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是軍隊,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是不行的。因此下命令前,要先傾聽員工意見。
經營者按照自己的意思,命令別人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別人也能順從命令,確實能做好每一件事,這是事業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則。然而,如果員工只知道服從命令,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話,將會得不償失,因爲在這種僵硬的情況之下,進步與發展都無從産生。
如果員工在沒有接到命令時,也能夠將心比心地洞察上級的意思,准確地理自己所應做的工作,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自然會有無限的發展。
而經營者想讓員工依據指示,並自動自發地做好一件事,必須在下這命令之前,先傾聽員工的意見。不僅要聽,並且要問。如果發現還不能充分了解自己的意思,便要加以說明,闡明問題證結所在。等待對方領會之後,才毅然下令執行。接受命令的人,如果在事先能對命令的內容有所了解,就等于是心理上已有准備。這與被迫服從命令的情況,完全不同。
認清自己的指導立場及重大責任,屬下才不會馬虎松散。站在領導地位的領導者,對于培養人才的重要,應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但是實際上能夠完全做到的並不多。
例如最近日本非常重視,父母及學校教師是否能對青少年說該說的話,教該教的事。對于青少年而言,如果沒有人給予指導,總會覺得好象缺少什麼東西似的。但如果一天到晚羅嗦不停,他們也會受不了。
青少年很討厭當衆被罵,如果被罵是有理由,他們還是不希望好好地罵他們。
爲什麼大人不應罵青少年呢?一方面就由于大人本身由于對事物的了解,不夠透沏,因此對青少年無法做適當的指導。
但是最重要的,領導者對于本身指導青少年的立場,應有正確的認識,並且覺得責任重大;如果缺乏這些因素,領導者就只是旁觀者而已。
如果身爲公司社長,而不自覺領導的責任,那麼管理上,就不會順利。一個公司的主管,應有非常強烈的責任感,向大家說明:“雖然大家這樣做或那樣做都可以,但我認爲這樣做最好。”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真能做到這樣,大家也就會了解社長的想法以及自己應該做些什麼。那麼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也才能發揮出來,同時,全員工也有蓬勃的朝氣,而圓滿完成工作目標。這種說明,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沒有這樣的第一步,什麼事都無法進行,大家馬馬虎虎地過日子。
這些問題,對于每一個經營者,或是領導者,都應該好好地檢討。
經營者必須對任何事的成敗負責。所以,他既要充分授權,又要隨時聽取報告,給予適當指導。
俗語說:“有興趣後才能做得精巧。”松下先生認爲在原則上,應該把工作交給有興趣的人去辦。事實上,這樣做,效果往往會比較好。
當然,如果這個人企圖利用職權謀利,那麼,即使他再三表示願意承辦,也不能答應他。而一旦委任後,若發現他的缺點,經營者應該立即矯正;在矯正不過來時,則應該及時更換承辦人。
換句話來說,雖然可以委托,卻不能放任。
松下先生認爲,經營者應該對任何事的最後責任,應該由自己來負的自覺。一旦有了這種觀念,就會隨時關心交代的事情,做得怎樣了。雖然委任了,卻不斷地挂念,因此,會要求對方不斷地提出報告;若發現問題,則給予適當的意見或指示,這是經營者應有的態度。
當然,一旦委任了,就不應該過分幹涉,要寬容到某種程度,這樣才能培養人才。不過,如果發現與要求不符時,則應該確實地提醒。否則,等于遺棄了自己所慎重選擇的人才。就經營者來說,這是極爲不負責的作風。
另一方面,如果被委任的,是觀念正確的人,他對于該報告的事,一定會詳細報告。不過,也有人會以爲“既然交給我辦,那就得一切由我作主”,而不提出報告,一意孤行,以致誤了大事。發生這種情形時,就表示根本找錯了人,必須由適當的人接替。
人才動用的妥與否,足以決定經營的成敗,絕不可馬虎。不論用人者或被用者,都應該隨時提高這方面的警覺。松下先生認爲,經營者尤其應該隨時認真他檢討,有沒有切實做到適才適用。
下情上達
正確的經營態度,除需要獨立自主外,更需要審慎的反省與下情上達。
松下公司,一向都是采用分層負責的管理方式,以養成員工獨立自主的能力,並獎勵某種程度的獨斷專行。這種製度的精神,也就是分公司在經營方針上,不必事事請示總公司,而是由每位員工,各依良知作判斷,以進行工作。當然,這種製度,有好的也有壞的,松下先生認爲基本是可行的。因此,本年度,也將繼續依這個方式來理業務。
對于這種經營方式,同行中也許有兩種想法。其一,既然委任自己辦理,當然在自己權限範圍內,能完全理。不過,如果事關公司政策上的問題,則應該向總公司或社長請示栽奪,較爲妥當。另外一種就是:既然委任給我,由我自行
理就好了,何必多事去請示報告?
看起來這麼平凡的小事,但是兩者之間,卻有著極大的差異。在員工立場來說,既然被委任,當然可以隨意理。但在總公司方面,卻十分關心
理的經過情形。有了這種慎重的行事和經營態度,不管對內或對外,都自然流露,才能使屬下認真地工作,
理業務。這種
事的態度,由同事間互相提醒,當然最好,可是一般人很難做到。所以還是在遇事
理時,應反省自己所爲,是否正確無誤。尤其對于旁人的意見,亦須妥善考慮,三思而行。只有從這兒提高
事的能力,才能算是真正的負責盡職。
讓部門主管有充分自由的經營權力,他們才會感覺自身存在的意義。
當松下先生任職于電力公司時,一到上班時間,就分秒不差地開始工作。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就被升爲檢查員。他不是工廠裏面的檢查員,而是外出到街上的檢查員。在此後工作的時間中,不再被人監督,反而監督他人;而且又在工廠外面工作,行動又自由,坐車往東或往西,都不需別人約束了。松下先生就覺得自己已經很了不起了。
他只需妥爲安排,把工作做完就可以交差。當時,他心中有自由開放的感覺,心中充滿感激。所以,松下先生這樣說:“可是當時高興的程度,比起最近我被選爲全富豪,排名第一位時的感受,猶有過之。”
畢竟,自由自在地自行安排工作,是多麼快樂,又多麼值得感激,當時內心的喜悅,是無可言喻的。
後來,松下在公司設立事業部,采取獨立的經營製度,讓各單位主管,可……
松下幸之助經營之道三 應萬變的高明手腕未完,請進入下一小節繼續閱讀..