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松下幸之助經營之道二 具備大智者的勇氣上一小節]低防衛之心;人生旅途上,千萬不能有無所謂的態度。
比劍的時候,如果面罩護齊備,以小竹杆做武器比劃,不管再怎麼認真,心裏難免會有點松懈。因爲,一旦被打中,不僅沒有死亡之危險,甚至連一點小傷都不會有。假如換成鐵劍比武的,心裏自然會緊張一些。因爲萬一打著很可能就要受傷,甚至死亡。象這樣真刀實槍的話,瞬間也許就會奪去生命,大家就不能無視于勝敗了。在“敗者可能丟掉生命”的威脅下,大家只好拼命取勝。
人生無異于白刃相交。不論做多麼小的事情都必須拼著命、認真去做才行。當然,有時也不能夠太死板。不過,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上,卻不宜抱著“偶爾也會失敗”這種滿不在乎的態度。爲以後可能的失敗找借口,是絕無益的。
一個人是否能夠認真做事,可以根據這人的人生觀和當時的情況而定。
人生是尊貴的、不可缺少的。大家重新振作起來,努力奮鬥,爲時應猶未晚。
只有在窩巢外的自由天地裏,雛鳥才會有真正的成長。雛鳥把稚嫩的翅膀,竭力伸展,它開始要向未知的世界出發了。
窩巢外有無邊的天空和無限的自由。雖然在窩巢外有可能會被強風吹襲,或被雨淋
,然而,它相信只有在窩巢外的自由天地裏,才能鍛煉自己,使自己得到成長。
可是,當它從住慣的溫暖窩巢飛出來時,一無依無靠的不安情緒突然而至,在恐懼的情景下“叽叽”啼叫,它覺得自己似乎力氣不足。
母鳥雖然也替雛鳥擔心,但是,自己從前飛出窩巢時的情景,這時也浮現在眼前。于是,只有爲雛鳥默默地祝福。不論鳥或人,總有一天要飛出窩巢獨立生活的。新的時代,就會在這累積的獨立自主中,陸續不斷地生長出來。雛鳥,不要向環境屈服,用你所有的潛力,奮鬥吧,飛翔吧!
晨起能夠淨心,每天就好象是元旦一樣,是一個等待我們去開創的新日子。
新年頭新思想。有了新思想,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當然,這並不只是正月裏的吉祥話而已。要從內心真正革新開始,就已經是一件可喜之事了。
雖然自然界的運轉並無變化,昨天和今天亦無不同,太陽仍然那樣照射著,風也是那樣地吹著。然而,人的內心如果有所變革的話,一切看到的、聽到的,都會呈現出一片新氣象。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每年要有一個好的開始,每天晨起也是同樣的道理。晨起能夠淨心的話,每天就好象是每年的正月一樣。只要內心有所變革,則每樣東西都會變得更加新鮮。
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昨天的事情別留到今天做。所謂“一日事,一日畢”,今天還有今天的事情等待著去開拓,絕不可仍然背負著“過去”。每天都是一個等著我們去開創的新日子。
要順應“時”與“地”來改變自己,不要自己把自己的手腳綁起來。
無論在何種情況之下,“拘束”都不是好的現象。身上的拘束固然不好,心理上的拘束更不應該。因爲心理上一旦有了拘束,思考就遲鈍起來,不可能産生好的構想。
人類對于任何事情的見解,都是形形、見仁見智的。某一個正確的見解未必始終正確。必須順應“時”與“地”而改變自己的見解。心理上要是有所拘束,就會喪失這種自由自在的境界。因此,過于固執而不知變通,無異作繭自縛而動彈不得。在這種情況之下,還有什麼發展可言呢?
萬事萬物無時不在變化,今天的情況與昨天的情況已經不同,因此一定要有新的見解。
總之,我們要避免陷于拘泥,對事情要以舒暢的心情去觀察和思考。
條條大路通北京,不要局限在自定的一條理想胡同中,而走不出來。
松下自幼家境清寒,九周歲便出外做事。在今天一天工作八小時是一定的,但當時從早到晚一點休息時間也沒有,除了孟蘭盆節和過年外,整年都沒休假。所以他沒有多余的時間可以念書。
松下的母看松下沒有時間念書,就建議他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找個夜校讀點書。松下也想這樣做。但他父
堅持反對,認爲既然踏入商業界,就應該一心一意學做生意。所以他到十七歲仍然以工作爲主。
但松下並不後悔,以至後來這樣想:“正因爲專心工作,我才能學到一些買賣的訣竅,並對後來非常有幫助。因此,我對于自己沒能多讀點書,也沒有很大的遺憾。”
命運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東西。雖人各有志,但往往在實現理想時,會遭遇到許多困難,反而會使自己走向與志趣相違的路,而一舉成功。
自己在思考或決定事情的時候,很少能看到整個的脈絡。自己的視野往往是很狹窄的。個人所能知道,又是少之又少,其他不知道的,可以再從暗中摸索。所以,不必要對一件自己不知道的事,耿耿于懷,若能一開始認爲自己什麼也不懂,反而不會有心理負擔,而易于接受新的事物。無論如何,人類的知識領域是廣大的。對于我們的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應抱著隨和、滿足的態度去面對,這樣才能使自己生活的愉快。爲了一個值得追求的新遠景,要果敢地把舊包袱抛開。
人有時候會有想說或者非說不可的話而不敢說或不便說。雖然言論是自由的,但礙于對象和場合的關系,有時的確不便表明自己內心的意思。然而,有些實在非說不可的事情,即使不便說,最後仍然非說不可。
公元一九○四年,松下十一歲時開始在大阪幫傭,最先在火盆店裏做了三個月的學徒,以後的六年都在一家叫五代商行的腳踏車店裏度過。
大約又過了五六年,大阪開始擬定交通網整備計劃,准備逐步鋪設市區電車路線。公元一九○九年間,市內主要路線已經開發完成。有一天,松下因爲店裏的事情騎著腳踏車在大阪街上辦事,才第一次看到電車的模樣。
當時他被電車飛奔的樣子深深地吸引住了,心裏就想:腳踏車必須用腳踏才能走;而電車那樣的龐然大物卻能使用眼睛看不見的電力來行駛,真是個了不得的東西。騎腳踏車會感到疲倦;但是坐電車不管多遠卻不費一點力氣,實在太方便了。
將來與電力有關的工作一定大有發展,可能的話,自己以後最好能從事于這方面的工作,必然是既有趣而又很有價值。覺得將來應該盡可能去做和這方面有關的事情才對。
松下雖然很想離開目前這家腳踏車店去作電氣有關的工作,但是他在這家腳踏車店工作了六年。如果說一下子就這麼離去實在很讓他舍不得,所以,松下感到非常的煩惱。
最後,他得到了一個結論:下定決心暫不說明理由請一段假,去找有關電氣的工作再說。心裏雖……
松下幸之助經營之道二 具備大智者的勇氣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