有時可以禮貌當做服務,甚至有時可以透過更確實的工作,去爲別人服務。
即使是自己陌生而分辨不出是否爲顧客的人,也照樣地跟他打招呼,這是做人起碼的修養。動物就沒有這種智慧。以狗來說,看見不熟識的人,它可能會吠叫、咬你一口或不聲不響地跑開。但人是萬物之靈,因此遇見前來公司的人,就應該想到他可能多少跟公司有一點關系,帶一點笑容去招呼,這就是一種服務。這是每一個人應具有的修養。
經營者要常常檢討自己有沒有好好經營到一旦停止經營時,會令顧客遺憾的地步?
平常在買賣上要注意的事情可能很多,但松下覺得下面這一點絕對不可忽略。那就是,必須不斷地從各種角度,去檢討自己所經營的商店,到底爲顧客貢獻了多少?他們到底喜愛、感謝到哪一種程度?
例如,不妨反省和檢討,有沒有好好地經營到一旦不再經營時,顧客會遺憾的地步?只要隨時不斷地這樣檢討,一定會時常想到“我還是考慮得不周到。怎麼可以忽略對顧客的這種服務”之類的事。
就改換陳列方式來說,認爲是爲了引起顧客的注意而盡量陳列商品也沒錯。但是如果想到是爲了使特意光臨的顧客高興、起好感,而多下功夫,那麼必定能想到能讓顧客更高興,以更好的陳列方式,而提高成果吧。
因此,只要每一個人都能徹底地關心顧客、不斷地自我反省及檢討,即會對于自己商店存在的意義,産生堅定的信念,不僅能爲買賣付出全部精力,更能使生意日益興隆。
這雖是從事買賣的人應有的態度,卻往往被大家所忽略。因此,希望大家能夠經常三思。
做生意必須公正,不可摻雜自己的好惡,而且不可被一時的形勢左右而猶豫不決。
據說,日本戰時代的商人,一方面跟織田氏交易,另一方面又跟織田氏的敵人毛利氏做買賣。他們認爲:凡是肯買我們東西的就是顧客,不必因爲政治因素考慮賣不賣。
站在做買賣的立場看來,這種觀念是正確的。由于商人有供應商品的使命,如果憑自己的好惡去決定賣或不賣,就不合買賣之道。不論你多麼喜歡或憎恨某人,在買賣時必須公正。有時候,或許會被誤會通敵而喪命,但他們甘願冒這種危險從事買賣。
幾千年來,不管什麼年代,世界各地的商人都會在戰亂之中冒著中流彈喪命的危險做著買賣。
如果想到這種情形,即使現在我們的經營環境如何險惡,仍會覺得是很幸運的時代。即使政治非常低,經濟非常不景氣,除非是世界末日,否則不至于被奪去
命。因此,切忌被一時的情勢左右,而猶豫不決。
經營者首先必須牢牢把握商人的買賣正道或使命。只要尋求並堅持這種放心或歡喜的心境做買賣,還怕不會産生勇氣及智慧嗎?
幾百萬年來,人類一直繼續生存及進步到今天,絕對永無止境。因此,相信今後仍然會如此,盡管會遭遇許多困難,但最後必能找到相應的對策。這雖然不容易,但爲了適應動蕩時代,經營者至少在基本上,需要這種信念。
松下開始做買賣之後不久,有一位前輩告訴松下下面一段故事:
在某一條街上,有一家很出名的糖果店。有一天,一位乞丐專程來買一塊豆餡饅頭。乞丐只爲了買一塊豆餡饅頭而來這種名店,的確是一件稀罕的事。因此,店裏的學徒包好了之後總覺得不對勁,而不敢貿然地交給他。
這時候,老板突然說:“等一下,由我來交給他。”然後,老板自交給乞丐,並在收錢之後,鞠躬說:“謝謝您的惠顧。”
乞丐走了之後,學徒好奇地問老板:
“過去不論是什麼顧客光臨,都是由我們或掌櫃把東西交給顧客,好象從來沒有見過由老板,自交給乞丐。而今天的情形卻不一樣,這是爲什麼?”
老板回答:“難怪你覺得奇怪,但……
松下幸之助經營之道一 具匠心穩抓顧客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